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4篇
妇产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0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6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外来务工青年婚前性行为状况与生殖健康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工厂未婚外来务工青年的性相关行为状况及其生殖健康需求,为今后向未婚流动人口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面对面访谈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509份有效问卷。运用SAS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男性(21.4±1.9)岁,女性(20.7±1.6)岁。婚前性行为的发生比例为男性34.9%,女性7.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得分和对婚前亲密行为的宽容度与男性对象是否发生婚前性行为有关联(OR值分别为1.04和1.33),而年龄和对婚前亲密行为的宽容度与女性对象是否发生婚前性行为有关联(OR值分别为1.47和1.41)。对104例发生过性行为的对象分析显示:①每次性行为都采取避孕措施的比例为男性24.4%,女性33.3%。②17.1%的男性回答曾经使对方妊娠,30.0%的女性回答自己曾经妊娠过。③妊娠过的女性对象做过人工流产的比例为83.3%(5/6),男性使其性伴侣做人工流产的比例为78.6%。多数未婚流动青年希望获得性与生殖健康服务,妨碍其接受性教育及生殖健康服务的主要障碍是感觉不好意思。结论:未婚外来务工青年发生不安全性行为的比例较高,且面临意外妊娠及人工流产的危险,所以提高其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以及服务的可及性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通过改善交流/协商技能来促进未婚流动青少年安全性行为的可能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对来自上海某市区若干服务场所和某郊区几个工厂的15~24岁未婚流动青少年开展交流/协商自我效能及未婚流动青少年性相关行为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AS 9.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对象1 001人,其中男性491人,女性510人。对象的平均年龄为21.0±1.9岁。将近60%的男性和22%的女性对象报告没把握在自己不想发生性行为时拒绝对方提出的性要求;15.68%的男性和36.67%的女性对象报告完全有把握在不使用避孕套时拒绝发生性行为;仅12.63%的男性和26.08%的女性对象报告完全有把握在性伴不想使用避孕套时说服其使用避孕套。在发生过婚前性行为的260例(25.97%)对象中,38.12%的男性和32.89%的女性对象与首次性行为对象认识时间不到半年;仅18.48%的男性和32.89%的女性坚持每次都使用避孕措施;接近10%的男性以及3%的女性对象有过商业性行为。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对象交流/协商自我效能越高,则发生首次性行为时与性伴侣认识的时间越长(OR=1.025,95%CI:1.002~1.049),越有可能坚持每次都使用避孕措施(OR=1.041,95%CI:1.006,1.077),发生商业性行为的可能性也越低(OR=0.956,95%CI:0.920~0.994),而交流/协商自我效能高是女性对象婚前性行为发生的保护因素(OR=0.976,95%CI:0.956~0.997)。结论:在未婚流动青少年中开展性与生殖健康干预时注重交流/协商技能培训可促进安全的性行为。  相似文献   
73.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性教育老师。针对父母与青少年子女交流性相关问题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近年更成为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研究的新焦点。从该研究的状况、影响因素及亲子间交流性问题对青少年性相关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等方面对有关亲子间交流的研究做文献综述,为中国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信息。  相似文献   
74.
Breast-feedingisgoodforinfant'shealthandisaIsoapostnatalcontraceptivemethodbecauseoflactationamenorrhoea.However,thebreast-feedingratesinourcountryandinothercountrieshavedecreasedrapidlysince.l97O'sLl].Thefactorsaffectingchoiceofmethodandthedurationofbreast-feedingwerenotthesameindifferentareasandindif-ferentpopulation.Studiesfromsomecoun-triesshowthatbreast-feedingbehaviorisre-latedtomothers'social-economystatus,edu-cation,livingdistricts,employment,confi-denceinbreast-feeding,encouragementt…  相似文献   
75.
本文通过对168名妇女的空腹尿钙/肌酐、尿羟脯氨酸/肌酐及141名妇女的血碱性磷酸酶测定结果的分析,评价了绝经前后妇女骨代谢变化的状况。结果表明:妇女绝经后较绝经前、50岁后较50岁前其骨吸收和骨形成都显著增快;骨吸收速度上升后无下降趋势,骨形成速度的上升持续约20年后略有下降;骨吸收和骨形成速度的增快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76.
上海市新婚夫妇避孕知识动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上海市两区于1987年8月到1988年8月间领证的7872对初婚夫妇婚后两次跟踪调查,显示上海市新婚夫妇对常用非永久性避孕措施的知识水平偏低。婚后15月时有增长但仍是低水平的。研究发现新婚夫妇普遍不愿服用口服避孕药,大部分妻子对口服药的知识不清晰,看法有偏倚。多元回归显示影响婚后妻子避孕知识水平的因素有:晚育意愿;妻子谈论避孕的能力及首先了解途径;婚前使用避孕措施;夫妇职业;妻子教育程度;丈夫单位所有制及夫妇月收入等。结果提示妻子婚龄及其母教育水平、恋爱时间与晚育意愿有内在关联而间接影响妻子避孕知识水平。初访后分娩或自流、“人流”是妻子避孕知识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7.
上海市高中生异性交往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中生处于青春期后期 ,是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关键时期。此时他们生理发育已渐趋成熟 ,但心理发育仍不完善 ,既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 ,又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经验 ,处于内心冲突较为剧烈的时期。在生理需求的驱动下 ,性意识萌动 ,有性活动倾向。国外青少年性行为及其引发的不良后果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备受关注 ,其中大多数发生在高中阶段。我国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虽然较低 ,但时有报道 ,并有增多趋势。从与异性的一般交往到恋爱 ,是性行为发生的前提。因此研究青少年的异性交往需求与状况 ,对其恋爱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对实施…  相似文献   
78.
综合评价中权重系数及标准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贺佳  高尔生  楼超华 《中国公共卫生》2001,17(11):1048-1050
目的:对全国30个省市生殖健康状况及保健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对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及指标的标准化值的计算进行研究。方法:应用4种计算指标权重系数的方法:专家咨询权数法,因子分析权数法,信息量权数法和独立性权数法,应用线性插值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结果:得出4种方法所计算的权重系数及指标的标准化值,并分析4种赋权方法所得结果之间的关系。结论:为实施生殖状况及保健水平的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9.
上海市新婚夫妇对孩子性别偏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海卢湾、虹口两区7872对新婚夫妇婚后15个月内的随访资料分析显示,半数以上的夫妇(54.9%的妻子和53.0%的丈夫)对孩子的性别无偏好,20.9%的妻子和29.3%的丈夫偏好男孩,25.9%的妻子和15.6%的丈夫偏好女孩。喜欢男孩和女孩的原因不同。偏好男孩的夫妇想要2个孩子的比例较高。多分类(multinomial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夫妇的年龄、夫妇及父母的文化程度、夫妇的职业、家庭经济和住房状况、有无兄弟及夫妇双方谁为生育事件的决定者等因素影响其对孩子性别的偏好状况。本文提示,在上海市区,改变人们对男孩的偏好态度对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的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80.
人工流产妇女对紧急避孕法的可接受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妇女对紧急避孕法的可接受性及其影响因素 ,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其使用 ,减少人工流产。方法 :用结构式调查表 ,对上海市三所妇幼保健院的 6 0 6名人工流产妇女进行了面对面的调查。有效的调查表编码后输入计算机 ,用 SAS软件对核对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妇女对紧急避孕法具有较高的可接受性 ,85.5%的对象表示需要时愿意使用。可接受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妇女的人口学特征 (职业、年收入 )、孕次、常用避孕方法及对紧急避孕法的了解情况和健康状况。愿意使用者中 ,82 .6 %的对象愿意使用的是紧急避孕药 ,因此多数对象 (6 0 .1 % )认为药店是获得服务的理想地点 ,原因主要是到药店方便。结论 :通过知识宣传和服务改进可促进紧急避孕法的使用。避孕知识宣传和服务咨询一定要针对对象的个体需求。通过药店提供安全可靠的紧急避孕药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