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目的观察新型带帽橡皮筋克氏针稳定装置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牵引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创伤骨科2016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进行骨牵引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应用新型带帽橡皮筋克氏针稳定装置进行骨牵引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牵引方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骨牵引克氏针移动、针道皮肤受压及针道感染情况,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克氏针移位、针道皮肤受压及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生位移χ~2=28.571,P0.01;发生皮肤受压χ~2=12.650,P0.01;发生针道感染χ~2=11.960,P0.01)。观察组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得分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71,P0.01)。结论新型带帽橡皮筋克氏针稳定装置装置结构简单,成本造价低,有利于下肢骨牵引的管理,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轻医护人员换药的工作量,适用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2.
23.
HPLC法测定穿心莲内酯滴丸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测定穿心莲内酯滴丸中穿心莲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为:Hyersil-C18柱,甲醇:水(55:4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5 nm.结果穿心莲内酯在21.936~197.424 mg·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99.61%,RSD=0.94%.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可控,可作为该产品的定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应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PI)技术,探讨肺孤立性病灶各灌注参数与病灶的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对52例肺孤立性病灶行16层螺旋CT首过期灌注成像,利用Body-perfusion软件进行后处理,获得感兴趣区的血流量(BF)、相对血容量(rBV)、毛细血管渗透性(Pm)、达峰时间(TTP)等灌注参数.其中39例手术患者的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行MVD计数和检测VEGF表达.结果 恶性组和炎性组的BF、rBV、Pm等参数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恶性组和炎性组仅P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的TTP略高于恶性组和炎性组,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和炎性组的MVD、VEGF表达强度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恶性组和炎性组之间MVD、VEGF表达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TTP外,恶性组、炎性组和良性组的BF、rBV、Pm参数值与MVD、VEGF呈正相关(P均<0.05),其中以BF与MVD、VEGF和Pm与MVD、VEGF的相关性最高.结论 肺孤立性病灶的CTPI参数与其血管生成有良好相关性,能定量地反映其血管生成情况,有助于对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互动式支持干预在粪菌移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粪菌移植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互动式支持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睡眠质量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式支持干预在粪菌移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缓解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6.
作者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对 2 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采用透析方式和剂量个体化的腹膜透析 ,临床效果较好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5例均系在本院行腹膜透析 (PD)的CRF患者 ,其中男 2 0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4 8(2 4~72 )岁。引起CRF的原发病 :慢性肾炎 12例 ,小动脉性肾硬化症 8例 ,慢性间质性肾炎 2例 ,双肾多发性囊肿 ,痛风性肾病 ,服止痛药引起肾病各 1例。腹透时间为 2周至 4 .5年。除 3例使用国产腹透液外 ,余 2 2例均使用美国Bater公司生产的腹透液进行腹透。1.2 治疗调整依据 …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观察重度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回顾分析相关文献,为小肠移植急性AMR的诊断总结经验.方法:切除的失功能移植肠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4?m切片并行HE染色.详细观察移植物中肠壁各层及肠系膜内组织中主要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分级评价急性排斥反应及血管病变,并进行C4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移植物内各级血管广泛受累,包括肠壁及肠系膜内各级血管.受累血管的改变以肠壁浆膜下层内的小血管及动静脉的滋养血管最为显著,主要表现为小血管壁的纤维素性坏死和/或血管内血栓形成,受累血管周围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红细胞漏出,组织水肿,部分病变血管周围伴有纤维素性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病变血管内膜C4d沉积.小肠黏膜固有层内血管显著扩张伴淤血,偶见血栓形成,肠黏膜隐窝上皮细胞正常,未见急性排斥反应.结论:血管壁的纤维素性坏死及血管内血栓形成是重度急性AMR的主要病理学改变.病变可以广泛累及移植物内各级血管;小肠黏膜内血管的病变可能不代表最严重的病变;临床早期确诊AMR的发生不能单纯依赖小肠黏膜活检.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电子喉镜下咽鼓管注药的配合.方法 采用局部麻醉下行电子喉镜经咽鼓管途径注药.结果 电子喉镜610例注药效果良好,配合过程顺利,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电子喉镜经咽鼓管注药治疗作为是治疗耳聋、耳鸣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目的性强,靶位性好,简便易行,经济实用,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30.
苯中毒是一种常见职业病,多发生在从事喷漆、制革、制鞋、化工等作业的人员中,但幼儿苯中毒病例却罕见。1997年10月我科收治了一例年仅2岁8个月接触苯所致肝肾损害的患儿,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儿万某,女,2岁8个月,因双眼睑浮肿1月余入院,询问病史得知:患儿两岁时父母离异,随父生活,其父亲是个体皮鞋制造小业主。患儿与其父生活在一间不足30m2的既是生活间又是作业区的房间里,开业半年来患儿除上幼儿园外均在此环境里生活作息。近半年出现反复的双眼发痒伴轻度充血,离开此环境与其母生活数月后症状逐渐轻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