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用37只家兔的148支右后足的第Ⅰ~Ⅳ趾趾深屈肌腱,作二氧化碳激光(CO_2)吻合肌腱实验研究,全部肌腱用手术刀横断。8支肌腱作原始Kessler法重建术,并作生物力学测定。140支肌腱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用Kessler法重建肌腱,用8~0缝线缝合肌腱断端对合处腱外膜。实验组也作Keasler法重建肌腱,用功率3W、光斑直径1.0mm、光脉冲时间0.1s的CO_2激光束对肌腱外膜作环形叠瓦式照射。生物力学测定,二组肌腱的抗断裂强度无显著差异(P>0.05),而二组均优于原始Kessler法的强度(P<0.05)。炎性反应、异物反应和腱周粘连,对照组均比实验组明显。  相似文献   
22.
用圣济花给大,小白鼠连续灌胃10d,可降低正常 糖的含量,并对盐酸肾上腺素和四氧嘧啶引起的高血糖的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T形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08年5月至2010年6月行掌侧入路T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17例。比较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长度的变化,评定腕关节功能。结果 17例患者均获4~22个月的随访,平均13.2个月。全部患者均在10~15周愈合,平均12.3周。除了1例创伤性关节炎外无其他并发症。根据X线片测量及腕关节功能按Dienst标准评定,优9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8.2%。结论掌侧入路T形钢板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理想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4.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下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胫骨下端粉碎多块骨折的方法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胫骨下端粉碎多块骨折,骨折远段较短,只可置入1枚带锁髓内钉的患者41例,其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19~65岁.所有患者采取置入主钉后,再恢复胫骨骨折块的轴线序列,用钢丝绑扎固定骨折块,最后置入远近端锁钉的方法治疗.结果:41例手术顺利,术后骨折对位对轴良好.39例骨折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4周.术后随访1~6年,按Johner-Wruh评分标准:优31例,良8例,差2例.结论:胫骨骨折远段虽只置入1枚锁钉,再用钢丝绑扎固定骨折块,骨折固定仍属牢靠,术后不需石膏外固定,可早期行患肢康复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应用掌侧锁定板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患者。根据固定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行掌侧锁定板治疗,对照组行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面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2.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78.6%(P<0.05)。结论掌侧锁定板对于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效果良好,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促进患处骨折愈合以及术后患肢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6.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1岁,4年前(2004年)发现涕中带少量鲜红血丝,无头痛、耳鸣、复视及视力下降,到当地医院就诊,行抗炎、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1周后因涕中又现血丝,到当地医院行鼻咽部CT检查,提示"鼻咽部黏膜增厚,建议活检".  相似文献   
27.
腰椎间盘术式与腰椎不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随访,比较椎间盘开窗、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三种术式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本院1978年6月至2003年10月间治疗了5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共随访434例,其中椎板间开窗294例,半椎板切除95例,全椎板切除45例,随访时间3个月~20年.结果3种术式早期均影响腰椎稳定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远期疗效取决于腰椎的稳定性.术后腰椎稳定时间:开窗3~6个月;半椎板切除:0.5~1.5年;全椎板切除:1~2年.全椎板切除对腰椎稳定性影响最大,腰椎不稳发生率为44.4%;半椎板切除优于全椎板,腰椎不稳定发生率为26%;而椎板间开窗术不影响腰椎稳定性,是值得应用的术式.结论腰椎不稳与术式和小关节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影响胫骨Pilon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 方法 对我院2000年2月-2008年2月手术治疗的56例Pilon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Logistic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胫骨Pilon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2组在骨折类型、复位质量、软组织损伤程度和手术时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影响胫骨Pilon骨折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有骨折类型、胫骨关节面的复位质量、软组织损伤程度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相似文献   
29.
介绍了《万用表》计算机教学辅助课件的研制及其在万用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机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疾病。由于环境致病因素和机体自身免疫状况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导致了鼻腔黏膜急性和慢性炎症的反复、交替和联合发生,增加了治疗难度[1]。20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