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31篇
  免费   2360篇
  国内免费   1518篇
耳鼻咽喉   375篇
儿科学   742篇
妇产科学   391篇
基础医学   1760篇
口腔科学   506篇
临床医学   4530篇
内科学   4649篇
皮肤病学   313篇
神经病学   1010篇
特种医学   9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2617篇
综合类   8774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5221篇
眼科学   345篇
药学   3312篇
  28篇
中国医学   3083篇
肿瘤学   1477篇
  2024年   129篇
  2023年   647篇
  2022年   793篇
  2021年   920篇
  2020年   856篇
  2019年   626篇
  2018年   681篇
  2017年   473篇
  2016年   1456篇
  2015年   1411篇
  2014年   1686篇
  2013年   1710篇
  2012年   2094篇
  2011年   2491篇
  2010年   1358篇
  2009年   1270篇
  2008年   1855篇
  2007年   2192篇
  2006年   2030篇
  2005年   2015篇
  2004年   1619篇
  2003年   1608篇
  2002年   1520篇
  2001年   1580篇
  2000年   1292篇
  1999年   959篇
  1998年   510篇
  1997年   344篇
  1996年   348篇
  1995年   366篇
  1994年   365篇
  1993年   272篇
  1992年   254篇
  1991年   233篇
  1990年   227篇
  1989年   221篇
  1988年   197篇
  1987年   205篇
  1986年   170篇
  1985年   186篇
  1984年   153篇
  1983年   149篇
  1982年   120篇
  1981年   89篇
  1980年   57篇
  1979年   47篇
  1978年   59篇
  1977年   22篇
  1962年   26篇
  1960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G2细胞周期检测点(p53非依赖的)在肿瘤细胞对放疗和损伤DNA的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从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的甲醇提取物(N35791)中筛选出倍半萜内酯psilostachyin A(1)和C(2),将它们作为细胞周期G2期检测点抑制剂,检测了它们的生物活性。将适量豚草  相似文献   
22.
心肺复苏中应用溶栓疗法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蔺际 《中国急救医学》2006,26(3):208-210
现代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虽历经四十多年的发展,但复苏成功率和心脏骤停病人的预后仍然令人失望。因此,人们一直在探索CPR的新疗法。近年来,随着对心脏骤停病因学和复苏过程中病理生理学的认识,溶栓疗法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现将这一疗法的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3.
电子出版 当前大多数期刊同时采用电子版和印刷版出版,有些期刊仅采用电子形式出版。电子出版(包括互联网)也是一种出版方式。为保持清晰和一致性,发布在互联网上的医学和健康信息应尽可能遵从本文的建议。  相似文献   
24.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s)检测多梗死性痴呆(MID)患者55例,脑梗死(CI)72例,正常对照组32例。结果:MID急性发作组(8.92±1.69)mIU/L和稳定期组(8.14±2.01)mIU/L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6.59±1.46)mIU/L(P均<0.01),而脑脊液(CSF)胰岛素含量、CSF/血浆胰岛素比值显著低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通过对11例超未成熟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护理提高超未成熟儿的成活率,促进其生长发育。方法:对11例超未成熟儿在机械通气,抗感染等的基础上,做好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理使用和护理。结果:除1例死于肺出血,1例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家长放弃治疗外,其余9例全部成活。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理使用及正确护理,可以大大提高超未成熟儿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7.
CR、CT、MRI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目的]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CR)、CT、磁共振成像(MRl)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5例经病理证实的影像学资料,其中55例均有CR平片,21例CT扫描,20例做了MRI检查。[结果]55例中51例CR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40例CR片清晰显示病灶边界,20例CR片清晰显示骨膜反应,19例CR片清晰显示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21例行CT扫描病例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病灶边界、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8例清晰显示骨膜反应。20例做了MRI检查病例均清晰显示病灶边界及软组织肿块,8例显示相应骨髓水肿。[结论]CR片仍为骨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较好显示了肿瘤的范围及细微结构,MRI对显示肿瘤的范围、软组织肿块及相应骨髓水肿有明显优势。三者相结合有助于骨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28.
目的建立原发性肝癌三维大分割适形放疗Lyman NTCP模型的参数和探讨放射性肝病的影响因素。方法109例患者进行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其中93例患者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级,16例为B级。患者每星期治疗3次,每次间隔48h,(4.8±0.5)Gy/次,平均剂量(53.5±5.5)Gy。用最大拟然比方法分别得到Child-A和Child-B患者Lyman模型中的NTCP参数。结果共有17例发生放射性肝病,发生在Child-A组8例,Child-B组9例。多因数分析表明,肝硬化分级程度是与放射性肝病相关的独立因素(P=0.000)。所有患者的NTCP参数为n=1.1,m=0.35,TD_(50) (1)=38.5Gy;Child-A级为n=1.1,m=0.28,TD_(50)(1)=40.5Gy;Child-B级为n=0.7,m=0.43,TD_(50)(1)=23Gy。结论肝硬化分级是预测放射性肝病发生的危险因子。Child-B患者进行适形放疗易引起放射性肝病。  相似文献   
29.
30.
淋巴管瘤(lymphagionma)系淋巴管源性良性病变,全身多个部位可发生,椎管内淋巴管瘤(intraspinal lymphangioma)临床上极为罕见,本文报道经手术后病理诊断的椎管内淋巴管瘤2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