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2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61.
目的 研究半胱天冬酶3在国产氨肽酶N抑制剂Bestatin(商品名百士欣,BS)诱导人白血病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通过DNA片段原位末端标记法及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用发色底物法检测细胞半胱天冬酶3活性。Rhodamin(Rh)123染色后,采用FCM检测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结果 典型的细胞形态改变、DNA片段化、DNA末端原位标记及FCM结果,均证实BS能诱导HL-60细胞凋亡。凋亡率与药物剂量和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BS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半胱天冬酶3活性明显升高,而AC0DEVD-CHO能抑制BS诱导的细胞凋亡。经BS处理的HL-60细胞出现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下降。结论 BS通过激活半胱天冬酶3而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53例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染色体核型分析对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粒 )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我院 1995年以来收治的 35 3例慢粒的染色体核型资料作一回顾性总结 ,以探讨其细胞遗传学特点和意义。一、资料与方法1 对象 :35 3例慢粒病例为 1995年 1月~ 2 0 0 1年 2月的门诊或住院患者 ,其中男 2 38例 ,女 115例 ,男女比为 2 0 7∶1,年龄 12~ 78岁。临床分期 :慢性期 (CP) 310例 ,加速期 (AP) 3例 ,急变期 (BC) 4 0例 ,后者中有 9例初诊时为慢性期 ,分别于 2个月至 5年后发生急变。慢粒的诊断和分期参照文献 [1]。2 染色体分析 :染色…  相似文献   
63.
比较85例不同亚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表现,RAEB和RAEB-T患者发热、感染、胸骨压痛明显多于RA患者(P均<0.05),各亚外周血三系变化无明显差异(P均>0.05),RA患者骨髓增生度较RAEB-T患者好(P<0.05)。有21例RAEB-RAEB患者采用化疗,总有效率为40%。  相似文献   
64.
JAK/STAT途径与正常造血及造血紊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克倩  林茂芳 《医学综述》2002,8(4):225-227
酪氨酸激酶 (jaunskinase,JAK)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活化子(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softranscription ,STAT)途径是目前研究的热点。JAK STAT途径被认为是一种研究多种细胞外信号能够导致特异性靶细胞上基因表达快速改变的经典途径。造血细胞的生成和分化受许多细胞因子的控制。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血小板生成素 (TPO)、干扰素 (IFN)和多种白细胞介素 (IL)。配体的刺激可诱导细胞因子受体酪氨酸残基快速磷酸化 …  相似文献   
65.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常见并发症.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的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中Ⅱ~Ⅳ度aGVHD的发生率为78%,Ⅲ~Ⅳ度aGVHD的发生率为36%[1].尽管多种免疫抑制剂如环孢霉素A(CsA)、霉酚酸酯(MMF)、甲氨蝶呤(MTX)、糖皮质激素、他克莫司(FK506)等已用于防治aGVHD,仍有一部分aGVHD不能控制,尤其是甲基强的松龙日剂量大于2mg/kg仍无法获得临床缓解者大多预后不良.本中心共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180例,其中8例发生糖皮质激素耐药的Ⅳ度aGVHD,予以人源化抗CD25(白介素2受体α链)单克隆抗体(商品名赛尼派)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6.
本文报告颗粒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GALL)16例的细胞形态、细胞化学及临床特点。从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初诊时骨髓涂片274份中发现 GALI 16例(5.8%)。在 FAB 亚型的检出率 L_1为8.7%,L_23.3%,L_316.7%。男女之比为15∶1,成人多见,患者的血小板减少不显著,其余的临床指标及预后均无显著性差异。颗粒型原幼淋巴细胞(GLB)的面积较大,胞浆内颗粒嗜苯胺蓝,直径0.5~1.8μ,不被细胞化学染料着色,大多在10颗以内,分布于胞浆丰富一侧。  相似文献   
67.
我们用RT-PCR方法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白血病(A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骨髓单个核细胞(MNC)甲基转移酶(DNMTs)的表达,并探讨DNMTs表达变化和血液肿瘤的关系  相似文献   
68.
粒细胞输血1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5例粒细胞缺乏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严重感染者,以抗生素并粒细胞输注治疗,有效9例(一次输入粒细胞量均在2.0×10~10个以上)。其中药物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6例,均有效。粒细胞数量对疗效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9.
可溶性抗CD47单抗对人树突细胞分化与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CD4 7可溶性单抗B6H12对树突细胞分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rhGM CSF、IL 4、细菌脂多糖 (LPS)组合在体外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为树突细胞 ,并在培养体系中添加单抗B6H12。以透射电镜观察树突细胞形态 ,流式细胞术分析树突细胞膜表面分子表达。半定量RT PCR法及ELISA法分别检测树突细胞IL 12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质含量。Brdu ELISA法检测树突细胞刺激同种异型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树突细胞膜表面有CD4 7高表达 (94 %~ 98% )。B6H12单抗处理的树突细胞组与未加B6H12单抗组比较 ,CD80 细胞为 (6 8.14± 7.4 1) %vs(89.17± 8.5 9) % ;CD86 细胞为 (6 7.33± 4 .71) %vs(87.2 7± 3.5 6 ) % ;CD83 细胞为 (40 .0 8± 14 .80 ) %vs(72 .77± 8.6 8) % ;CD1a 细胞为 (6 6 .4 5± 4 .0 6 ) %vs(95 .93± 3.0 3) % ,HLA DR 细胞为 (40 .6 7± 13.4 8) %vs(98.97± 1.0 1) %。B6H12单抗显著地下调树突细胞IL 12mRNA及IL 12 P70 表达水平 (P <0 .0 5 ) ,且Brdu掺入量也显著的降低 (P <0 .0 1)。结论 可溶性CD4 7单抗能影响人树突细胞向成熟分化 ,并抑制其功能。  相似文献   
70.
为了检测survivin基因在APL细胞中的表达率并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检测PML/RARα和survivin mRNA表达。结果显示:NB4细胞经过ATRA处理后,survivin mRNA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在72小时几乎检测不到survivin mRNA表达。36例初发、复发AP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均有PML/RARα融合基因表达,其中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24例(占67%),阴性表达12例(占33%);22例缓解期AP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PML/RARα融合基因表达均为阴性,其中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8例(占36%),阴性表达14例(占64%);初发、复发组、PML/RARa基因长型阳性组与缓解组相比,survivin mRNA表达阳性率均明显增高(两者P值均〈0.05),而与急性白血病组相比survivin mRNA表达阳性率均明显减低(两者P值分别〈0.05,〈0.001)。36例初发、复发APL患者,无论survivin mRNA表达阳性或阴性,用ATRA治疗都能达到完全缓解;临床上并发DIC和严重感染的4例APL患者的survivin mRNA表达皆为阳性(其中1例死亡),而survivin mRNA表达阴性患者临床症状均较轻,只有轻微的皮肤粘膜出血、发热和乏力等症状。2例APL患者经用ATRA治疗后外周血象以及骨髓象诱导分化症象不明显者,其survivin mRNA表达均为阳性。结论:AP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survivin基因阳性表达率较其它类型急性白血病明显减低,survivin基因表达与临床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