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2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观察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sA)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74只,平均体重250 g,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单纯糖尿病组(n=8)、胰岛素治疗组(n=9)、造模前低剂量CsA治疗组(n=9;造模前1周皮下注射1μg·g-1·d-1 CsA)、造模前中剂量CsA治疗组(n=8;造模前1周皮下注射4μg·g-1·d-1CsA)、造模前高剂量CsA治疗组(n=8;造模前1周皮下注射8μg·g-1·d-1CsA)、造模后低剂量CsA治疗组(n=8;造模后1周皮下注射1μg·g-1·d-1CsA)、造模后中剂量CsA治疗组(n=7;造模后1周皮下注射4μg·g-1·d-1 CsA)和造模后高剂量CsA治疗组(n=7;造模后1周皮下注射8μg·g-1·d-1 CsA).8周后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肾脏MMP-2、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直线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周时,单纯糖尿病组24 h尿微量蛋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80±3.23)、(1.24±0.21)mg/24 h,F=4.229,P<0.01];各CsA治疗组24 h尿微量蛋白不同程度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糖尿病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小球系膜基质MMP-2、MMP-9mRNA(分别为2.22±0.08、2.55±1.10)和蛋白表达(分别为3.1±1.5、2.8±1.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MMP-2 mRNA:0.70±0.26,F=6.031;MMP-9 mRNA:0.37±0.24,F=5.193;MMP-2蛋白:1.0±0.0,F=7.532;MMP-9蛋白:1.0±0.0,F=6.100;均P<0.01).胰岛素治疗对其表达无影响,但CsA干预可下调MMP-2、MMP-9 mRNA和蛋白的异常表达.MMP-2 mRNA与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18,P<0.01),而MMP-9 mRNA与蛋白表达未见相关性(r=0.420,P>0.05).结论 CsA可减少糖尿病大鼠肾脏MMP-2和MMP-9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改善细胞外基质代谢紊乱,可能具有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和评价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2年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2009年10-12月本院哮喘专科门诊110例6~14岁非急性发作期轻-中度过敏性哮喘儿童,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按照GINA方案常规治疗和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照组按照GINA方案常规治疗。通过2年随访,每6个月复查肺功能FEV1%、PEF,每12个月复查IgG4、sIgE、粉尘螨皮肤点刺检测、日、夜间哮喘症状、C-ACT评分及安全性进行评价。 结果 1)治疗24个月实验组肺功能FEV1%、IgG4值、C-ACT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日、夜间哮喘症状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2)治疗24个月实验组粉尘螨皮试等级变化、sIgE、肺功能PEF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IgG4值在治疗12个月和治疗24个月逐年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 结论 实验组在改善过敏性哮喘患儿的肺功能、日夜间哮喘症状、C-ACT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舌下粉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2年中,IgG4值呈逐年显著升高。粉尘螨滴剂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过敏性哮喘儿童的特异性免疫药物。  相似文献   
63.
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或点滴即净,或经期不足2天,经量少于正常,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总量不足20mL。月经后期是指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错后3~5个月一行,经期正常[1]。导师张帆教授从事中西医妇科临床、科研工作30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治疗本病宜"肝肾并重、肝肾并  相似文献   
64.
目的了解昆山市周庄镇60岁以上老年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从周庄镇所有的行政村中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作为研究对象,对每个行政村的所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影响健康素养的独立因素有文化程度、月平均收入、职业,其中文化程度和月平均收入是保护因素,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文化程度,农民工的健康素养比其他人群低。结论周庄镇老年人健康素养重点干预人群是低文化程度、低收入以及农民工群体,应鼓励和引导老年人参与健康促进相关活动。  相似文献   
65.
作者选用钛合金种植体和二段式复合型种植体植入23个患者的口内缺牙区,分为一期和二期植入两种不同方式,共计30颗种植体,其中随访21颗,失败2颗,成功率达90.5%。作者初步总结了临床经验,并就评价标准,适应症及种植体的选择,手术技巧及失败原因展开综合讨论。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十种血液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酶标技术ABC—AP染色法检测212例十种不同血液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各疾病组CD3、CD4、CD8及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os)。结论血液病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检测简便易行,对于了解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研究发病机制及辅助诊断推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前后血清钾离子浓度,并探讨影响其变化的临床因素。方法5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其是否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将患者分为ACEI组、ARB组及非ACEI/ARB组;记录各组患者残余尿量及有无高钾血症临床表现,并取透析前后静脉血,测定血清钾、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等指标,分析各组患者血钾浓度变化的差异及血钾浓度与其他临床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透析前高钾血症发生率36.8%(21/57),其中76.2%(16/21)患者无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ACEI组、ARB组、非ACEI/ARB组透析前血钾水平分别为(6.0±0.95)mmol/L、(5.60±0.25)mmol/L、(4.72±0.95)mmol/L,其中ACEI组与其他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RB组与非ACEI/ARB组患者透析前血钾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前血钾离子浓度与SCr、BUN浓度显著正相关(r=0.415、0.522,均P〈0.01),但与患者残余尿量和透析前后CO2CP浓度变化无明显相关(r=0.559、0.411,均P〉0.05)。结论MHD患者透析前高钾血症发病率高,临床表现较隐匿,易被忽视;残余尿量并非判断患者是否易出现透析前高钾血症的可靠指标;增加透析次数,减量或停服ACEI,限制饮食中钾摄入是防治透析前高钾血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8.
建立完善的循证肿瘤学疗效评价方法是肿瘤治疗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循证肿瘤学疗效评价的主要步骤包括;见到病人继而提出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进行全面,准确的文献检索,为问题寻找最佳证据。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客观、综合地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决定是否应用于临床实践,在临床实践中验证和完善疗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补充左旋精氨酸(L-Arg)对改善大霉素(GM)肾损害的作用和机理。方法:利用实验大鼠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测定血、尿一氧化氮(NO)、肌酐(Cr)和HCO3^-,尿糖,蛋白,和尿-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动态变化。结果:补充L-Arg能减轻GM肾损害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和以下生化改变:增加尿中NO水平,使尿中NAG延迟增高,但也可造成一些不利影响:诱发代谢性酸中毒,致血Cr、尿糖和尿蛋白增加。结论:L-Arg对GM肾损害有保护作用,但也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0.
1 病例报告 患者 女,20岁,主因间断面部红斑、发热,伴关节痛10年,加重伴浮肿、憋气1周于2000年3月16日入院。于入院前10年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红斑、发热、关节痛及脱发,于外院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应用强的松治疗后病情平稳。1周前患者出现下肢水肿,乏力,间断发热,体温38~39℃。2天前症状加重,干咳、气短,不能平卧。尿常规检查蛋白( )。B超示“双侧胸腔积液”,为进一步诊治住我院。尿量少,大便正常。家族史:其孪生妹妹患SLE于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