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股骨头缺血性死动脉灌注介入治疗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关节镜手术结合术后手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病人(18膝),关节镜下行滑膜皱襞切除术,术后配合膝关节手法治疗及康复训练,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18例病人中,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者14例,占77.8%;关节肿痛消失,功能略受限者4例,占22.2%;症状无缓解者0例。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数据统计P值0.01。结论关节镜结合手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是治疗此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4.
益气活血中药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使用中药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方法将70例在我科进行人工膝、髋关节置换及髋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5例、对照组35例。中药组术后使用中药预防血栓,对照组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术后第2天和第8天进行凝血4项、D-二聚体(D-dimer)和下肢彩超等检查,选取其中的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dimer进行用药前后比较。并通过临床检查和下肢彩超判断有无血栓形成。结果对照组术后1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组PT均较本组用药前下降(P<0.05);中药组D-dimer较本组用药前下降(P<0.05)。结论单纯应用中药预防骨科大手术后的深静脉血栓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45.
目的:通过测量下腰痛病人腰椎CT或MRI上L5椎弓根e角,得出L5椎弓根e角的大概范围及其与性别、年龄、体重及身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7例下腰痛病人(男47例,女40例)的87张含有L5椎弓根扫描层面的CT或MRI,测量椎弓根e角,同时记录性别、年龄、体重及身高。将所得数据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下腰痛病人L5椎弓根e角均数为27.87,标准差为4.21。年龄与e角的Pearson相关系数0.196,体重与e角的Pearson相关系数0.026,身高与e角的Pearson相关系数0.104,均小于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与角度没有计算出相关系数。体重与e角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7432,身高与e角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3426,年龄与e角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1456。结论:下腰痛病人L5椎弓根e角与年龄、体重和身高没有直线相关性,与性别没有相关性。对L5椎弓根e角影响强度依次为体重、身高、年龄。临床上因个体差异而具有较大的变异性。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行单侧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70例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术后,对照组手术患者行基础镇痛,试验组在基础镇痛的基础上行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治疗至术后第7 d.分别记录术后患膝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患膝痛阈值,术后首次使用补救镇痛药物的时间和术后补救镇痛药物用量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术后第1 d,2组患者膝关节VAS评分和痛阈值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7 d,试验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痛阈值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首次使用补救镇痛的时间明显较对照组延后(P<0.05);术后补救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能有效缓解TKA后患者的早期疼痛;延后术后首次使用补救镇痛药物的时间,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自拟消肿方治疗膝骨关节炎并急性滑膜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共纳入2018年6月—2019年10月望京医院诊治的166例符合标准膝骨关节炎并急性滑膜炎患者,脱落14例,剩余152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78例接受消肿方颗粒及洛索洛芬钠模拟片治疗,对照组74例接受洛索洛芬钠片及消肿方颗粒模拟剂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治疗后关节积液量、消肿指数、VAS评分、WOMAC积分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积液量分别为(4.91±2.78)mm,(7.00±2.91)mm,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消肿显效率分别为34.6%(27/78),10.8%(8/74),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WOMAC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膝关节功能显效率分别为11.5%(9/78),2.7%(2/74),试验组明显高于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自拟消肿方能显著改善膝骨关节炎并滑膜炎患者的关节肿胀和疼痛情况,促进关节积液吸收,恢复关节运动功能,且安全。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中药膏摩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关节科81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术后,对照组手术患者行常规功能锻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中药膏摩治疗。分别记录术后第1、3、7、14天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和痛阈值评价膝部疼痛程度,记录术后第7、14天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患膝疼痛VAS评分和痛阈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7、14天,试验组VAS评分对照组(P<0.05),痛阈值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14天,试验组膝关节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中药膏摩能有效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疼痛,促进膝关节术后早期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微创治疗外翻周围软组织对截骨端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建立外翻足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可靠性验证,模型包括骨骼、软骨、肌腱、足内在肌和韧带等组织材料。利用CATIA软件模型上模拟第1跖骨头颈部截骨,并向外侧推移。模拟外翻患者在平衡站立时,截骨端周围有无软组织(肌肉、肌腱和韧带)存在两种情况下的工况,分别计算截骨端的应力和总位移,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无软组织工况截骨断端间最大Von Mises应力为0.296 Mpa,应力主要集中在截骨背侧远端,并向近端逐渐减小;有软组织工况截骨断端间最大Von Mises应力为0.468 Mpa,应力主要集中在整个截骨面上,并向近端和跖侧集中。无软组织工况截骨端总位移为0.336 mm,有软组织工况为0.264 7 mm,两种工况的位移都发生在整个截骨面上。[结论]微创治疗外翻截骨端软组织能减少截骨端移位,增加截骨端压应力,有利于截骨端的稳定和愈合。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ASTIS)的临床特点以及关节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2005年9月-2010年4月,15例ASTIS损伤后(12~36个月)的患者,经踝关节镜探查手术,镜下切除撞击组织,术后采用AOF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足-踝评分法评定手术效果。结果:关节镜下显示15例中:10例存在滑膜组织撞击;2例存在下胫腓前韧带损伤瘢痕组织撞击;3例存在半月板样组织撞击;12例合并关节软骨损伤。15例术后随访12~36个月,AOFAS主、客观评分术后较术前均明显提高,总体评分术前(65.3±8.4)分,术后(92.2±5.2)分,(P〈0.05),主观评分术前(17.7±3.4)分,术后(32.5±5.7)分,(P〈0.05)。结论: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多继发于踝关节内翻性损伤,临床常见,踝关节反复扭伤病史,发生部位以反复出现踝关节前外侧肿痛多见,撞击组织为滑膜、韧带及半月板样组织,较多病例同时合并关节软骨损伤,若长期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采用关节镜治疗ASTIS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