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评价康复训练指导在脑梗死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脑梗死偏瘫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分成2组,各为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内科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加入康复训练指导,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与护理前对比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护理前后改善不显著,2组护理后效果对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增加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可能有效地加快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及生活能力逐步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2.
卢娜  林志萍  陈榕 《中外医疗》2014,(29):175-177
目的探析脑出血患者进行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其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脑出血患者100例,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监测病情、加强无菌操作、康复训练等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健康教育,两组均护理4周,比较两组的相关知识知晓程度、生活质量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用药知识、不良生活方式、高危致病因素等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41.2±11.3)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41.3±11.2)分;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76.5±14.6)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56.2±12.1)分;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基本痊愈15例,部分恢复12例;对照组基本痊愈10例,部分恢复8例;护理4周后观察组基本痊愈28例,部分恢复20例;对照组基本痊愈20例,部分恢复18例;观察组护理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进行规范化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相关知识知晓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3.
目的:了解莆田学院在校大学生颈椎亚健康现状、疲劳程度及抑郁程度,分析其之间的关系。了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良习惯及校内针对颈椎病的相关健康教育现状。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三个院系共6个班级对不良习惯、颈椎亚健康、疲劳程度及抑郁程度进行调查。结果使用 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秩和检验、二分类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颈椎亚健康的同学有105人(占34.7%),非颈椎亚健康的同学有198人(占65.3%)。躯体疲劳、脑力疲劳和抑郁程度与颈椎亚健康的关系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78.2%的同学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健康教育,有98.3%认为学校开展的相关教育是不够的。结论发生颈椎亚健康的同学不在少数,其中躯体疲劳、脑力疲劳和抑郁程度均是其发生颈椎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学校开展的相关健康教育明显过少。  相似文献   
24.
实习前护理专科学生自尊和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实习前护生自尊和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调查193名实习前护生。SCL-90任一因子分大于3分者共30人为有症状组,余163人为无症状组。结果实习前护生自尊平均得分为(27.347±3.589)分;30名(15.54%)实习前护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SCL-90的9个因子与社会支持和自尊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自尊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的社会支持得分和自尊得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自尊和朋友支持对SCL-90总分影响较大;在有症状组中,抑郁、偏执和强迫对自尊影响较大。结论提高自尊和加强利用社会支持对改善实习前护生心理健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深圳市福田区腹泻病例中病菌感染现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哨点医院采集门诊未使用抗生素腹泻监测患者的大便样本、肛拭子或呕吐物标本,进行致病菌的分离培养,对阳性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结果福田区腹泻病例监测中肠道致病菌感染率为11.45(115/1004),检测出沙门菌、副溶血弧菌、EPEC、EIEC、ETEC,在不同年龄段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病例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感染为主。EPEC、EIEC、ETEC感染季节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沙门菌、副溶血弧菌感染情况在不同季节有明显差异(P〈0.05),沙门菌、副溶血弧菌感染在夏季较多见;常住与暂住人群的感染构成比有显著差别(P〈0.01);男女性别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福田区要重点加强辖区内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防治,在夏季要加强沙门菌、副溶血弧菌的监测与防治,注重暂住人群的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宣教。  相似文献   
26.
目的:旨在了解护理专业大学生(以下简称护生)对护理工作的认知。方法:采用艾克森人格问卷简式量表的性格倾向测试问卷(简称EPQ-R)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我校526名在校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内、外向性格护生分别有203人(占43.3%)和265人(占56.6%);入学初,清楚护理工作性质的内、外向护生分别有39人(占19.2%)和95人(占35.8%),两者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目前,清楚护理工作性质的内、外向护生分别有132人(占65%)和210人(占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生不喜欢护理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繁重,很累"和"工作风险性高";繁华的家庭住址是护生性格外向的有利因素。结论:家庭周边环境越好,护生性格越倾向于外向;外向护生比内向护生更倾向于了解外界信息;护理院校应加强护生风险意识的教育和增强护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无创通气(NIPPV)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BiPAP)治疗,比较两组血气分析(pH值、PaO2、PaCO2)、心率、呼吸频率,出院时统计患者住院时间、插管率及病死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均有CO2潴留、低氧血症、pH值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气分析(pH值、PaO2、PaCO2)及呼吸频率、心率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死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治疗AECOPD能够明显改善血气分析指标、降低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8.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为提升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福田区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5年福田区医疗机构传染病总漏报率1.6%(22/1 362),其中乙类漏报率1.5%(12/777),丙类1.7%(10/585),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类似;门诊、住院部和检验科的漏报率分别为0.9%、1.4%和2.0%,漏报率类似;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漏报率:街道办级3.0%,区级1.0%,市级1.6%,漏报率街道办级最高;病种漏报率:细菌性痢疾0.6%、肺结核2.5%、淋病2.5%、猩红热4.5%、乙肝1.6%、其它感染性腹泻2.4%和手足口病1.0%.传染病报告及时率100.0%,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准确率与一致率分别为98.2%、98.3%和97.2%.结论 福田区传染病报告质量较高、漏报率较低.实施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是减少漏报、提高报告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 分析2014年深圳市福田区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对各医院报告的福田区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病例血液样本开展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并划定疫点进行蚊媒调查和病例搜索.结果 深圳市福田区2014年报告登革热病例87例,发病率6.52/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高峰出现在10月份,当月气温徘徊在25~30℃,适宜白纹伊蚊生长;男女性别比为1:0.47;发病年龄最小13岁,最大67岁,以青壮年为主.全区有2个暴发点,病毒型别主要为登革热Ⅰ型.疫情发生时布雷图指数最高达140.结论 深圳市福田区存在登革热流行的基本条件,疫情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人群对登革热普遍易感等特征.有效控制疾病传播媒介白纹伊蚊是控制疫情的根本措施,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也是有效控制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