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9 毫秒
41.
铁皮石斛蔗糖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克隆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蔗糖合成酶基因并对其表达分析,为研究铁皮石斛多糖合成与蔗糖合成酶活性关系及调控表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GenBank上已知的蔗搪合成酶基因SS同源序列,应用RT-PCR和RACE等方法,克隆铁皮石斛蔗糖合成酶基因全长,将目的片段转化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中,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成功克隆了铁皮石斛蔗糖合成酶基因,该基因cDNA全长2 424 bp,编码807个氨基酸(命名为DOSS1),登录号HQ856835,该基因氨基酸序列与兰科植物Moluara yellow(AF530568)同源性达到95%,与Oncidium goldiana(AF530567)同源性达到90%,与禾本科植物的SS基因同源性在80%以上.并对其进行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诱导,诱导的工程菌能明显表达出一条相对分子质量约为92×10(3)左右的蛋白质,与理论相对分子质量基本相符.结论:成功克隆了铁皮石斛蔗糖合成酶基因,并诱导出一条与理论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相符的蛋白条带.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灯盏花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关系。方法 对采自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的36份灯盏花种质资源进行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和NTSYS2聚类分析。结果 筛选出的13个引物在36份种质资源中共产生125条DNA片段,其中103条带具有遗传多态性,约占82.40%。当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54时,可以把灯盏花分为5大类,第Ⅰ大类包括采自楚雄、昭通、迪庆等地的7份种质资源;第Ⅱ大类可分为2个亚类,ⅡA包括采自滇中及滇西北的5份种质资源,ⅡB包括采自滇东北、贵州、四川的20份种质资源;第Ⅲ大类包括采自文山的1份种质资源;第Ⅳ大类包括采自曲靖的1份种质资源;第Ⅴ大类包括采自迪庆的2份种质资源。结论 灯盏花种质资源遗传变异丰富,遗传关系与其采集地的地理分布距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非严格按地理界线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灯盏花不同部位中绿原酸、灯盏乙素、3,5-二咖啡酰奎宁酸及4,5-二咖啡酰奎宁酸4种有效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 (4.6 mm×250 mm, 5 μm) 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3% 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0 min,12%~15% A,10~32 min,15% ~15% A,32~33 min,15%~20% A,33~ 50 min,20%~22% A),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335 nm与327 nm,柱温30℃。 结果: 绿原酸(1)、灯盏乙素(2)、3,5-二咖啡酰奎宁酸(3)及4,5-二咖啡酰奎宁酸(4)分别在0.050 1~1.002,0.165 9~3.318,0.049 7~ 0.994,0.048 7~0.974 μg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灯盏花药材中4种有效成分的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53%,99.68%,98.78%,99.06%,RSD 分别为0.94%,0.49%,1.1%,0.81%。 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可用于灯盏花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44.
云南灯盏花种质资源的考察与采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考察云南灯盏花种质资源状况。方法对云南省灯盏花主要分布区的9个州(市)29个县的灯盏花种质资源分布状况进行调查,并对灯盏花的生境和生物学性状进行评价。结果灯盏花种质资源分布在年平均气温为5.4℃~18.6℃,海拔1 630~3 280 m的坡地。滇西北生长的灯盏花植株生长茂盛,具有植株高,分枝数多和叶片数多的特点。通过采集,建立了灯盏花种质资源圃。结论云南灯盏花种质资源分布稀少,需要加强资源保护,通过人工种植等方式保证灯盏花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5.
红河灯盏花GAP基地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评价灯盏花GAP基地环境质量,为灯盏花SOP的制定和GAP基地建设提供依据。方法测定了红河灯盏花GAP基地的大气、水和土壤环境指标,所生产药材的灯盏乙素含量、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红河灯盏花GAP基地大气环境达到大气环境质量(GB3095-1996)二级标准,灌溉水质量达到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5084-1992),土壤环境达到土壤质量(GB15618-1995)二级标准;所生产的药材灯盏乙素含量稳定,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均达到WM2-2001药用植物及制剂出口绿色行业标准。结论红河灯盏花GAP基地环境质量好,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环境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46.
法落海Heracleumap aensis(Shan et Yuan)Shan et T.S.Wang为伞形科独活属植物,别名:阿坝当归、骚独活、烧香干、红法落海、臭法落海,最早在云南东川法落海村发现,即得此名。由于其分类地位有争议,本文暂采用法落海属伞形科Umbelliferae独活属Heracleum分类方法。法落海主产四川阿坝的黑水县、阿坝、北川、汶川、茂县、理县、小金等县,云南东川、巧家等地,生长在海拔3400~3800m的山坡阴湿林草地下或灌丛中,为多年生草本,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珠子参根状茎中不同部分的皂苷组成。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和HPLC法,分析根状茎中皂苷组成和含量差异。结果:珠子参根状茎的"膨大"和"细长"两个部分的皂苷种类不同,且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根状茎细长部分含有17种皂苷,而膨大部分仅含有其中的7种。HPLC结果表明,膨大部分中皂苷含量以齐墩果烷型皂苷(如竹节参皂苷Ⅳ和竹节参皂苷Ⅳa)为主;细长部分中含量以达玛烷型皂苷(如人参皂苷Rd和人参皂苷Malonyl-Rd)为主。结论:对珠子参根状茎两部分皂苷组成和含量差异等研究,可以为探讨两个部分的基因表达及人参属植物根状茎膨大相关基因的发现奠定物质基础。建立的HPLC方法可为珠子参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三萜皂苷是药用植物中一种重要的次生代谢物,而四环三萜皂苷作为其中的主要一大类,具有极 高的药用价值及市场需求,但目前对其研究尚未有系统性论述,因此阐明药用植物四环三萜皂苷的生物合成途 径及代谢调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药用植物四环三萜皂苷生物合成途径及代 谢调控等方面展开论述,重点介绍了以达玛烷型为主的几类四环三萜皂苷的代谢合成途径以及利用基因工程 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遗传改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了解药用植物皂苷次生代谢框架、准确定位次生代 谢及其关键酶、推动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通过调查研究寻甸地区种植于两种不同结构塑料大棚内的滇重楼发病率,结合各自棚内的温度变化特征,初步了解滇重楼根腐病的发生与局部环境条件的关系,为寻甸地区采用大棚种植滇重楼方式的推广普及积累第一手资料。本研究对覆盖透明薄膜大棚和未覆盖薄膜大棚2种结构大棚内的温度进行了持续(4月~8月)观测,同时也对各自棚内重楼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春季4~5月份间,覆膜大棚与未覆膜大棚内温度差异较小,且温度都较低(30℃),滇重楼的发病率低;进入夏季6~8月份,覆膜大棚与未覆膜大棚内温度差异显著,前者无论平均温度还是最高温度都高于后者,与此相应的覆膜大棚内滇重楼的发病率也较高。分析表明,在寻甸地区覆膜大棚构造不适宜种植滇重楼,适合普遍推广的栽培方式应是不覆盖薄膜的荫棚方式。  相似文献   
50.
岩陀是岩白菜素的主要原料植物,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区.本文对云南省5个州(市)的14个县(区)岩陀种质资源的蕴藏量、分布地区、生境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云南地区主要有岩陀、羽叶鬼灯檠、七叶鬼灯檠、光腹鬼灯檠等4个种和变种,分布在云南北纬25°附近及其以北,年平均气温2.1 ℃~16.1℃,集中分布在海拔1100~3800 m的迪庆、怒江、大理、丽江、昭通、曲靖、昆明等地,楚雄、临沧、普洱等地零星分布;岩陀及其鬼灯檠属植物喜阴性或半阴性环境,适于郁闭度高、空气相对湿度大的林下、石隙、灌丛、潮湿的岩壁上或山谷溪沟两旁;在寒冷气候下的干旱和瘠薄土壤,甚至石隙中均能较好生长;林下腐质层较厚土壤条件下,岩陀生长良好,但地下部分膨大受限.岩陀野生资源蕴藏量较为丰富,每年采挖量超过3000吨,但部分地区资源破坏严重,野生资源急剧减少,对岩陀及其近缘种质资源及生境进行调查,为岩陀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