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6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21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10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374篇
内科学   245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107篇
外科学   271篇
综合类   791篇
预防医学   31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77篇
  4篇
中国医学   300篇
肿瘤学   13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水平在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所有入组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照射期间同时配合 TP 方案化疗2个周期。采用酶增强发光技术分别检测65例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的 TK1水平,并检测该65例患者的同步放化疗前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和细胞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FRA21-1)(以下简称肿瘤三项)作为对照组。结果血清 TK1在食管癌术后复发患者的阳性率(75.38%)显著高于肿瘤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1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食管癌术后复发患者治疗前血清 TK1水平与 T 分期、N 分期及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P <0.05);同步放化疗治疗后的血清 TK1水平[(3.39±4.18) pmol·L -1]低于治疗前水平[(5.35±5.60)pmol·L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 TK1对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诊断、评价同步放化疗临床疗效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四肢骨折手术患者中对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四肢骨折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联合心理干预,记录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干预应用在四肢骨折患者中可以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TRPM7)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 TRPM7在49例胆管癌、7例胆管良性病变组织和36例癌旁正常胆管组织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胆管癌组织中 TRPM7表达阳性率为77.6%(38/49),高于其在胆管良性病变组织的表达阳性率(0,0/7)及癌旁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2.8%,1/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TRPM7蛋白的表达与胆管癌的 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脏器转移相关(P <0.05),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部位、肿瘤分化程度及肝炎无相关性(P >0.05)。Kaplan-Meier 生存分析发现 TRPM7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期低于 TRPM7阴性表达患者(P <0.05)。Cox 多因素分析显示,TRPM7的表达水平与生存预后显著相关(P <0.05),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RPM7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影响胆管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
探讨经口内镜下食管憩室肌切开术治疗食管憩室的中远期疗效以及术后憩室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6年5月1日—2019年8月1日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经口内镜下食管憩室肌切开术治疗的31例食管憩室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主要观察术后Eckardt评分、治疗成功率和复发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憩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1例均顺利完成经口内镜下食管憩室肌切开术,术后随访(30.6±11.1)个月(20~63个月)。31例术前Eckardt评分(8.2±2.4)分,术后1个月(1.4±0.7)分,术后6个月(1.4±1.1)分,术后12个月(1.3±1.1)分,术后24个月(1.3±0.9)分,与术前比较,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Eckardt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01)。术后随访1、6、12、24个月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6.8%(30/31)、90.3%(28/31)、90.3%(28/31)和90.3%(28/31)。有3例复发,总复发率为9.7%(3/3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P=0.038,OR=1.041,95%CI:1.002~1.080)和术前Eckardt评分(P=0.024,OR=2.299,95%CI:1.117~4.728)是影响术后憩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经口内镜下食管憩室肌切开术治疗食管憩室的中远期疗效理想,但病程长、术前Eckardt评分高者易复发。  相似文献   
95.
本文对张安富主任中医师辨证治疗胆心综合征的经验做一总结,张主任认为胆心综合征治疗方法及原则应依据胆、心两脏所喜所恶所欲及生理特点,病理转化机制,病性的寒热虚实,明确标本缓急,分清胆心综合征内科和外科的治疗范畴,辨证施治,才能取得满意疗效。本文详细归纳了张主任所分十个证型的理法方药,旨在从中医辩证论治角度指导本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96.
韦格纳肉芽肿病伴脑梗死与烟雾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格纳肉芽肿病为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少数可表现为脑梗死 ,而呈烟雾病改变者则未见报道。现将我院发现的1例韦格纳肉芽肿病伴脑梗死与烟雾病报道如下。患者 :男性 ,17岁。主因发热 10d伴偏瘫 6d于 2 0 0 3年2月 17日入院。 6个月前曾参加家里室内装修及刷漆工作 ,后一直在该处居住。 2 0d前劳累后出现一过性咽痛、鼻梁肿、鼻衄与左肩、左髋关节痛 ,后干咳。 10d前发冷、发热 ,体温最高达 39℃ ,口服螺旋霉素无效。 6d前静脉滴注头孢三嗪、病毒唑、双黄连、氟美松 (剂量不详 ) 1d后 ,出现右侧偏头痛、口角歪斜、左侧肢体无力。间断呕吐 ,…  相似文献   
97.
盐池县 1970年首次用细菌学证实了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存在 ,后于 1987年发生第二次动物鼠疫大流行 ,一直延续到 1990年。 2 0 0 0年 5月初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与盐池县交界处的三段地发生疫情后 ,我们于 5月中旬 ,在边界地区崔记唐等自然村附近 ,发现大批自死长爪沙鼠 ,于 5月 18日判定为动物鼠疫流行 ,到 11月中旬 ,范围扩大到县城四周居民区附近 ,对县城及周边人群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 一般概况  盐池县位于宁夏东部 ,北部相接内蒙古鄂托克前旗 ,东邻陕西定边县 ,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过度地带。疫源地主要分…  相似文献   
98.
本文介绍了用鼠疫F1McAb亲和层析法纯化鼠疫F1抗原及用Lodogen法制备~(125)I-F1标记物的方法。并以此标记物为试剂,用于固相放射免疫试验检测鼠疫F1抗体。试验表明,固相放射免疫试验较间接血凝试验特异性强,敏感性高,而且可用于检测各种鼠疫动物血清。操作程序亦较放射免疫沉淀试验简单,主要省去了离心沉淀及抽吸游离~(125)I-F1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通海县克山病发病动态.方法连续5年对监测点3~14岁儿童进行临床、心电图、X线摄片等综合评定和病区人群发硒水平测定.结果 5年间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病人发生,监测中也无急性、亚急性克山病病人检出,监测中只检出潜在型克山病病人,检出率在0~1.21%之间,发硒水平均达到0.201±0.013 mg/kg以上.结论硒预防有效遏制了急型、亚急型克山病的发病,但致病因子仍然存在,继续危害病区群众,预防工作必须加强.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利福霉素钠注射液联合利奈唑胺注射液对重症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炎症反应、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奈唑胺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利福霉素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血清PC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00%(27/30)vs.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WBC、CRP及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清IL-1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者血清WBC、CRP及IL-1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33%(7/30)、26.67%(8/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福霉素钠注射液联合利奈唑胺注射液治疗重症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清PCT水平,改善炎症反应,缓解感染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