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3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21.
张润子  杨改琴 《中医学报》2020,35(4):757-760
脾土衰败,土湿阳衰,左路心火不升,右路肺金不降,邪气壅滞脏腑经络。脏腑经络连系于舌,若一气不得周流,则发为失语。运用"一气周流"理论治疗中风后失语,关键在于调节气机的升降,以带动四象之气周流不息,使人体达到一个阴平阳秘的状态。在中药治疗方面,多重视温补脾土,方选桂枝乌苓汤、黄芪姜苓汤加减以培补中气、燥湿理气;在针刺治疗方面,辨证选取水沟、百会、内关、极泉、尺泽、委中、三阴交、廉泉、通里、哑门等穴,谨守针刺的时机,把握脏腑阴阳之升降,便可达到针刺其经,一气周流之目的。  相似文献   
22.
23.
通过文献查阅、数据检索的结果,把传统医学对于膝骨关节的生理病理认识进行总结分析,发现KOA总体病因可概括为外来邪气侵犯筋骨所致,而病机则是机体脏腑机能的衰退。从实验机制和临床疗效的研究中发现艾灸在治疗KOA方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与此同时,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仍然存在,亟待解决,希望以后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更加科学合理,为临床应用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长针深刺背俞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西药组80例采用胃病三联疗法,即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常规针刺组80例采用普通针刺治疗;长针深刺组80例以长针深刺背俞穴为主配合普通针刺治疗。4周后比较3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14)C呼气试验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3组治疗后各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长针深刺组各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常规西药组(P0.05),胃脘疼痛、恶心呕吐、大便不畅评分低于常规针刺组(P0.05)。3组治疗后~(14)C呼气试验结果均改善(P0.05)。长针深刺组及常规针刺组治疗后14C呼气试验结果均优于常规西药组(P0.05),长针深刺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长针深刺组及常规针刺组治疗后SAS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长针深刺组及常规针刺组SAS评分均低于常规西药组(P0.05),治疗后长针深刺组SAS评分低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长针深刺背俞穴能明显改善CAG患者胃脘疼痛、恶心呕吐、大便不畅症状,并缓解焦虑情绪,同时能改善~(14)C呼气试验指标,对于胃脘腹胀满、嗳气反酸亦有改善趋势。  相似文献   
25.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9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的疗效。方法:内关、天突、膻中等穴常规针刺后,取盐酸异丙嗪注射液1ml~2ml在内关穴位注射。结果:总有效率95.7%。提示:本法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双重作用,抑制了中枢系统的异常兴奋,缓解了膈肌痉挛,从而巩固并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6.
缪刺法配合点穴治疗顽固性面瘫1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改琴  杨军  陈竹林 《中国针灸》2001,21(7):442-442
1 临床资料  本组 12 0例患者 ,男 82例 ,女 38例 ;年龄最小5个月 ,最大 74岁 ,以 30~ 4 0岁者居多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2年。2 治疗方法2 1 缪刺法取健侧四白、阳白、攒竹、太阳、颧、下关、颊车、地仓穴。脾胃虚加双侧足三里 ;痰湿盛加双侧丰隆 ;瘀血盛加三阴交、血海。穴位常规消毒后 ,斜刺进针 ,每次取上述面部穴位 5~ 6穴 ,用平补平泻法 ,手法要轻。不用电针。足三里用补法。得气后留针 30分钟 ,每日 1次 ,10次为一疗程 ,疗程间休息 3天。2 2 点穴方法取患侧印堂、睛明、阳白、迎香、下关、颊车、地仓、风池、合谷。先…  相似文献   
27.
米霞  杨改琴  左甲 《中医学报》2020,35(4):786-791
目前,长蛇灸治疗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及骨关节病的临床研究占大部分,其次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及妇科、男科疾病,同时,在治疗黄褐斑、慢性乙型肝炎、癌症疼痛以及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中联合其他疗法亦起到了良好的协同作用。此外,关于体质学说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长蛇灸将灸法、穴位、药物效应综合,双向调节,能有效提高患者低下的免疫力,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仍存在一些潜在问题:①由于操作部位、所用药物的特殊性,治疗不同疾病有各自的特点及局限性,且长蛇灸的治疗对象多为虚证、寒证、血瘀患者,对于非寒、非虚患者治疗的禁忌尚无科学的研究解答;②长蛇灸操作过程中,对灸量、介质、施灸时间的选择缺乏统一标准;③对于艾烟的处理及施灸过程中出现的水泡、烫伤、过敏等异常情况处理未臻合理规范;④对于长蛇灸作用机理的研究多从免疫机制方面阐释,且多停留在细胞因子水平,尚有部分疾病治疗机理不明。未来的研究中需进一步加强诊疗标准的严密化、精细化,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以统一其疗效影响因素,即灸量、施灸时间、介质、药物选择的标准等;制定长蛇灸适应病症的灸法规范,规范中医适应证型选择,明确适应证候、不同证候注意事项及操作禁忌等;同时,深入研究综合疗法如何联合临床效果更佳,明确疗程安排。此外,在机制研究方面,运用现代医学技术手段进一步阐明长蛇灸疗法的治疗机理,进行更深层次的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坐浴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中极、曲骨、横骨等穴,配合中药鱼腥草、马齿苋、丹参等煎剂坐浴。效果:57例总有效率为96.5%。提示:针刺药浴可清热利湿,活血通络,健脾益肾,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炎症的吸收。  相似文献   
29.
针刺为主治疗糖尿病性便秘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宏斌  杨改琴 《陕西中医》2007,28(4):477-478
目的:观察针刺为主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在药物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针刺水道、归来、丰隆等穴。结果:总有效率为93.3%。提示:本方法有理气清热、通调肠腑之效。  相似文献   
30.
舌三针及人迎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常因误吸而致呼吸道阻塞、吸入性肺炎,或因进食不足出现营养不良、脱水等各种并发症,进而导致患者病死率明显增高和生活质量下降,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卒中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