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1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81.
重组小鼠pcDNA3.1(+)/GDF-5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基因库中小鼠生长分化因子-5(GDF-5)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提取孕14d小鼠胚胎肢芽组织总RNA,行RT—PCR扩增,将扩增产物GDF-5基因片断插入至pcDNA3.1(+)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提取重组质粒,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双酶切均显示出一长约1603bp的带;测序结果与基因库中的序列完全相同。认为重组小鼠pcDNA3.1(+)/GDF-5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软骨发育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2.
目的:检测生长分化因子5在小鼠肢芽组织的表达,分析该基因在肢体骨骼发育中的表达变化,从而进一步认识生长分化因子5基因在肢体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5/07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选取清洁级2—3月龄昆明种小鼠30只,雌性20只,雄性10只,于每天下午6时按雌雄2:1合笼,次日展8时取出,查见阴道栓者定为孕期第0.5天。分别在胚胎11.5,12.5,13.5,14.5,15.5d颈椎脱臼处死孕鼠,无菌条件下分离出胚胎,解剖显微镜下用眼科剪取肢芽组织备用。分别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法检测生长分化因子5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肢芽组织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①小鼠胚胎肢芽组织生长分化因子5mRNA的表达:孕11.5,12.5,13.5,14.5,15.5d胚胎肢芽组织均可见一条219bp的生长分化因子5特异扩增条带,其与β-actin吸光度的比值分别为0.521&;#177;0.023,1.210&;#177;0.014.1.221&;#177;0.008,0.556&;#177;0.014,0.510&;#177;0.019。孕12.5d和孕13.5d生长分化因子5 mRNA的相对含量与孕11.5,14.5,15.5d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②小鼠胚胎肢芽组织生长分化因子5蛋白的表达规律:孕11.5,12.5,13.5,14.5:15.5d胚胎肢芽组织均观察到相对分子质量为13700的蛋白条带,其与β-actin蛋白吸光度的比值分别为0.589&;#177;.021,1.103&;#177;0.124,1.112&;#177;0.041,0.601&;#177;0.015,0.552&;#177;0.006。孕12.5d和孕13.5d生长分化因子5mRNA的相对含量与孕11.5,14.5.15.5d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生长分化因子5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趋势一致,在小鼠肢体骨骼发育早期阶段持续表达,孕12.5d和孕13.5d呈高表达,继而减弱。表明生长分化因子5是肢体骨骼发育早期的一个关键因子,在小鼠肢体骨骼发育和关节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1年7月~2006年12月采用肱骨头置换治疗的55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Neer分类:三部分骨折39例,四部分骨折16例,均为新鲜骨折,所有假体均采用单极骨水泥型假体。结果55例关节活动度:外展平均100°(90°~110°),前屈95°(80°~100°),外旋35°(30°~40°),内旋L2水平(L1-~L3)。采用半关节成形改良评分系统(SSMH)对患肩进行综合评分,本组评定结果平均26.2分(23~28分),优(27分以上)41例,良(24-27分)7例,优良率达87.3%。无假体松动、下沉或断柄,无肩袖功能不全、关节不稳、异位骨化、脱位等并发症。结论肱骨头置换对于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慎重选择适应证和假体、精细的手术操作和完善的术后功能锻炼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索采用STAR非限制活动型假体进行全踝关节置换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炎的早中期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3月-2004年5月,共实施STAR假体全踝关节置换术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7—68岁,平均53.5岁;创伤性关节炎7例,骨性关节炎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病程9—60个月。按Kofoed踝关节评分系统对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程度、关节功能、活动度进行综合评分。[结果]随访资料完备者8例,随访时间14—76个月,平均38个月。8例患者术前Kofoed评分:6—48分,平均29分;术后Kofoed评分:58—95分,平均80分。术前踝关节疼痛评分:0一15分,平均7分;术后疼痛评分:35—50分,平均48分。1例患者术中内踝劈裂,行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后完成假体置换;1例患者切口延迟愈合。随访时摄x线片均未见假体松动或下沉。[结论]STAR非限制活动负重型假体全踝置换术可有效缓解踝关节疼痛,改善踝关节活动度,并矫正踝关节畸形,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5.
髋臼成形截骨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新方法。方法 沿髋臼上缘截骨 ,截骨后将骨瓣尽量向下翻转以加大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截骨间隙采用髂骨植骨填充并用克氏针固定。结果  18例平均随访 3 5年 ,根据Gordon标准评定疗效 ,优 9例 ,良 7例 ,中 2例。结论 该方法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6.
GDF-5在大鼠肢体早期发育中的表达规律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生长分化因子-5(GDF-5)在大鼠肢体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探讨GDF-5调控肢体发育的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ting分别检测GDF-5在大鼠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肢芽组织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大鼠胚胎肢体发育的早期阶段GDF-5mRNA呈持续表达,其中在胚胎13、14d(E13、E14)呈高表达,继而表达减弱,GDF-5蛋白表达规律与mRNA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GDF-5在大鼠胚胎早期肢体发育中对调控软骨发育和关节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和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和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1995-2003年间的603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男301例,女302例;年龄0.6~85岁,平均42.6岁。根据M櫣ller分型,A型282例,B型98例,C型223例;开放性骨折58例(9.6%)。非手术治疗134例,手术治疗469例。结果股骨远端A、B和C型骨折治疗后Neer评分依次降低,分别为73.4±13.9、64.9±14.7和59.2±14.8;手术治疗组Neer评分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组。B型骨折中单纯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的治疗和预后有较大区别。结论股骨远端骨折应根据不同类型而采用不同的手术和内固定方法治疗,其中B型骨折应以骨折的累及范围和粉碎程度分为三种亚型,选择相应的内固定方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88.
目的:通过建立犬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探讨应用脱蛋白骨复合转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骨髓基质细胞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可行性。方法:实验选取36只成年犬,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A组为脱蛋白异体骨复合转染VEGF基因的自体骨髓基质细胞;B组为脱蛋白异体骨复合未转染基因的自体骨髓基质细胞;C组单纯植入脱蛋白骨材料。采用液氮冷冻法制作狗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将细胞骨材料复合物植入缺血坏死股骨头内。应用微循环灌注方法了解股骨头内的血运情况,组织形态学观察坏死股骨头的修复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骨密度仪测定股骨头的骨密度。结果:A组4周后股骨头内有VEGF表达,12周后股骨头内有大量的树枝状血管生成,大量新骨形成,骨密度增高;B、C组均无VEGF基因表达,B组有部分新骨及血管生成,C组仅见少量类骨质形成,血管再生不明显。结论:利用脱蛋白骨复合转染VEGF基因的骨髓基质细胞可促进新骨形成与血管再生,有利于促进坏死骨的修复。  相似文献   
89.
支撑架植入防止髓芯减压后狗股骨头塌陷的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对比研究单纯髓芯减压、髓芯减压+松质骨块移植、髓芯减压+支撑架植入治疗实验性狗股骨头坏死的生物力学行为。[方法]取新鲜狗股骨27对,随机分为3组,每组9对,每对股骨随机选取其中一侧,分别采用单纯髓芯减压、髓芯减压+松质骨块移植、髓芯减压+支撑架的方法进行处理,另一侧做正常对照,处理后进行股骨头力学性能测试,对实验结果标准化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纯髓芯减压组和髓芯减压+松质骨块移植组的刚度及最大负载无明显差异,但其刚度及最大负载均明显低于正常组。髓芯减压+支撑架植入组股骨头的刚度及最大负载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钛合金支撑架植入能够为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提供足够的机械支撑力,能起到防止股骨头塌陷,维持股骨头外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诱导成骨过程中的表达。方法采用昆明鼠20只,外科手术建立股部肌袋诱导成骨模型,以左侧为实验组,右侧为对照组。实验组肌袋内植入以明胶和羟基磷灰石复合物为载体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0.25mg;对照组仅植入空白载体。分别于术后3、7、14和21d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3d可见大量问充质细胞聚集,胞质出现VEGF的表达(Western blot IA=4221.323±178.672),但随着间充质细胞分化为前软骨细胞并不断成熟,VEGF在间充质细胞内的表达逐渐消失,而在成软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内的表达水平迅速提高(Western blot IA=7139.558±289.347),VEGF在成熟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最为活跃(Western blot IA=15849.848±137.462),至到新骨形成,在成骨细胞和骨细胞中仍可检测到VEGF的强烈表达(Westernbid IA=9463.268±548.453);而对照组则未检测到VEGF的表达。结论VEGF的表达贯穿BMP-2诱导成骨的全过程,并在成熟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呈现强烈表达;BMP-2具有促进VEGF合成与分泌的作用.rhBMP-2对成骨细胞VEGF表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