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52篇
  免费   625篇
  国内免费   387篇
耳鼻咽喉   132篇
儿科学   102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606篇
口腔科学   116篇
临床医学   1530篇
内科学   1027篇
皮肤病学   112篇
神经病学   211篇
特种医学   3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842篇
综合类   3348篇
预防医学   1268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1231篇
  9篇
中国医学   1330篇
肿瘤学   328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49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269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778篇
  2013年   520篇
  2012年   593篇
  2011年   608篇
  2010年   604篇
  2009年   599篇
  2008年   565篇
  2007年   652篇
  2006年   519篇
  2005年   606篇
  2004年   595篇
  2003年   458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446篇
  2000年   395篇
  1999年   329篇
  1998年   232篇
  1997年   257篇
  1996年   205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76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54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6篇
  1974年   4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缘对缘"技术在瓣膜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心肌保护、体外循环技术及术后管理的进步,二尖瓣置换的手术成功率及远期疗效均有明显的提高。进行性发展的二尖瓣关闭不全会引起左心房及左心室扩大,左室充盈压升高及左室后负荷减低;若不及时治疗,病变会引起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对于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成形术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二尖瓣成形能维持心脏的几何形态,保护心室功能,明显降低手术死亡率,降低术后心内膜炎及血栓发生率,具有良好的长期生存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二尖瓣置换术。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白细胞形态的变化。方法:对不同病程SARS患者的血涂片进行形态观察和分析。结果:SARS患者发病期间,其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淋巴细胞明显减少,而且出现核仁及多核仁现象,随病程进展,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比例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有核仁的淋巴细胞也随之减少至消失,均为正常成熟的淋巴细胞。结论:SARS患者发病期间,外周血涂片白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分叶核)比例升高,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减少,随病程进展出现的核仁淋巴细胞减少,血细胞比例、形态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3.
就班干部长期稳定、班干部轮换、全员轮流制3种班主任管理方式谈点体会.着重阐述了全员轮流制管理方式的可行性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
如何适应医改要求.使公立医院从“以盈利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重要抉择。  相似文献   
35.
CT导向下医疗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CT导向下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均经CT或MRI检查证实。在CT导向下行臭氧消融治疗。盘内注入浓度为60μg/ml臭氧10-20 ml,退针出纤维环至椎间孔附近,注入浓度为40μg/ml臭氧5 ml。结果随访时间1-6个月,显效7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3%,未发生任何明显并发症。结论CT导向下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6.
鼻胃管胃肠减压在择期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鼻胃管胃肠减压曾被常规应用于择期和急诊的腹部手术后,目的是预防急性胃扩张的发生、治疗梗阻、降低吻合口压力等。但是,鼻胃管置入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呼吸道并发症、胃-食道反流、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声带的损伤,以及越来越被重视的患者的不适感。近年来的研究结果也对择期的腹部手术后常规应用鼻胃管胃肠减压提出不同的看法。现重新评价应用鼻胃管胃肠减压的理论基础及相关临床研究的结果,并对鼻胃管胃肠减压在择期腹部手术中的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7.
疾病的分布不仅具有种族差异,而且具有区域性,同时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及发病率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眼科疾病亦不例外。为明确近十年眼科疾病的发病情况,更好的配合防盲治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切实指导沂蒙山区眼病的防治工作,本文就我院自1993年5月至2003年5月收治的眼科住院病人做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8.
39.
医院药房是集管理、技术、经营、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药房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发展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必须加强医院的药事管理,形成信息化、制度化、人性化得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观察胃癌手术中用生物胶蛋白混合丝裂霉素喷涂手术野联合口服化疗的疗效.方法 将64例确诊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行D2胃癌根治术,术中用生物胶蛋白混合丝裂霉素喷涂手术刨面进行术中淋巴化疗,术后口服希罗达化疗,服用3周停1周为1个疗程,共做6个疗程;对照组:32例进展期胃癌同样行D2胃癌根治术,术后口服希罗达化疗6个疗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6.50%和37.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术中应用生物胶蛋白混合丝裂霉素能提高胃癌术后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