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64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胸腺肽-α1对预防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α1胸腺肽对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预防作用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8例常规治疗的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28例患者(治疗组)在应用胸腺肽-α1治疗1年内发生HAP的次数,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胸腺肽-α1治疗前,外周血CD3^+、CD4^+及CD4^+/CD8^+下降,CD8^+升高,经胸腺肽-α1治疗1年后,外周血CD3^+、CD4^+及CD4^+/CD8^+回升,CD8^+下降,而且HAP的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 胸腺肽-α1可改善老年HAP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减少H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2.
幼儿龋齿作为严重的口腔健康问题,不仅给患儿造成身心痛苦,还会增加家庭甚至社会负担,积极预防幼儿龋齿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其中一级预防为重中之重。本研究总结幼儿龋齿一级预防的各项措施及效果,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为完善、推广和实施幼儿龋齿一级预防,减少幼儿龋齿发病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对援鄂医护人员急性应激反应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并探讨不同类别间人口学特征的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山东、北京、福建、湖南、重庆及河南等6地区参与援鄂的医护人员627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量表对相关医护人员应激反应进行横断面调查,对结果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并探讨不同类别间人口学特征的差异。结果 627名援鄂医护人员分可为高急性应激反应(8.13%),中急性应激反应(30.62%)及低急性应激反应(61.24%)3个潜在类别。危险因素包括女性(OR=1.742)、援鄂一线医护人员(OR=3.228)、近期到过疫区(OR=2.206)、自我感觉疫情持续半年以上(OR=5.786)、年龄>60岁(OR=8.837)、援鄂一线医护人员(OR=24.315)、担心自己周围人感染的可能性(OR=13.843),均P<0.05;保护性因素为家中有医护人员(OR=0.579)、自己感染可能性比较大(OR=0.181)及感染可能性有一些(OR=0.266),均P<0.05。结论援鄂医护人员急性应激反应可分为3类,护理管理者及专业心理人员可根据其不同人口学特征实施个体化心理干预以激减轻其急性应激反应,防止过渡为急性应激障碍或创伤后应激障碍。  相似文献   
104.
李世超  王丽萍  杜宁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5):3426-3427
目的:调查分析妊娠哺乳期乳癌患者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及住院期间各阶段焦虑状况的差异。方法:选取2002年至2007年19例妊娠哺乳期乳癌患者,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行设计的问卷测评患者的焦虑症状。结果:妊娠哺乳期患者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是病情因素和婚姻子女状况。不同时期焦虑状况的比较:以入院24h焦虑程度最高,SAS总分为42.47±9.02;入院24h、术前24h内、术后1周内与全国正常对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术后1周以上与全国正常对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哺乳期乳癌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有必要对其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05.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病,占颈椎病的20~30%。其主要病因是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和椎间结构非特异性损伤,导致椎动脉受挤压,腔内狭窄,血管受压迫,血流不畅,使脑供血不足。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耳鸣耳聋、头痛、恶心欲吐、复视、晕厥等。近年来,我们采用沪上魏  相似文献   
106.
Foley双腔导尿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以往主要用于前列腺摘除术压迫止血。近几年来,我们将其应用于其他手术,与普通导尿管相比,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96例,男84例,女112例。年龄32~72岁,平均54岁。其中直肠癌根治术54例,子宫切除术90例,膀胱癌根治术24例,前列腺摘除术28例。1.2材料:Foley双腔导尿管系广东省湛江市郊民政塑胶厂出品,有直、弯两种类型,我们一般选用18Fr,30ml,20Fr,30ml。2使用Foley双腔导尿管的优点2.1注入生理盐水与注入空气相比,因其具有重力不飘浮在膀胱中,不易脱落,对前列腺摘除…  相似文献   
107.
槐甙胶囊防治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槐甙胶囊防治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方法 :2 2名腰椎 (L1、L2、L3、L4)骨密度低于一个标准差以下的绝经后妇女入选 ,每日口服槐甙胶囊 60 mg,连续 3个月。治疗前后检查腰椎和前臂骨密度 ;血清 E2、T、FSH、OC、PICP,尿 Dpyr;观察治疗前后腰背静息痛和运动通。结果 :槐甙胶囊有显著提高绝经后妇女腰椎骨密度作用 ,P<0 .0 5 ,对前臂的骨密度无明显影响 ;性激素中 E2 有轻度下降 ,但无统计意义 ,T和 FSH均有显著下降 P<0 .0 5 ;骨吸收指标尿 Dpyr显著下降 P<0 .0 5 ,骨形成指标 OC、PICP均有提高 ,但无统计意义 ;治疗后患者的腰背静息痛和运动通有显著减轻 ,P<0 .0 0 1。结论 :槐甙胶囊有改善绝经后妇女腰椎骨密度和抑制骨吸收的作用 ,能明显减轻患者的腰背疼痛。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不同温针灸量配合中药离子导入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25例。A组、B组和C组均基于中药离子导入疗法,分别给予1、2、3壮艾条温针治疗;D组采用单纯中药离子导入疗法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分、VAS评分、血沉、CRP及IL-1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0.0%,B组为88.0%,C组为92.0%,D组为64.0%,B组和C组总有效率与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分、VAS评分及血沉、CRP、IL-1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分、VAS评分及血沉、CRP、IL-1水平与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分、VAS评分及血沉、CRP、IL-1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壮或3壮温针灸量配合中药离子导入疗法可以更明显减轻KOA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其膝关节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基于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白茅根多糖对哮喘气道重塑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级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生理盐水处理)、模型组、地塞米松组、白茅根多糖低剂量组、白茅根多糖高剂量组,每组7只。卵清蛋白致敏诱导哮喘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组(0.5 mg/kg)、白茅根多糖低剂量组(10 mg/kg)、白茅根多糖高剂量组(20 mg/kg),灌胃给药治疗,连续8周。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瑞士-吉姆萨染色分类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炎症细胞数;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含量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TNF-α、IL-6含量;吸入乙酰甲胆碱测定大鼠气道高反应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蛋白免疫印...  相似文献   
110.
郭丹  杜宁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12):2026-2030

目的:探究白皮杉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

方法: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常规用药组、低剂量和高剂量白皮杉醇组各10只。模型组使用100mg/kg的生理盐水灌胃,常规用药组使用100mg/kg的依帕司他灌胃,低剂量、高剂量白皮杉醇组分别使用100、200mg/kg白皮杉醇灌胃。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五组大鼠视网膜组织,Western blot检测五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Bax、Bcl-2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五组大鼠视网膜组织VEGF、HIF-1α、ANGⅡ、Ang-1、Ang-2、Tie-2水平。

结果:高剂量白皮杉醇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Bax、Ang-1/Ang-2比值(1.76±0.05、3.16±0.09)高于低剂量白皮杉醇组(1.01±0.21、2.98±0.02)(P<0.05)。高剂量白皮杉醇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Bcl-2、VEGF、HIF-1α、ANGⅡ、Ang-1、Ang-2、Tie-2水平(0.37±0.06ng/mL、121.89±5.45ng/mL、0.38±0.01pg/mL、7.58±0.10ng/mL、8.56±0.04μg/L、3.24±0.25μg/L、3.00±0.04μg/L)低于低剂量白皮杉醇组(0.96±0.21ng/mL、140.25±8.10ng/mL、0.42±0.02pg/mL、8.12±0.09ng/mL、9.10±0.46μg/L、4.12±0.23μg/L、3.46±0.15μg/L)(P<0.05)。

结论:白皮杉醇通过作用于Ang/Tie受体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新生血管的生成,有效保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的视网膜组织,且呈剂量依赖,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