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4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9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9 毫秒
41.
将多媒体引入到中医经典医著教学尚属开创性工作.我们于1999年5月对本校94级七年制班<伤寒论>阳明病三急下证、发黄证进行了多媒体组合教学初步尝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中医不同治法对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结扎致心肌缺血预 …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比较中医不同治法对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结扎致心肌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大鼠加冠状动脉结扎致心肌缺血模型,以加味桃核承气汤及拆方组成不同治疗,观察其对心肌缺血面积、心电图异律率、T波、术后2h存活率的影响。结果:中医治疗各组均能显著降低心肌缺血面积,提高存活率(P〈0.05,P〈0.01),尤以综合组明显。加味桃核承气汤组、综合组对心电图T波  相似文献   
43.
从<伤寒论>看张仲景的创造性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赛美 《新中医》2000,32(1):57-57
张仲景用创造性思维写成了《伤寒论》 ,本文就书中所体现的创造性思维特征略陈管见。1 《伤寒杂病论》成书创造性思维轨迹张仲景原序是《伤寒杂病论》成书过程、目的的真实写照 ,从中可以看到张仲景创造性思维的轨迹经历。准备期 :正如序中所言 :“感往昔之沦丧 ,伤横夭之莫救 ,乃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酝酿期 :张仲景从大量临床现状中观察到疗效不佳的原因在于守旧思想及医者敷衍的作风 ,因而做出“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 ,并平脉辨证 ,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的大胆尝试。明朗期 :《伤…  相似文献   
44.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之一,至今仍是所有中医医师提高临床疗效的法宝。在《伤寒论》课程开展思政建设,就是把“铁杆中医”的情怀融入课堂教学,坚守“经典为根、临床为本”,经典教学与临床实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经典之魅力,从骨子里喜欢中医,坚守临床是中医发展之源、立足之本,根植于临床实践培养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实践中诠释伤寒、运用伤寒、发扬伤寒,与时俱进,使之具有强大生命力,为推动中医经典理论发展与运用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5.
此团队坚定以“经典为根,临床为本”的课程建设理念,以构建贯穿中医人才发展全程的《伤寒论》六阶梯课程体系为核心,整合两个临床实践基地,拓展三个教学平台,创新四种教学方法,丰富五类教学资源,改革评价方式,建设教师、医师双师型优秀教师队伍,全方位促进经典课程改革,打造《伤寒论》金课。通过20多年的构建与实践,成效卓著。  相似文献   
46.
1病案实录欧某,女,56岁。初诊日期:2003年8月11日。患者于1个月前因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服用他巴唑,1周后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在当地某三甲医院查肝功能示:总胆红素(TB)200μmol/L,首先收入传染科治疗,后辗转内科、外科,病情继续恶化,TB升至317μmol/L,建议转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47.
降糖三黄片治疗代谢综合征及对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降脂降浊类中药治疗代谢综合征患者及对脂联素、瘦素以及游离脂肪酸的影响。方法:采用降糖三黄片(大黄、玄明粉、桂技、桃仁、黄芪等)治疗本病37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间及各组治疗前后各指标、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脂联素、瘦素以及游离脂肪酸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在LP、ADP、FFA水平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LP、FF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ADP水平均较前上升(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在TNF-α、IL-6、LP、ADP、FFA水平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降糖三黄片与拜糖平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疗效肯定,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炎症状态、脂肪源性细胞因子、调节血脂及其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加味桃核承气汤及不同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40只,除正常组20只外,其他大鼠均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加味桃核承气汤全方水煎剂及水提醇沉、正丁醇、乙酸乙酯不同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的影响,并与达美康对照,共治疗8周.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病变区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心肌细胞电镜显示达美康组最接近正常,其次是正丁醇组;治疗效果由优至劣依次为达美康组、正丁醇组、水提醇沉组、乙酸乙酯组、全方水煎剂组.结论加味桃核承气汤的正丁醇提取成分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9.
岭南温病学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岭南温病研究与临床》的研究成果及其对岭南温病学的贡献和影响,并从医家学术思想及文献整理、理论探讨、临床发挥、实验研究等多层面对近5年的岭南温病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岭南温病学今后的研究思路,宜跟踪社会需求,切入医疗主战场;融入“大温病学”概念,拓展温病学研究领域。与多学科汇通融合并建立长远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50.
<正>在快乐中学习,从学习中找到快乐,是学习的最佳境界。本人于2011年4月赴新加坡中医学院讲授《伤寒论》,一月的教学,时时处于快乐之中,书本"活",老师"活",同学"活",整一个"活生生"、"活泼泼"。现将心得与同道分享。1鲜活的案例此次赴新加坡,我们带去了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病区拍摄的临床教学查房视频,包括查房与讨论两部分。病案介绍电子版打印后交同学,人手一册,让其预习。一般安排在每次教学近尾时,进行视频案例讨论。首先针对病案提出辨治思路;观看查房视频后进行讨论;随后观看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