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中国医学   6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次“王琦讲堂”围绕变应性鼻炎的中西医治疗难点,对变应性鼻炎的合并症、发病学、病机学、主病主方及其化裁思路、疗效评价等展开讨论。王琦老师提出“三个观念”的转变和实施变应性鼻炎防治关口前移的目标;指出过敏体质和气虚体质是变应性鼻炎发生的特异因素和一般因素;分析了变应性鼻炎“素禀不耐,异气外侵,引发伏热,上干鼻窍”的病机要点;阐述了脱敏止嚏汤的制方思想和配伍特点及“1+3”的治疗策略和实施方法;介绍了适合变应性鼻炎名医门诊的病例报告、病例系列研究方法。通过讨论,大家明确了“从过敏病的诊断与治疗转向过敏人(即过敏体质)的辨识与调理”这一核心理念,学习领会了王琦老师论治变应性鼻炎的独特经验。  相似文献   
42.
43.
本次“王琦讲堂”围绕王琦老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及其并发症的医案展开讨论。王琦老师提出慢性前列腺炎“3+3+3+3+3”诊疗体系,即在“辨体-辨病-辨证”3辨诊疗模式下,重视泌尿系感染、盆腔疼痛、心理问题3方面临床特点,归纳出热毒蕴结、瘀血郁阻及瘀浊阻滞3个核心病机,分为早期、中期、后期3期进行论治,治疗以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味、复元活血汤及柴胡疏肝散3个主方为基础。大家在王琦老师的指导下,针对本案,从慢性前列腺炎的西医诊断、主病主方思想、用方用药特色、中医诊疗思路及慢性前列腺炎常见并发症的中医辨治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讨论,大家还学习到王琦老师在该病的处方用药方面善用经方、喜用药对、惯用专药、佐以适量温通之品等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4.
本文针对目前中医体质研究现状,提出基于现代应激理论研究中医体质内外环境适应性的意义在于:应激理论为中医体质学"心身构成论"和"环境制约论"研究提供新思路,为"体病相关"研究提供新方法,为"体质可调"研究提供新途径。文中还指出应激源的选择要符合体质特征、应激反应须鉴别体质与证候的反应态、应激轴生物学指标的筛选应有针对性等关于体质内外环境适应性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5.
本次“王琦讲堂”,大家基于脱敏消风汤治疗荨麻疹的医案,在王琦教授的启发下,讨论了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分析了王琦教授治疗该病的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主病主方的诊疗思路以及特色用药,探讨了荨麻疹治疗期间不忌口的原因以及临床治愈后防止复发的方法。同时王琦教授以治疗荨麻疹的医案为例启发学生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46.
本次王琦讲堂围绕“失眠”展开讨论,大家在王琦教授的讲解下,对失眠的范畴、失眠诊治的误区、失眠诊治的关键、主病主方思想等进行了探讨。首先,应正确认识失眠。失眠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病,也可以继发于其他疾病,明确病因、全面认识失眠非常重要。其次,诊治中,要突破传统辨证论治的局限,注重失眠“病”,抓住总病机“阴阳失交、营卫失和”。处方应紧扣病机(主病主方思想),而不是简单的安眠。,王老师师治疗失眠的主方为“交合安魂汤”,由夏枯草、清半夏、百合、苏叶组成。此外,还提到了失眠诊治中应关注的几点,比如抓主要伴发症、辨体质的重要性、辨不同人群失眠特点等。最后,王老师以临床科研方法结束了本次讨论,提出中医临床继承不能仍停留在老中医经验整理的阶段,而应借助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取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国内发表的中医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文献报道及发展趋势,为本领域科研人员提供参考。方法:以CNKI数据库为资料来源,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建国以来国内期刊收录的中医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文献进行分析,从发表年度、文献来源、文献类型、作者单位、基金资助等几方面进行统计,初步研究与分析本领域的科研状况。结果:截止至2011年12月31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890篇。文献数量从2000年以后呈快速增长趋势;发表文献10篇以上单位共8所,最多达到77篇;文献以临床研究报告为主,占62.36%;受各级科研基金资助文献占1.69%;文献被引用频次总体偏低,65.28%为零引用。结论:中医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尚有待加强。应在逐步提高文献报道数量的同时,着重于提升文献质量。  相似文献   
48.
中医学因人制宜的思想,落实到养生就是"因体施保"、"因人施养"。因此养生与预防也应根据不同的体质状态,实施个性化保健。《黄帝内经》中蕴含了大量的中医体质内容,文章从体质养生的依据、目的、核心理论等几个方面挖掘了《黄帝内经》中因人制宜养生思想的内涵,为体质养生和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9.
中医"治未病"作为预防保健的重要理念和手段,成为健康医学关注的焦点,"治未病"离不开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的建设。根据中医治未病的学术内涵、中医教育的特点,以及社会和行业对"治未病"人才的需求,提出:根据中医治未病的学术内涵,培养符合学科特点的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遵循中医教育模式特点,构建全方位中医治未病人才培养体系;争取国家和行业、社会的支持,搭建多维度的人才队伍平台。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