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51.
目前,克隆氏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本院1例患者于肾移植术11年后并发克隆氏病,给予病变肠段切除治疗,但最终因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2.
白及胶对体外培养兔胆管成纤维细胞形态及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蒨  李东华  李继坤 《河北中医》2007,29(8):752-753
目的 观察白及胶对成纤维细胞形态及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日本大耳白兔胆管成纤维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白及胶进行共同培养,在光镜下观察日本大耳白兔胆管成纤维细胞形态的改变,用MTT法比色法检测日本大耳白兔胆管成纤维细胞活性.结果 白及胶组成纤维细胞胞体较小,胞突少,多呈圆形,胞核较小.白及胶组0.1、1.0、10.0 mg/mL白及胶在作用72 h时成纤维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白及胶对日本大耳白兔胆管成纤维细胞形态的影响及白及胶对日本大耳白兔胆管成纤维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可能是白及胶防治日本大耳白兔腹腔粘连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3.
����θ���ܰͽ�ת�ƹ��ɼ�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61例有癌病人术后进行长期随访,对24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与137例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3、5年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 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淋巴、静脉侵犯有关,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8%和80.5%,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后者分别为96.1%和92.4%。结论 术前或术中正确评估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状态是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超选择动脉溶栓联合支架取栓(联合组)与支架取栓(支架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适用性。方法收集2016-01—2017-03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AIS患者,联合组25例,支架组15例,观察2组NIHSS评分、GCS评分变化情况,脑血管再通情况、并发症情况、90d内病死率、90d后改良mRs评分。结果AIS患者行支架取栓治疗再通率达100%,行穿刺到血管再通时间联合组明显长于支架组(Z=-3.670,P=0.000),支架组术后第1天病情好转情况,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49,P=0.080),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16,P=0.129),联合组术后病情好转情况,GC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49,P=0.005),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63,P=0.004)。2组术后7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2),90d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3),90d预后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1.00)。结论超选择动脉溶栓联合支架取栓与支架取栓均可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支架取栓对于治疗大动脉血管闭塞再通率高;短期内联合治疗相比支架取栓能够更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病情,但2组治疗方案长期预后情况无差异。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研究含膳食纤维(DF)的EN对于胃癌病人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60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TPN组和EN组,EN组再分为要素膳EN组(百普素组)和含膳食纤维EN组(能全力组),每组20例.试验周期为7 d.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支持1周.检测术前和术后第8天病人的体质量、血清ALB、TF和累计氮平衡等营养指标,并同时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IL-2受体)和NK细胞等细胞免疫指标以及IgG、IgM、IgA、补体C3、C4、CH50和CRP等体液免疫指标. 结果: 三组病人术后第8天体质量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01),组间无差异.三组病人血清ALB水平术后第8天均明显下降,但EN组较TPN组下降幅度小(P<0.05).累计7 d氮平衡TPN组为-(23.4±10.3) g,百普素组为-(24.14±15.36) g,能全力组为-(23.66±13.44) g,组间无明显差异.EN组CD3、CD4、CRP和IgM水平明显提高;TPN组NK细胞水平明显下降,而IgA水平明显升高. 结论: 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进行EN是安全、可行、有效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术后病人肠道功能及早恢复.EN支持对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和细胞免疫功能方面优于TPN.  相似文献   
56.
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肝转移作为最常见的转移途径之一,尚缺乏有效的预测、评估指标,本文即探讨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与其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比较术后2年发生肝转移107例Dukes B或C期结直肠癌患者与术后2年无肝转移100例患者的血清CEA水平、分析病理切片分化级别、转移淋巴结、淋巴管侵袭以及静脉侵袭的情况。结果:发生肝转移患者远距离淋巴结转移、淋巴管侵袭及镜下静脉侵袭发生率升高,术后CEA持续升高,与无肝转移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中未发现肝转移但有远距离淋巴结转移、淋巴管侵袭或镜下静脉侵袭以及术后CEA持续升高,预示发生肝转移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57.
本文报告灯盏乙素治疗脑血栓形成20例,经过两个疗程以上的观察,有效率达80%。除个别有局部(注射部位)微痛外,未见其他反应。9个病例还作了治疗前后的脑电图检查,表明临床的改善与脑电图的改善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58.
目的:进一步认识大承气汤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机理。方法:采用胰管内逆行注入牛磺胆酸钠方法造成大鼠急性重型胰腺炎模型,造模后用大承气汤、生理盐水进行治疗,观察造模治疗后12h、14h动物血清中CD11a/CD18、淀粉酶及胰腺组织中TNF含量的变化和胰腺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应用大承气汤治疗组的大鼠血中的可溶性CD11a/CD18表达胰腺组织中的TNF含量、胰腺组织病理损害程度、胰酶血症的水平均较生理盐水治疗组明显下降或减轻。结论:认为大承气汤治疗急性重型胰腺炎的机理可能不仅在于其能促进胰酶的排出,还与其减少粘附分子CD11a/CD18的表达,减少胰腺组织中PMNs的浸润程度,进而减轻了胰腺组织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9.
细菌性腹膜炎家兔急性期反应蛋白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细菌性腹膜炎家兔血浆中几种急性期反应蛋白进行动态观察及与体温和内毒素的关系。 方法 :将 2ml细菌混悬液 (2 .4× 10 8个 /ml)、2ml自体全血和 6ml生理盐水混匀 ,对家免腹腔注射 ,分别于造模前及造模后 1、2、4、8、2 4、32、48、72h观察不同时相家兔体温和外周血中内毒素及 7个急性期反应蛋白的变化。 结果 :体温于造模后 2h明显上升 ,8h达高峰 ,最高为 41 3℃ ,之后逐渐下降 ,72h接近正常水平。模型死亡率为 2 7 2 7%。血浆内毒素在造模后 72h内出现两个高峰 ,分别在 2h和 32h。血浆α2 巨球蛋白和转铁蛋白造模后即开始下降 ,72h内出现两次低谷。纤维连接蛋白在原有水平上下波动。α 酸性糖蛋白、C 反应蛋白、铜蓝蛋白和触珠蛋白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 ,72h内出现两个升高的峰。 结论 :触珠蛋白可以作为临床诊断感染、观察病程和判断预后的最敏感的生化指标。C 反应蛋白是急性期反应蛋白中变化最早的一种 ,有助于临床炎症的早期诊断和预测感染并发症  相似文献   
60.
目的:在于探讨大黄酸是否对肿瘤坏死因子作用下的胰腺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方法:观察大黄酸对肿瘤坏死因子作用条件下体外培养的大鼠胰腺细胞的细胞活率.培养上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淀粉酶(AMY)和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水平的影响.并进行了胰腺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大黄酸可提高相应肿瘤坏死因子浓度下的胰腺细胞的细胞活率,降低培养上清中LDH、AMY和NAG的水平。结论:大黄酸对肿瘤坏死因子所致胰腺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