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3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7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细胞角蛋白(CK)是中间丝蛋白的主要组成成份,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随细胞类型和分化程度不同而表达类型有差异.根据其分子量(MW)和等电点不同分为两型[1],Ⅰ型为酸性,MW为40~64kd,包括编号9~20(K9~K20)的角蛋白多肽,Ⅱ型为中性或碱性,MW为52~68kd,包括编号1~8(K1~K8)的角蛋白多肽.通常CK在上皮中以 "角蛋白对"的形式表达,角蛋白对由一个Ⅰ型角蛋白分子和比其大8kd的Ⅱ型角蛋白分子构成.CK具有高度的细胞和组织特异性.近来发现口腔粘膜癌前病变和癌中的CK发生了改变 ,本文对这种变化及其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2.
研究不同时段鼠颊囊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的活性变化规律。并分析了GPx清除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作用效能。结果显示:SOD组早期(8h)GPx活性明显下降,但MDA含量却未增高;模型组8h-3d时GPx活性正常,但8h时GPx清除MDA的效能却明显降低,上述结果提示;外源性SOD可能具有代替CPx清除,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口腔粘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I型单纯疱疹病毒UL30基因片段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与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I)UL30基因片段杂交的寡苷酸探针,对4例未转移浸润癌,4例转移浸润癌及其转移淋巴结组织进行了杂交研究,结果发现:(1)有4例未转移浸润癌,3例转移浸润癌及其转移淋巴结组织交分别阳性,但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2)UL30基因片段主要位于肿瘤上皮细胞胞浆;(3)UL30基因片段在肿瘤浸润和转移的过程持续存在肿瘤上皮细胞中;(4)存在HSV-I基因片段的组织均无HSV  相似文献   
44.
血小板作为血液中最小的细胞,近年来因其多种生物活性的揭示,引起了医学界对血小板在多种疾病发生、发展中作用的重视。复发性口疮(ROU)病理上主要表现为微小血管的非特异性炎变。日本学者安滕报道ROU和白塞氏病(BD)患者均以血管炎症及小静脉血栓为主,推测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小板是凝血系  相似文献   
45.
口臭     
口臭是指口腔内经常呼出带有各种异味的气体。它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可以影响人的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也常使患者感到精神上的压力,形成一种多疑或自卑的心理状态,久之则造成严重的孤癖感。偶尔在某些精神病态中还可出现口臭幻觉,如有的癫痫病人在发作前有自觉口臭的先兆征候。因此,有必要分析口臭的原因,讨论有关防治的问题。一、口臭的原因1.口腔卫生不良和口腔疾病引起的口臭口臭最常见的原因是口腔卫生不良,特别是吸烟者和牙结石形成快的人,口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6.
本文原名“牙周病过程”,作者用“过程”一词来表示牙周病发生与发展中的一系列变化。文中综述了近年来的有关研究成果,对于细菌在牙周病发病过程各个阶段中的作用给予重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47.
部位、发生率黄色、绿色和桔色着色是由于菌斑内产色细菌的作用再加上口腔卫生不良(Sutcliffe 1967),这种着色最常见于儿童,主要位于上颌牙颊面(Leung 1950)。乳牙列也常见到位于龈缘的黑色或深棕色薄膜,此深色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口腔粘膜癌前损害和口腔鳞癌患者以及正常人的口腔白色念珠菌分离株的磷脂酶活性。方法: 应用蛋黄培养基沉淀环面积测量法,研究来自于口腔粘膜癌前损害(21株)、口腔鳞癌(15株)患者以及正常人(19 株)共55株白色念珠菌的磷脂酶活性大小。结果:虽然口腔癌前损害组的沉淀环面积平均值较正常对照组为高, 但却无统计学差异;而口腔鳞癌组白色念珠菌的值较口腔癌前损害及正常对照组均小(P<0105),说明口腔鳞癌组分离株的磷脂酶活性较口腔癌前损害组及正常对照组高。结论:在口腔癌前损害和鳞癌患者口腔中的白色念珠菌分离株具有不同的毒力学特点,提示白色念珠菌在这两种具有关联性的疾病中所起的作用可能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49.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唾液中亚硝酸根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口腔扁平苔藓 (OLP)患者唾液中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示波极谱法测定了 6 0例OLP患者 (糜烂型 30例、光滑型 30例 )唾液中NO2 -浓度 ,按性别及年龄 2∶1配对 ,同期收集 30例健康志愿者唾液为对照组。并以浓度Χ唾液流量计算唾液NO2 -产出。结果 :所得数据表明 :糜烂型OLP组唾液NO2 -浓度 2 2 .6 9± 15 .0 3μmol/L ,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10 .74± 7.98μmol/L) (P <0 .0 5 )与光滑型OLP组 (11.5 5± 6 .5 2 μmol/L) ,P <0 .0 0 2。结论 :本研究中发现OLP患者唾液NO2 -水平上调 ,这种差异主要在于糜烂型OLP患者。推论NO可能在OLP发病及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NO在OLP发病及发展中的作用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50.
的 研究健康人和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口腔白色念珠菌分离株的颊细胞粘附力。方法 应用颊细胞粘 附实验法,比较来自于健康人(26株)、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62株)以及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24株)共 112株白色念珠菌对人颊细胞粘附力的大小。结果 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组的白色念珠菌分离株的平均粘附 数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说明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组白色念珠菌分离株的颊细胞粘附力高于健康对照 组。结论 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组的白色念珠菌分离株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具有不同的毒性特征,白色念珠 菌与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发生发展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