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3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7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干扰素(IFN)是由IFN诱生剂诱导有关生物细胞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诱生蛋白,能影响机体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参与机体的免疫调控。IFN—γ的产生反应了细胞供者的免疫状态。我们对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及健康对照成人血清总IFN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PHA诱生IFN—γ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发现,OLP组血清IFN与诱生IFN—γ呈正相关性(p<0.05)。推测IFN—γ增高诱导角朊细胞表达HLA—Ⅱ类抗原,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的毒性,在OLP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p53基因突变的外显子分布特征陈谦明,李秉琦,杨光华等。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6;12(4)246采用银染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分析方法对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p53基因5~8号外...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举办的第三届牙科预防保健训练班于今年五月十五日至六月二十八日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槟榔屿和吉隆坡)召开,到会的有18个国家和地区的25名代表。北京医学院杨是同志和笔者参加了这次训练班。训练班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开展牙科预防保健工作的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在口腔黏膜癌前损害及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的表达.方法 选取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单纯增生及轻、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和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及其相应转移淋巴结石蜡组织标本共55例,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组织原位杂交检测Cyclin D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yclin D1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和上皮单纯增生中无过表达,在上皮异常增生组织和浸润癌中出现Cyclin D1过表达并随病程演进而逐渐增强;随机抽取用于组织原位杂交研究的14例组织中Cyclin D1 mRNA的表达规律与Cyclin D1蛋白表达规律一致.结论 Cyclin D1的过表达与口腔黏膜癌前损害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5.
1.超氧自由基 1.1 什么是自由基 自由基(Ferr Radical FR)是指具有不配对电子的分子、原子、离子或原子团。超氧自由基(Superoxide Radical)是活性氧的一种。是指氧分子得到—个单电子后的还原产物。  相似文献   
16.
<正> 本文续上篇“口腔扁平苔藓细胞免疫学研究进展,进一步综述近年来关于该病细胞免疫发病机理研究的新动向。一、口腔扁平苔藓(OLP)病变局部细胞介导的免疫性损伤发病机理及证据:主要承担着介导细胞免疫反应的T淋巴细胞亚群在OLP病损局部为主要浸润细胞,其数量、分布及亚群比例在病变局部、病程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等大疱性疾病在临床上不常见,但二者的治疗和预后明显不同,对二者的鉴别诊断尤为重要。活检对于鉴别天疱疮和类天疱疮有决定性意义[1]。通常切取完整的水疱及其周围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诊断寻常型天疱疮有较高的准确性[2],但诊断良性粘膜类天疱...  相似文献   
18.
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中心体的扩增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中心体的状况,探讨中心体的异常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正常口腔黏膜(12例)、轻度上皮异常增生(2例)、中度上皮异常增生(8例)、重度上皮异常增生(12例),口腔高分化鳞癌(10例)、中分化鳞癌(15例)、低分化鳞癌(7例)的石蜡包埋组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双重染色(γ-微管蛋白单克隆抗体及细胞角蛋白多克隆抗体)显示上皮细胞中的中心体,分析其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及在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正常口腔黏膜上皮表现为大小数目正常的中心体,但在72·73%(16/22)的上皮异常增生及84·38%(27/32)OSCC组织中观察到部分上皮或肿瘤细胞中出现异常中心体,表现为中心体直径的增加或数目的增多。具有异常中心体的细胞数目随上皮异常增生程度的增加及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加,二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中心体的扩增是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早期事件并与口腔癌发生发展进程有关,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细胞形态学改变与中心体扩增之间可能存在直接机制上的联系。从调控中心体循环入手治疗口腔癌前病损及OSCC,有可能成为口腔癌预防和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卡介苗多糖核酸局部治疗顽固性糜烂型OLP预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试用卡介苗多糖核酸(BCGPSN)局部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LP),拟通过较高的药物浓度来直接调节局部免疫,以期获得更好更持久的疗效。本文仅对预试验疗效趋势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5例顽固性糜烂型OLP患者,用BCGPSN注射液行病损基底封闭,0.25~0.5ml/次,隔日1次,注射1~6次,观察其初步疗效及可能的不良反应。结果:经过1~6次治疗,有13例患者的局部病损愈合,在治疗完成后15d和30d,各有1例复发,仅有1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用BCGPSN基底封闭治疗顽固性糜烂型OLP有一定疗效趋势和可行性,但尚需进行正规的临床试验来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20.
白细胞介素2(IL-2),原名T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由T淋巴细胞产生的免疫调节因子。通过与细胞膜上高亲和力的特异性IL-2受体相互作用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IL-2具有广谱的免疫增强活性,在免疫应答,免疫监视和自身稳定中均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口腔扁平苔癣(OLP)病变的发生与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