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抑郁障碍和人格障碍共病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与轴Ⅱ人格障碍的共病情况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DSM-IV定式临床会谈量表(SCID-Ⅱ)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102例抑郁障碍患者进行评估,并与102例正常人群对照。结果抑郁障碍与回避型、强迫型以及消极型人格障碍共病率分别为32.3%、29.4%、22.5%。抑郁障碍患者父母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因子分别为45.43±8.34、46.92±10.21、17.98±5.64、13.93±4.81、10.53±3.72、13.98±4.18,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抑郁障碍与回避型、强迫型以及消极型人格障碍关系密切,父母不良的养育方式与抑郁障碍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2.
全程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全程综合性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药物组各58例,其中脱落7例。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干预组同时接受全程综合干预措施1年。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分别于入组时及干预结束时进行评估。结果:入组时,两组所有量表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干预结束时,干预组的BPRS、NOSIE-30中的总消极因素及SDSS评分均明显低于药物组;而NOSIE-30总分、总积极因素及GQOLI评分均明显高于药物组。结论:全程综合性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温射频消融术及手术+缝线包扎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疗效。方法:低温射频消融探头在耳廓假性囊肿下端开窗,触及各壁组织反复操作,高能磁铁局部压迫;手术+缝线包扎术于囊肿隆起处下后方做弧形切口,去除软骨前、后壁,在3,6,9,12点处贯穿缝合,放置纱球,对应打结。并比较2种方法治疗效果。结果:低温射频消融组治愈率92%,手术+缝线包扎组治愈率94%,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方法均为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有效方法,但低温射频消融术操作相对简单,患者无需住院,较手术切除更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hith effusiom,OME)是引起婴幼儿听力障碍最常见原因之一。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当急性OME未得到及时而恰当的治疗时,可能转化为慢性OME而迁延不愈。为探讨鼓膜切开加置管,对中耳功能的影响,我院自2008年应用耳内镜系统进行了31例(38耳)的临床观察,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带状疱疹的疗效优势。方法将入组的60例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组31例和西药组29例,经积极治疗后评价疗效,对比组间差异。结果中西药结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0.3%,西药组治疗有效率为82.8%,二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耳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混合痔是肛肠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最流行的方式为骶管麻醉下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1];但很多患者术后因神经传导受阻、会阴部肌肉收缩无力导致排尿功能障碍,甚至尿潴留,需留置尿管,且易出现尿道损伤,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创伤和痛苦[2]。虽然有部分患者术后口服药物治疗如宁泌泰、坦洛新胶囊等,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起效慢、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3]。本文分析了电针治疗在PPH围手术期的作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PPH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应用经导管血管栓塞脾动脉分支和末梢血管,使脾实质发生缺血性梗死,随后机化和萎缩,可起到削弱脾脏破坏过量血细胞、消除脾功能亢进的作用,并有显著减少门静脉血量、使门静脉压力下降、预防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作用^[1]。但脾动脉部分被栓塞后,引起血性梗死,坏死物质被机体吸收,必然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为了减轻不良反应,我院自1998年以来对部分脾栓塞术患者进行了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腰椎骨关节炎(LOA)属于腰椎退行性疾病,该病发生在腰椎小关节,又称为腰椎小关节炎、腰椎小关节综合症、腰椎小关节病~([1]),其病理特征是腰椎小关节软骨变性、软骨下骨骨质再生、软骨的退行性变,是骨关节炎中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在中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机率大大增高。研究表明,60岁以上的人群中,50%人群在X线片上有骨性关节炎表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心肌桥松解术的手术配合。方法2008年4~8月,对4例冠脉动脉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心肌松解术,采用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一样的暴露方法,锐性切开心肌桥上的心肌组织。结果4例心肌桥松解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心肌缺血症状消失,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改善,术后3个月冠脉造影显示心肌桥消失。结论对于病情严重的心肌桥狭窄50%患者,应该积极干预治疗。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心肌松解术效果好,术中更易寻找冠脉,减少对冠脉的损伤,术后心肌桥保护更好,手术效果切实。术中密切观察病情进展,做好术中保温,预防心律紊乱,保持循环稳定等全程护理是促进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本病是少见的能治疗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铜沉积在肝、脑、肾、角膜等组织,由此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