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0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219篇
内科学   115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科学   192篇
综合类   554篇
预防医学   289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61篇
  1篇
中国医学   159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覃谦  李洪  王力斌  李君久 《中国医药》2008,3(5):293-294
目的介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3种不同胰-肠吻合法预防胰-肠吻合口瘘的经验。方法我院33例患者采用Child式套入(Ⅰ组)、Child式套入加捆扎法(Ⅱ组)和彭氏捆绑法(Ⅲ组)3种不同的胰-肠吻合方法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吻合术。结果3组患者均无胰瘘发生。Ⅰ组1例患者因术后18d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Ⅱ组1例并发吻合口输出袢不完全性肠梗阻,保守治疗3周后痊愈,采用保留胃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暂时性胃排空障碍2例;Ⅲ组1例术后因反复发生癫痫而放弃治疗,采用PPPD术并发暂时性胃排空障碍1例。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不管选择哪种胰-肠吻合方法,降低胰瘘的发生率主要取决于术者对残胰端的吻合缝合技术,而彭氏捆绑法更具有操作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静脉滴注联合二甲双胍口服,疗程8周;对照组给予甘草酸单钾盐片和益肝灵片口服,疗程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血糖的变化情况和B型超声的声像图表现.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AST、GG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清TG、TC、LDL-C水平均有明显下降,B型超声的声像图表现明显改善.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3.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主任委员李淑媛女士谈到:醋在日常生活中也大有可为。醋作为调味品,可正味品、去腥、保鲜、增香。吃饭时,调点醋,能开胃、助消化,醋还能除腻、解酒、消除疲劳——最初醋是作为调味品出现在历史的舞台,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它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逐渐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84.
42例麻醉期间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与救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麻醉期间心跳、呼吸骤停的常见原因与抢救方案.方法 对麻醉期间42例患者心跳、呼吸骤停的可能原因和复苏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跳、呼吸骤停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缺氧(19.1%),失血性休克、低血压(16.7%),高血压心肌缺血(11.9%),迷走神经反射(9.5%),低血钾(7.1%);42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12例早期死亡,30例心脏复苏,24例脑复苏未留任何后遗症,抢救成功率为57.1%;在抢救过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18例,呼吸衰竭7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4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结论 麻醉期间缺氧和大出血是心跳、呼吸骤停的重要原因,正确的复苏方法加上并发症的防治可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85.
糖尿病人控制血糖首要平衡膳食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有数千万患者被罩在糖网中,一直作为不愈之症困扰着广大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又呈上升趋势,并趋向年轻化。糖尿病患者在常规医疗和药物治疗基础上,食疗是治疗的首要因素。但是,令人烦恼的是,糖尿病人最感到困惑的就是吃什么7怎么吃?临床医生往往从医理上计算应该少吃,并开列了许多忌口禁吃的食品名单,结果糖尿病人必须在几十年漫长的生病生涯中.以不增加血糖.控制总热量为原则.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  相似文献   
86.
目的;获得JEV E蛋白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在E.coli中高效表达.方法:参照GeneBank中的日本乙型脑炎病毒SA14-14株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法扩增E基因全长,克隆至PUCm-T载体,经测序证实后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化入BL21(DE3),IPTG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PCR和核酸序列分析表明,扩增出了JEV E蛋白基因全长1500bp,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a/JEV E,SDS-PAGE分析显示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表达量占总菌体蛋白的35%.结论: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JEV E蛋白,为ELISA早期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和E蛋白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7.
目的心电图负荷测验中R波振幅变化与ST段压低的比较。方法对174例运动测验采用R波振幅变化的标准,并与ST段标准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R、△RST、ΣR标准在冠心病及可疑冠心病组的阳性率和在正常组的阴性率均高于ST段标准。结论当其分别与ST段标准结合时,可显著提高冠心病的阳性检出率和正常组的阴性符合率。  相似文献   
88.
不同麻醉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两种麻醉方式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氧代谢变化情况的对比观察,探讨异丙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方式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将30例ASAⅠ-Ⅱ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5例为气管插管全麻组,B组15例为异丙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组。两组均在局麻下行左侧桡动脉穿剌和右颈内静脉穿剌置漂浮导管。A组以咪唑安定5mg、依托咪酯0.1-0.3mg/kg、维库溴胺0.1mg/kg、芬太尼2-4μg/kg诱导插管,泵注异丙酚,间断给予维库溴铵、芬太尼维持麻醉平稳。B组择L2-3椎间隙硬膜外穿剌,针内针推注重比重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10mg,留置硬膜外管备用,调整麻醉平面至T6水平,泵注异丙酚至患者意识消失即开始手术。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气腹后10、30、60min、术毕放气腹后15min抽取桡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同时记录两组各时点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肺动脉压(PAP)、肺动脉楔压(PCWP)、心排量(CO)、外周血管阻力(SVR)、气腹时间、不良反应,计算两组各时点的氧供(DO2)、氧需(VO2)及氧摄取率(ERO2)。结果两组患者DO2、VO2及ERO2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基础值比较,两组麻醉后及气腹过程中VO2、ERO2均显著降低(P〈0.05);B组术毕停气腹15min后VO2、ERO2均恢复至麻醉前水平。A组患者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气腹过程中较麻醉前均有所增加,且术后15min未能恢复至麻醉前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后及气腹过程中PaCO2较麻醉前明显增高(P〈0.05),气腹后30min比A组高(P〈0.05),术毕15min下降至麻醉前水平。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应用于ASAⅠ-Ⅱ级患者的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均满意。异丙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操作更简便,术后恢复较快,但气腹过程中有高碳酸血症风险,术中应加强监测和麻醉管理。  相似文献   
89.
李洪  高国绪 《新中医》2007,39(3):3-3
笔者根据《严氏济生方》苍耳子散、辛夷散化裁,自拟鼻炎汤治疗鼻炎、鼻窦炎,临床屡获佳效,兹介绍如下。方药组成与用法苍耳子15g,辛夷、牛蒡子、白芷、防风、蔓荆子各12g,薄荷(后下)10g,甘草6g。加减:舌红、苔黄,脉浮数为风热,加金银花、连翘、桑叶;热甚加黄芩、栀子;舌淡红、苔白,脉浮紧为风寒,加羌活、藁本、荆芥;头痛甚加细辛、川芎。水煎服,每天1剂。病情减轻后可以本方研末为散剂,每次10g,开水冲服,每天3次。  相似文献   
90.
SLED与CVVH血液动力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LED)与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在重症肾衰竭患者治疗中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采用前瞻开放设计,交叉对照方法,以清洗期12~24h,20例重症肾衰竭患者分别被随机施以SLED和CVVH治疗10h,治疗全程每小时记录平均动脉压、心率、超滤率,记录一过性低血压的发生情况、血管活性药和胶体的使用情况。结果CVVH组平均超滤率(0.262±0.296)L/h,总超滤平均每例(3.296±1.953)L,平均动脉压(102.760±19.494)mmHg,平均心率(89.550±21.203)次/min,一过性低血压发生率16/20;SLED组平均超滤率(0.420±0.333)h,总超滤平均每例(5.403±2.956)L,平均动脉压101.438±19.331,平均心率97.705±21.799,一过性低血压发生率15/20;SNK方差分析显示SLED组每小时超滤率、总超滤率、心率比CVVH组显著增高(P<0.01);但两组治疗之间MAP无差异(P>0.01)。结论SLED在重症肾衰竭患者治疗中血液动力学像CVVH一样稳定,甚至在总超滤量明显大于CVVH时也未明显增多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