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2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报告巨块型肺癌23例的外科治疗,肿块直径大于6cm,最大为15cm。临床分期:Ⅱ期8例,Ⅲ期8例,Ⅳ期7例。手术切除15例,切除率65.2%;全肺切除2例,肺叶切除13例。随访1年生存40%,3年生存20%。对肺癌的流行趋势已有所认识,对有肺癌高危因素者应警惕。本组报告旨在扩大手术适应  相似文献   
62.
<正> 糖尿病的病因至今尚未阐明,目前主要趋向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及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为糖尿病的基本发病原理。为了探讨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原理,对健康人及糖尿病患者分别测定空腹血浆皮质醇、  相似文献   
63.
本文报告用~(125)Ⅰ放射免疫法对19例病毒性心肌炎进行了血清肌红蛋白测定,结果12例增高,7例低于正常范围。初步认为~(125)Ⅰ放射免疫测定血清 Mb含量做为辅助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有一定价值。文中着重对血清肌红蛋白增高的原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4.
糖尿病的病因至今尚未阐明,目前主要趋向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及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为糖尿病的基本发病原理。为了探讨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原理,对健康人及糖尿病患者分别测定空腹血浆皮质醇、胰岛素(放射免疫测定法)及血糖水平(福一吴氏法),发现23例糖尿病患者中,有17例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23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水平的均值亦高于正常;皮质醇水平高于正常;而血糖水平不随皮质醇分泌的昼夜波动规律而波动。  相似文献   
65.
本文报告53例正常妊娠血清、100例羊水、44例脐带血的甲胎蛋白(AFP)测定和4例畸形胎儿羊水AFP测定结果。表明:正常母血AFP在妊娠3个月末开始出现,至27~30周达高峰,34周始下降,40周达最低值;羊水中AFP值16周后达高峰,20周开始下降,足月降至最低值;脐带血中AFP仅能代表新生儿水平。无脑畸形、脑脊膜膨出病例羊水中AFP呈明显高值。初步认为,测定妊娠母血及羊水中AFP对予测某些胎儿畸形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目前临床上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处理仍存在争议。因此,本文旨在评估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切除手术(UGVAE)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使用UGVAE诊断的89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定期进行术后乳腺影像学随访的33例患者,其中8例患者被诊断为双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随访时间为14~50个月,平均25.7个月。所有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均远离皮肤,病灶直径为2.4~20 mm,平均9 mm,乳腺影像评估系统(BI-RADS)诊断为BI-RADS 2~4a级别,使用真空辅助切除手术(VAE)完全切除。所有的真空辅助切除手术均在12 mHz线性高频探头超声引导下,使用8G真空辅助活检针完成。结果 本研究随访的乳头状瘤直径均<20 mm,且大多数乳腺乳头状瘤患者无症状(19/33,57.6%),当超声图像上乳腺乳头状病变的大小超过10 mm时,活检后病理诊断可能为乳头状瘤伴有不典型增生。VAE术后乳头状瘤即使未进行扩大切除,复发率也很低。结论 对于直径小于20 mm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包括存在不典型增生的乳头状瘤,真空辅助切除手术可以完全切除,诊断准确,复发率低。经真空辅助切除手术诊断的乳头状瘤不需要进行扩大切除,影像学随访即可。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血管浸润(BVI)和淋巴管浸润(LVI)所发生的不同程度的表达及其与NSCL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常规HE切片在光镜下从低倍镜到高倍镜全面观察切片,对116例NSCLC标本的BVI和LVI表达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内在联系。结果:NSCLC组BVI和LVI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8%和31.9%,血管浸润和淋巴管浸润与NSCLC患者病理类型、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大小以及患者年龄、性别无关;各术后TNM分期的BVI发生比较:Ⅰ期与Ⅲ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术后TNM分期的LVI发生比较:Ⅰ期∶Ⅱ期、Ⅰ期∶Ⅲ期LVI的发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N分期的BVI比较:0组∶1~3组、0组∶2组BVI的发生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N分期的LVI比较:0组∶1~3组、0组∶2组LVI的发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管浸润、淋巴管浸润与淋巴结转移及术后TNM的高分期密切相关,对NSCLC临床病理学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
周婕  何伟星  韩国栋  陈贵全  李洪胜 《广东医学》2014,35(15):2390-2392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乳腺癌患者12例,诊断年龄为54~74岁,平均(61.5±6.39)岁,其中10例进行了单纯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例行单纯乳房切除术+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1例在诊断时已经出现远处转移,进行姑息性手术.根据临床分期,4例为Ⅱ期,7例为Ⅲ期,1例为Ⅳ期.所有患者均无癌症家族史或男性乳腺癌高危因素.结论 男性乳腺癌表现为散发性,且发病率很低.个体化治疗,包括手术治疗,辅助化、放疗及内分泌治疗,有助于提高总生存率.男性单侧乳腺肿物应高度怀疑为乳腺癌,及早就医,以获得最恰当的治疗.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后老年患者拔除尿管不同时间对排尿成功率的影响,以寻求拔除尿管适合的时间,提高排尿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将62例开胸手术后留置尿管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术后第1天给予拔除尿管;观察组采取术后第1天开始定时夹闭尿管,锻炼膀胱功能23天后予拔除尿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排尿成功率。结果对照组拔除尿管后自然排尿成功19例,诱导排尿成功9例,需要再次导尿的患者3例;观察组自然排尿成功29例,诱导排尿成功2例,无一例需再次导尿,两组差异明显(p<0.01)。结论排除导致尿道受阻及排尿困难疾病的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留置尿管,应延长膀胱功能锻炼时间,在术后23天后予拔除尿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排尿成功率。结果对照组拔除尿管后自然排尿成功19例,诱导排尿成功9例,需要再次导尿的患者3例;观察组自然排尿成功29例,诱导排尿成功2例,无一例需再次导尿,两组差异明显(p<0.01)。结论排除导致尿道受阻及排尿困难疾病的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留置尿管,应延长膀胱功能锻炼时间,在术后23天拔除尿管最合适,不宜太早。掌握适时拔除尿管时间,可减轻患者再次导尿的痛苦和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