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1.
目的比较普通与骨质疏松专长放射科医师X线胸部侧位像的椎体骨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216例50~95岁住院女患者胸部侧位像的椎体X线表现,将获得ISCD证书的放射科医师的评阅结果与既往普通放射科医师的报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比较不同年龄组的椎体骨折情况。结果 (1)既往普通放射科医师报告椎体脆性骨折98例,椎体骨折率为3.0%,报告中均未进行椎体骨折的分度诊断。获得ISCD证书的放射科医师诊断椎体脆性骨折数为374例576椎,椎体骨折率为11.6%,其中1个椎体骨折252例,2个椎体骨折81例,≥3个以上椎体骨折41例;576骨折椎中,轻度132椎(23.0%)、中度226椎(39.2%)、重度218椎(37.8%);获得ISCD证书的放射科医师诊断椎体脆性骨折显著高于普通放射科医师(P0.01)。(2)50~59岁椎体骨折率为4.3%,60~69岁椎体骨折率为11.1%,70岁以上椎体骨折率为25.8%,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50岁女性中,椎体骨折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普通放射科医师诊断形态学椎体骨折漏诊率高,经过骨质疏松知识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椎体骨折诊断率。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在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坐骨神经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病变组42个突出椎间盘标本取自42例因腰椎间盘突出并具有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症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包括突起型12例,破裂型15例,游离型15例,取材部位为紧贴神经根突入椎管的椎间盘组织(A部位)和椎间隙内残存的椎间盘组织(B部位)。对照组5个标本取自1例新鲜年轻尸体的L1~S1椎间盘组织,取材部位为椎间盘边缘(A部位)和中央髓核(B部位)。术前对所有患者的坐骨神经痛严重程度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应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标本中COX-2和PGE2的含量。结果 COX-2和PGE2在腰椎间盘突出组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突出组A部位COX-2和PGE2的含量从突起型到→破裂型→游离型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突出组A部位COX-2和PGE2的含量要高于B部位(P0.01);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COX-2和PGE2的含量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0.863,P0.01);PGE2的含量与患者坐骨神经痛的VAS评分存在明显相关性(r=0.848,P0.01)。结论 COX-2与PGE2的含量密切相关,并参与对PGE2表达的调控;PGE2的含量与坐骨神经痛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3.
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防治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近年来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研究进展作 一综述,主要包括流行病学、危险因素、风险评估、外科治疗以及药物治疗方面进展,特别是外科治疗中如何选择合理的内固定植入物以及抗骨质疏松药物对提高骨密度和降低髋部骨折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背景:临床上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通用指标:脆性骨折或骨密度 T ≤-2.5标准差,只要满足一个条件即可作出骨质疏松的诊断。在做骨密度检查时同时进行椎体骨折评估,可以避免单一因素的评判造成骨质疏松症的漏诊,有利于提高骨质疏松的诊断率。目的:评估骨密度结合椎体骨折对骨质疏松症临床诊断率的影响。方法:对217例年龄≥50岁的绝经后女性患者行髋部骨密度检测,同时进行椎体骨折评估,比较单纯依靠骨密度检查与骨密度结合椎体骨折评估对骨质疏松的诊断率的影响,同时探讨骨密度对椎体骨折率的影响。结果与结论:92例骨密度T ≤-2.5,达到骨质疏松诊断阈值,占42.4%;102例骨密度-1〉 T 〉-2.5,为低骨量,占47.0%;23例骨密度在正常范围,骨密度T〉-1,占10.6%。158例无椎体骨折;59例(27.2%)椎体骨折,101个骨折椎。骨密度T〉-2.5的患者椎体骨折率为21.6%,骨密度T ≤-2.5的患者椎体骨折率34.8%,两组骨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骨密度结合椎体骨折评估的骨质疏松诊断率为54.8%,比单纯依靠骨密度检查,骨质疏松诊断率提高12.4%(P=0.01)。说明绝经后女性做骨密度检测的同时进行椎体骨折评估可以提高骨质疏松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突出腰椎间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62个突出椎间盘标本取自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包括突起型22个,破裂型20个,游离型20个。取材部位分别为突出组织或游离组织(A部位)和椎间隙残余髓核组织(B部位)。对照组取自4例新鲜年轻尸体的L3/4、L4/5及L5/S1椎间盘组织共12个标本,取材部位为椎间盘边缘(A部位)和中央髓核(B部位);应用免疫组化法对各组标本中COX-2和VEGF的表达进行检测;应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标本中COX-2和VEGF表达量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在腰椎间盘突出组,特别是破裂型和游离型组的突出组织中存在富含新生血管的肉芽组织,COX-2和VEGF染色阳性细胞主要表达于肉芽组织中及突出组织的椎间盘细胞中,对照组未见阳性染色细胞。在突出组的A部位从突起型、破裂型到游离型COX-2和VEGF的表达均逐渐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突出组的A部位COX-2和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B部位(P〈0.01)。腰椎间盘组织中COX-2和VEGF的表达存在明显相关性(r=0.855,P〈0.01)。结论:COX-2、VEGF参与腰椎间盘退变、突出的发病过程;随着腰椎间盘退变突出的进展,COX-2、VEGF的表达均逐渐增高;COX-2与VEGF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观察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术治疗颈椎损伤伴截瘫的疗效。方法 分析20例采用Orion或Zephir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颈椎损伤伴截瘫病人的临床资料,颈椎骨折脱位1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8例,Frankel神经功能评级A9例,B3例,C2例,D6例。结果 采用Orion钢板11例,采用Zephir钢板9例,神经功能改善率70%。结论 颈椎前路自锁钢板内固定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7.
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基础和临床研究更多集中在四肢关节,脊柱疾病方面往往更关注的是椎间盘退变及相关神经损伤。临床工作中许多医生对脊柱小关节骨关节炎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关注,从而导致部分脊柱小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被误诊误治。通过查阅文献,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经过全国专家组反复讨论,我们对脊柱小关节骨关节炎诊断和治疗问题达成共识,供广大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应用。脊柱小关节骨关节炎的诊断需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选择性阻滞术,还需要和多种脊柱疾患相鉴别。治疗手段包括基础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在临床工作中,广大医生需对脊柱小关节骨关节炎加强重视、进行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女性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骨密度和髋部结构强度变化。方法对95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女性患者进 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和髋关节结构分析,年龄:76. 60 ±9. 36岁,体重指数:20. 88 ±3. 72 kg/m2 ;将63例年龄>50岁骨密度 正常的女性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女性年龄57. 24 ±5. 65岁,体重指数:26. 56 ±4. 82 kg/m2,比较二组股骨颈骨密度和结构强 度参数(包括骨横截面积、皮质厚度和屈曲应力比)。结果髋部骨折患者的股骨颈骨密度、股骨颈和转子间的骨横截面积和 皮质厚度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屈曲应力比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87. 4%髋部骨折患者的股骨颈和转子间屈曲应力比均> 10;而84. 1%正常骨密度组患者的股骨颈和转子间屈曲应力比均< 10。结论髋部骨折患者的股骨颈骨密度及髋关节结构 强度均发生非常显著改变,骨强度降低,HSA提供的结构强度参数有助于预测髋部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99.
自2012年3月31日原卫生部在北京启动"骨质疏松性骨折二级预防专项行动"项目以来,全国共建立了52个国家级骨质疏松性骨折二级预防示范基地,其中福建省有2个国家级示范基地中心,即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的福州中心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牵头的泉州中心。"骨质疏松性骨折二级预防专项行动"依托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的重要阵地——骨科,重点关注骨质疏松性骨折二级预防的医生教育,加强对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人群的监测管理,提高诊断率和治疗率,以促进骨质疏松骨折二级预防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100.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近期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全身机能衰退,同时常有重要脏器的功能损害,手术耐受性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增加了手术处理的难度。现就我院1985~1995年应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或其他髋关节病变72例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做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2例中,男性23例,女性49例,年龄66.92±2.7岁(60~85岁)。病种分布:股骨颈骨折61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例。术前并存症:高血压31例,冠心病18例,糖尿病15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3例,泌尿系感染6例,脑血管病变3例。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1.2 术前并存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