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36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302篇
综合类   272篇
预防医学   5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5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尼扎替丁 (nizatidine)是抗消化性溃疡药。本文介绍四种简单、准确地测定制剂中尼扎替丁的方法 :(1)基于药物和溴甲酚紫或苦味酸之间形成有色的离子对络合物 ,用分光光度法分别在 4 11和 4 0 0nm处测定颜色强度 ;(2 )基于柠檬酸酐和醋酐混合物与药物的叔胺基缩合生成有色物 ,用分光光度法在5 45nm处测定颜色强度 ;(3)用N 溴琥珀酰亚胺氧化尼扎替丁 ,再利用滴定法测定胶囊中的尼扎替丁 ;(4 )基于硫酸铈 (Ⅳ )铵在过氯酸存在时氧化尼扎替丁 ,随后在 314nm处测定吸光度值 ,此法原理是用显色动力学测定胶囊中的尼扎替丁。所有方法已成功地用于…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氟脲嘧啶、亚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6例晚期胃癌,采用L-OHP 130mg/m2静滴4小时第1天;CF 200m/m2静滴2小时后5-Fu 500mg/m2静滴4小时第1~5天,每三周重复.结果:26例晚期胃癌中,CR 2例(7.7%),PR 11例(42.3%),CR+PR 50.0%.中位缓解期为5.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1.0个月.毒性反应主要是感觉神经毒性(65.4%),其次为恶心呕吐(53.8%)和腹泻(46.2%).骨髓抑制毒性小.结论:L-OHP联合5-Fu、CF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23.
有机化学中的学习障碍及教学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森  宋智敏  王宽 《药学教育》2004,20(2):36-37
通过对学生在有机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分析,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有机化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24.
以前的研究已经发现,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下工作会增加患高血压的危险,而最近一项新的研究认为,在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更易发生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对低剂量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根据血小板聚集率将患者分成AS组和AR组,观察两组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AR组中,女性患者、糖尿病、高血脂和肥胖患者均明显多于AS组(P<0.05),且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也明显高于AS组,而HDL-C低于AS组(P<0.05)。与AS组相比,抵抗组ADP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素B2水平明显较高。结论低剂量阿司匹林抵抗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索当药苷通过兴奋-收缩耦联信号通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10 μmol·L-1当药苷给药组与1 μmol·L-1地高辛给药组,并采用Langendorff系统结合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结扎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R),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各组心脏梗死面积,Powerlab生理记录仪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如左心室舒张压(LVDP)、左心室终末舒张压(LVEDP)、左心室终末收缩压(LVE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和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提取分离乳鼠原代心肌细胞(NRCMs),建立缺氧/复氧(H/R)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1 μmol·L-1当药苷给药组和10 μmol·L-1当药苷给药组,多功能成像细胞分析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各组心肌细胞活力、心率、收缩幅度、收缩时程、达峰时程和舒张时程及钙瞬变峰值。根据前期转录组学测序结果及文献调研,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L型钙通道相关基因(Cacnb2),细胞色素C氧化酶相关基因(Cox6a2),肌钙蛋白(Tnnc1、Tnni3、Tnnt2)、肌动蛋白(Actc1)、肌球蛋白(Myh6、Myl2、Myl4)等兴奋-收缩耦联通路基因的mRNA表达并对差异基因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增加(P<0.01)、LVDP显著降低(P<0.01)、LVEDP显著上升(P<0.01)、LVESP明显下降(P<0.05)、+dp/dtmax有下降趋势和-dp/dtmax上升趋势及心肌细胞活力降低、心率降低、收缩幅度降低、收缩时程升高、达峰时程升高和舒张时程升高(P<0.01),而当药苷可以逆转上述指标(P<0.05)。此外,心肌细胞经H/R损伤后,Cacnb2、Cox6a2、Tnnc1、Tnni3、Tnnt2、Actc1、Myh6、Myl2、Myl4等兴奋-收缩耦联通路的基因表达下降(P<0.05、P<0.01)。而使用当药苷预处理后,可以增强上述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 当药苷通过调节兴奋-收缩耦联信号通路,从而调节原代乳鼠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增强心肌收缩功能,对抗I/R损伤。  相似文献   
27.
此病以前认为很罕见,但近年来似有增加,如不注意易引起误诊或漏诊,笔者遇两例,以兹报告。[病例1] 张××,男,35岁,住院号65,696。不规则发热2个月,有时伴发冷,时轻时重,每次发热持续一周左右,间隔3~10天不等,反复发作。发热时伴有头痛、胸痛、  相似文献   
28.
根据国外的医学文献材料,在現代蛇草根制剂广泛地应用来治疗高血压病。我們对28名高血压病人使用了蛇草根的最有效的生物鹼之一——利血平。男性:22人,女性:6人。年龄:35岁以下者4人,35—45岁者5人,46—50岁  相似文献   
29.
摘要:目的:了解2018年上半年湖北省部分医疗机构药品短缺情况,为减少药品短缺的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湖北省52家医疗机构2018年1~6月短缺药品上报信息,分别统计短缺药品的类别、批准文号、剂型、给药途径、价格分布、在销企业数、短缺类型、采购方式、短缺时间、短缺原因及短缺后有无替代等信息,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湖北省52家哨点医院2018年1~6月药品短缺情况严峻,短缺药品品种高达640种,短缺的主要类别有消化系统及代谢药物、神经系统药物、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等;化学药品短缺占比高达94.0%;溶液剂和注射剂、片剂、散剂为短缺药品的主要剂型;价格(按标准化包装单位计)在50元以下的药品上报频次占比最高(73.6%);断货为主要短缺类型,上报频次占比78.7%;招标采购为短缺药品的主要采购方式;药品短缺时间跨度较长(1~53个月),短缺原因错综复杂,主要有原料短缺或垄断、交易价格低、临床用量小等。结论:为减少药品短缺现象的发生,医院、企业、政府应协力合作,从药品生产、运输、管理等各个环节制定措施,以保障公众用药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30.
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多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目前治疗上较为棘手.近年来,心肌组织工程的发展为此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曙光.心肌组织工程主要包括种子细胞的获取、支架材料的研制、以及心肌组织的构建三部分.种子细胞的来源和种类则是心肌组织工程中的关键环节.我们总结近年来干细胞研究的进展,对研究较多的几种干细胞在心肌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这些干细胞包括:心脏祖细胞,胚胎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以及用于构建心肌再生的内皮祖细胞等,并对未来干细胞的发展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