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84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133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2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2005年3月~2007年9月收治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50例75椎,T72椎、T93椎、T105椎、T1225椎、L122椎、L212椎、L26椎。全部为女性,年龄47~72岁,平均59.2岁,均因腰背痛伴活动障碍来诊。其中24例无明显外伤史,无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症状。X线片显示压缩20%~80%。术前经CT断层,椎体后缘皮质完整。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基于对比增强T1WI图像纹理特征建立机器学习模型诊断脑转移瘤原发灶来源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20年2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肺癌、乳腺癌和消化系统肿瘤脑转移患者112例,共137枚脑转移瘤。利用Mazda软件提取对比增强T1WI图像纹理特征,通过组内相关系数检验选取重复性良好的纹理特征。按照7∶3分为训练集(n=96)和验证集(n=41)。对训练集中的特征进行降维,并采用OneVsRest多分类策略,分别训练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3种机器学习模型。建立的模型在验证集中进行验证。绘制3种脑转移作为阳性分类时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3种模型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通过计算3种模型的宏平均AUC评价模型的整体分类性能。结果 3种模型中随机森林模型诊断效能最好,验证集中对肺癌、乳腺癌和消化系统肿瘤脑转移的AUC分别为0.801、0.928、0.817,宏平均AUC为0.87。3种模型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对比增强T1WI图像纹理特征建立机器学习模型能够有效诊断脑转移瘤原发灶来源,其中随机森林模...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肾盂恶性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 报告肾盂恶性肿瘤17例,其中移行细胞癌10例,移行上皮细胞及鳞状上皮细胞混合癌2例,腺癌2例,鳞癌合并肾结石2例。1例未行手术,2例探查活检,肾、全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12例,肾、输尿管部分切除1例,肾、输尿管全切1例。结果 随记14例,随访时间2月 ̄5年,5年生存率50%。结论 静脉肾盂造影(IVP)、CT及B超,为主要诊断方法肾、全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是  相似文献   
104.
本院自 1990年 3月~ 2 0 0 0年 3月应用肝内浅表胆管与空肠吻合 ,治疗 16例高位阻塞性黄疸患者 ,效果良好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1例 ,女 5例 ,年龄 30~ 72岁。晚期恶性肿瘤累及肝门区 9例 (胰头癌 4例、壶腹部癌 3例、胆管癌 1例、胆囊癌 1例 ) ,多次胆道手术致高位胆道狭窄 3例 ,多次胆道手术致肝门解剖不清及胆管狭窄 2例 ,肝胆管结石致高位胆管狭窄 2例。患者的共同特点 :病变累及高位胆管 ,或高位胆管出现狭窄 ,黄疸进行性加深 ,手术中无法进行肝外胆管的有效修整 ,更无法进行肝外胆管与小肠的吻合。1 2…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射频治疗帕金森病。方法 通过微电极对 105例经 CT定位选择苍白球和丘脑腹外侧核靶点的神经核团放电信号描记,找出其界值,明确苍白球内侧部 (Gpi)和丘脑中间核 (Vim)生理靶点,达到治疗的目的。结果 Gpi生理靶点与 CT靶点更换率 65.26%, Vim生理靶点与 CT靶点更换率 22.59%,治愈率 97.14%,并发症 0.95%。结论 采用微电极导向技术可达到细胞水平的精确定位。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放射性碘治疗对药物难治性Graves病(Graves’ disease, G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药物难治性GD患者110例,监测患者131I治疗前1d以及131I治疗后5、15d、1、2、3、6月及1年的甲状腺功能水平,在131I治疗后6月进行疗效评价。将其疗效分为治愈、部分缓解、无效和复发,治愈及部分缓解均纳入疗效有效范围内。结果 接受131I治疗后,治愈患者92例,部分缓解14例,无效患者1例,复发患者3例,有效率为94.7%。FT3131I治疗后5、15d、1、2月及3月分别下降了38.3%、41.3%、45.7%、55.1%、68.4%,FT4在治疗后15d、1、2月及3月分别下降了18.4%、36.4%、48.2%、6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131I治疗后第15天、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及第6个月...  相似文献   
107.
例1女,41岁.体检发现纵隔肿物入院,主诉口干、眼干等症状,入院诊断为干燥综合征.行胸部CT平扫和增强(图1A~C),显示前上纵隔可见密度不均的结节影,大小为2.0 cm×1.5 cm,边缘光整、锐利,平扫CT值约为21 HU,增强两期CT值分别为62 HU、67 HU,呈环形不均匀强化.影像诊断:胸腺瘤.全麻下行胸腔镜经右纵隔肿物及全胸腺切除术,术中见不规则的灰白肿物,一侧有包膜.切面灰白,略显黏液样外观,分叶状,质脆,未累及胸膜被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图1D):CD20(+),CD21 FDC(网+),CD3(-),CD34血管(+),CD79α(+),CK上皮(+),Ki-67(+10%),Kappa少量(+),Lambda多量(+).光镜下所见(图1E):淋巴组织增生,见大量大小较一致的异型细胞,异型细胞排列密集,胞质较少,局部可见淋巴上皮病变.病理诊断:胸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术后6个月随访,未见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108.
MSCTA在四肢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四肢血管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40例行四肢 MSCTA检查的患者,7例同时行DSA检查。使用GE4层及16层螺旋CT机进行血管成像检查,将扫描数据传至工作 站,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及曲面重建(CPR)4种技术进行图像重组。结果:40 例患者中,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漏3例,深静脉血栓15例,恶性肿瘤5例,外伤血管断裂术后复查3例,血管探查4例,骨 移植术后复查、前臂血管瘤、胫后动脉闭塞、左胫后动脉闭塞、膝关节骨折及外伤性肱动脉断裂各2例。本组病例检查成 功率为100%。7例与DSA进行对比研究显示,DSA只观察到与血流相关的信息,而MSCTA可同时观察到血流、瘤体、 骨组织、软组织及其结构关系。后处理技术中以VR及MIP法显示血管效果较好。结论:MSCTA创伤小,图像清晰,后 处理功能强大,有助于观察血管病变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是四肢血管病变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9.
背景:随着CT技术及计算机软件的发展,CT不仅能够显示肺部的解剖结构,而且还能够测定肺功能状况,为肺功能的评估与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目的:总结CT肺功能成像的分析指标及临床应用,以便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早期发现及监测呼吸系统疾病。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PubMed数据库中1989-01/2010-05关于CT肺功能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CT肺功能”或“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function;quantitative CT”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CT肺功能成像与其临床应用有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的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中文文献26篇,英文文献287篇,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0篇文章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肺功能的CT成像研究主要是通过肺容积、密度或象素指数的改变来反映肺组织的功能变化,以揭示肺组织的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信息,以期早期发现和早期监测呼吸疾病。CT肺功能的测定在肺气肿、慢阻肺等的定量分析、肺癌及单侧肺移植后肺功能的预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诊治肠梗阻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06年2月~2009年2月入院且应用腹腔镜进行诊治的46例肠梗阻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明确诊断的为:粘连性肠梗阻36例,肠扭转1例,肿瘤3例,未明确诊断6例。结果诊断:未明确诊断的6例在腹腔镜下得以确诊。治疗:32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例在镜下成功进行了单纯粘连松解术;3例用超声刀切下所粘连的腹膜而解除梗阻;2例小肠与小肠粘连者,则须经扩大的穿刺口将病变的肠段拉出腹壁外,手工分离粘连和作肠壁修补术;1例粘连复杂,须中转开腹完成手术;2例疑有肠段坏死的,也通过扩大腹部穿刺口将病变的肠段拉出腹壁外,手工加以切除和吻合;2例乙状结肠扭转而造成的肠梗阻,通过用肠钳等器械翻动梗阻的肠段,从而解除梗阻;1例乙状结肠扭转而造成的梗阻肠段坏死,须经中转开腹作肠切除术及暂时性结肠造瘘术,3周后再作结肠吻合术;3例结肠肿瘤所致的梗阻在腹腔镜辅助下进行了根治术。随访45例,一年内发生肠梗阻的为3例,发生率为6.7%。结论应用腹腔镜对肠梗阻的诊断具有确诊率高,尤其是对一些难以明确病因的更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在治疗上也有很大的优势,能在相对密封的状态下完成手术,因而术后的肠粘连得以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