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国内俯卧位通气研究的热点及前沿.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2010-2020年收录的424篇俯卧位通气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并绘制相关知识图谱.结果 2010-2020国内俯卧位通气研究发文量为每年22~ 76篇,发文量呈上升趋势;该领域研究机构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发文量最多,作者以邱海波、张志刚等为代表;高频关键词为"俯卧位通气、俯卧位、机械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复张、呼吸末正压、氧合指数、血流动力学、肺顺应性、护理";研究热点为俯卧位通气的机制和俯卧位通气护理;研究前沿为呼吸系统顺应性和低氧血症.结论 近10年国内俯卧位通气研究持续发展,但仍缺乏俯卧位通气实行时机、规范及护理等研究,根据研究热点及前沿,后续可开展更多研究,提高俯卧位通气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李晓青  田雅娟  杜娟  裴科  李钦青  贺文彬 《中草药》2019,50(24):6120-6124
目的 在同时测定人参花中7种人参皂苷含量的基础上,建立7种人参皂苷成分一测多评方法,验证一测多评方法在人参花中人参皂苷含量测定上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HPLC-UV法,以10批不同来源的人参花药材为研究对象,以人参皂苷Re为内参物测定其与人参皂苷Rg1、Rg2、Rb1、Rc、Rb2、Rd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出各皂苷的含量,比较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的差异。结果 人参花中6种人参皂苷Rg1、Rg2、Rb1、Rc、Rb2、Rd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07、1.05、0.81、0.80、0.64、0.84,10批药材中6种人参皂苷的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良好,含量用一测多评方法测定与采用外标法测定时的实测值差异不显著。结论 在短缺人参皂苷对照品的情况下,可采用一测多评法方法,通过相对校正因子测定人参花中人参皂苷Rg1、Re、Rg2、Rb1、Rc、Rb2、Rd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构建定量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提出针对性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总结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CABG患者共302例作为模型组,比较感染与未感染者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史、体质指数、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常规皮肤准备、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手术时间>4 h、手术室探视和连续使用同一手术室),再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纳入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共211例CABG患者作为验证组,接受感染管理策略。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列线图模型评估模型组与验证组感染发生的效能。结果:模型组共诊断11例患者发生感染(3.64%,11/302),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者年龄高于未感染者,且感染者基础疾病史(高血压和糖尿病)和肥胖者比例增高,ASA评分升高,常规皮肤准备方法、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手术时间>4 h、手术室探视、连续使用同一手术室比例均较未感染者增高(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58、95%CI:1.12~2.53、P=0.011)、基础疾病史(OR=2.63、95%CI:2.12~3.06、P=0.001)、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OR=2.01、95%CI:1.55~2.69、P=0.002)、手术时间>4 h(OR=3.11、95%CI:2.68~3.59、P=0.001)和手术室探视(OR=1.24、95%CI:1.01~1.85、P=0.024)均为CABG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根据主要危险因素(高龄、基础疾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手术时间>4 h、手术室探视)的权重(β值)进行定量赋值建立列线图模型。验证组共诊断感染者2例(0.95%,2/211),显著低于模型组(Fisher’s确切概率法,取单侧P=0.047)。ROC分析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模型组和验证组发生感染的准确性分别为0.895和0.864;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拟合度良好。结论:CABG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与多个临床因素有关,如高龄、基础疾病史、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手术时间>4 h和手术室探视,医护人员应充分认知并采取严格的感染管理措施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连续治疗的12例(12只眼)合并有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进行玻璃体切除联合长效气体或硅油填充治疗,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用激素治疗,对视网膜的复位率进行评价。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0.42个月。单次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为91.67%(11/12),再次手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为100%。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视野镜下玻璃体手术治疗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02-08~2004-12行玻璃体手术的34例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34只眼作回顾性分析。其中90°-180°裂孔12例,180°以上裂孔者22例。手术方法包括经平坦部玻璃体切除,剥除增生膜,松解牵引,全氟化碳液体展平视网膜,眼内激光光凝,全氟化碳液体-硅油置换。所有手术操作均在130°全视野镜下进行。结果34例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在术中均完全解剖复位,2例术后1-2个月复发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所有病例术后36个月取出硅油,32例视网膜完全复位,2例在取油时行增生膜剥除,1例再次填充硅油,1例填充惰性气体C3F8。随访6-12个月,复位的32例中有1例复发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后填充硅油。结论全视野镜能简化手术操作,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有效提高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复位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复方硫糖铝膜剂对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用苯酚建立口腔溃疡模型,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给药后溃疡面积的变化.结果从治疗的第一天开始高剂量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中剂量组和冰硼散组.结论复方硫糖铝膜剂有促进口腔溃疡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mRNA表达量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30例乳腺原发癌和配对淋巴结转移癌以及116例乳腺原发癌的FNmRNA表达量,比较30例乳腺原发癌和淋巴结转移癌的FNmRNA表达量,分析FNmRNA表达量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30例乳腺淋巴结转移癌FNmRNA表达量低于原发癌(P〈0.05)。肿瘤〉5cm的FNmRNA表达量低于肿瘤≤5cm(P〈0.05),临床期的FNmRNA表达量低于Ⅰ期和Ⅱ期(P〈0.05),淋巴结4枚以上阳性FNmRNA表达量低于1~3枚阳性(P〈0.05),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的FNmRNA表达量高于雌、孕激素受体阴性。FNmRNA表达量与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Her-2表达、CA153表达无关:结论:FNmRNA表达量在临床早期及淋巴结转移早期上调.随着肿瘤的进展表达量下调。FNmRNA转录水平的表达与乳腺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体外诱导的自体白血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疫苗体内回输的安全性,及对体内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20例白血病患者接受体外诱导的自体白血病树突状细胞疫苗的静脉回输。留取患者血清及外周血细胞分别行流式小球微阵列术(cytokinebeadarray,CBA)分析血清Th1/Th2因子IFNγ、IL2、IL4、IL6、IL10和TNFα浓度,流式细胞学(flowcytometricmethod,FCM)分析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变化。结果:体外诱导的自体白血病DC疫苗回输后,临床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第一次DC疫苗回输前及回输后24h比较,血清Th1/Th2因子浓度均升高,其中IL2、IL4、IL6和IFNγ升高显著,t值分别为2.576、2.033、2.777和2.053,P值分别为0.01、0.042、0.005和0.040。T亚群分析显示,CD4/CD8比值及NK比率升高,t值为2.040和1.988,P值为0.041和0.043。结论:自体白血病DC疫苗静脉回输安全可行,并可刺激患者体内的免疫反应,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细胞角蛋白19(CK19)mRNA作为基因标志,建立实时定量RT—PCR方法(QRT—PCR)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播散的肿瘤细胞,并探讨其在乳腺癌微转移监测及预后预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QRT—PCR方法.检测102名正常献血员、177例乳腺原发癌患者及12例有远处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的CK19 mRNA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原发乳腺癌组及远处转移组CK19 mRNA的中位数分别为67、542和1082。原发乳腺癌组与另外两组比较,CK19 mRNA平均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以正常对照组CK19 mRNA的最大值497拷贝/ml血作为阳性阈值。原发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细胞阳性检出率为52.0%,与正常对照组(0)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远处转移组肿瘤细胞阳性检出率(83.3%)显著高于r原发乳腺癌组(P〈0.05);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水平及肿瘤细胞阳性率在临床病理因素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患者外周血CK19 mRNA水平呈递增趋势。结论:QRT—PCR方法定量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水平可早期发现血行播散的肿瘤细胞,应用于临床可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的动态监测,同时有望成为有价值的预后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胆囊炎、胆石症一般都从中医的肝胆湿热、气郁气滞论治,笔者多年来在治疗本病中深深体会到,脾胃气机升降和调与否是发病的关键之一,故在治疗本病时莫忘调理脾胃。1胃气通降,胆气下行胆气以下行通降为顺,且胆随胃降,若胃失和降,必然会影响胆的通降,致胆气郁结而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