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的α2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抑制交感神经活性、稳定血流动力学、对呼吸抑制轻等特点,广泛用于术前用药、全身麻醉辅助用药及术后镇痛等诸多领域。  相似文献   
52.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院内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变化.[方法]分析近3年88例培养阳性的新生儿NICU内感染致病菌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共检出病原菌107株,革兰阴性杆菌94株(87.9%),革兰阳性球菌13株(12.1%).革兰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最常见,产ESBL菌株比例高,占60%(24/40).大肠杆菌产ESBL株占40%(4/10).革兰阴性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均高(44.6%~79.5%),显著高于添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碳青霉烯类和喹诺酮类(P<0.05).产ESBL菌株对碳青霉烯和喹诺酮类耐药率显著低于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和头孢菌素(P<0.05).[结论]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肺炎克雷伯杆菌是新生儿NICU内感染主要病原菌,产ESBL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杆菌比例增加应引起高度重视.碳青霉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作为新生儿严重院内感染经验用药,应尽量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  相似文献   
53.
摘 要 目的: 对目前食品监测工作中理化检验质量控制提出建议。方法: 通过对食品监测中检验的质量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对监测检验质量的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在监测过程中,加强对各个承检实验室的检测项目按照样品品种、属性、分布等进行横向比较,从分析结果的对应分布状态评价出检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为可持续的食品安全评价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4.
曹进  张庆生  李晓瑜 《中国药师》2015,(12):2135-2164
摘 要 食品监测数据分析是通过对重点食品进行针对性检测获取基础数据结果的基础上,反映出食品整体的安全状态和可能的发展走势,并通过潜在危害因子来源的预测和分析,实现对食品安全的整体管理支持。其数据管理需要通过计划、采集、处理和呈现等步骤进行管理和评估,通过过程剖析的方式进行数据链的建立,从而实现对食品安全本底和走势的预测,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5.
李晓瑜  许小林 《中华儿科杂志》2000,38(1):16-19,I003
目的 研究激活Gs蛋白对胆红素诱导的小脑颗粒元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原代2的新生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用霍乱毒素(CT)激活Gs蛋和二乙酸荧光素(FDA)洒色及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诱导的小脑神经元存活率,^125I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内环磷酸腺苷、Fura-2/AM荧光比值成像技术测定细胞内钙浓度「(Ca^2+」。结果CT诱导细胞内cAMP升高并呈剂量领事性地保护胆红护卫素诱导的小脑  相似文献   
56.
腺苷(AD)是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一种内源性保护因子。缺氧缺血后细胞外液AD水平显著增高,激活细胞膜表面的受体,通过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等多种递质释放,保持细胞内钙的稳定,减轻N-甲基-D-天冬氨酸盐(NMDA)介导的NO的产生,减少氧自由基产生和激活内源性抗氧化酶的活性等环节,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腺苷类似物及其受体激动剂可能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7.
目的 研究去铁胺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模型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60只新生大鼠建立HIE模型 ,并随机分成两组 ,即HIE模型组和去铁胺治疗组 ,各 3 0只。在缺氧缺血前 2 4h两组分别单次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或 2 0 0mg/kg去铁胺。另用正常新生大鼠 3 0只作为假手术组。观察缺氧缺血早期 (缺氧缺血后 2d)脑组织含水量、病理改变及后期 (缺氧缺血后 14d)脑萎缩程度。结果 去铁胺治疗显著减轻缺氧缺血侧 (左侧 )大脑半球水肿 ,左大脑半球含水量降至 ( 88 2± 0 9) %,显著低于HIE模型组 ( 89 3± 1 0 ) %( P <0 0 1)。去铁胺治疗显著减轻缺氧缺血侧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和大脑半球萎缩程度 ,治疗组左脑组织萎缩比 ( 8 8± 4 6) %显著低于模型组 ( 2 5 6± 6 2 ) %(P <0 0 1)。结论 去铁胺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8.
HPLC测定伤科乳膏中大黄酚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伤科乳膏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制剂中大黄酚的含量.色谱条件为C18色谱柱,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紫外光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大黄酚在9.85~81.77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6.6%,RSD为1.42%.结论:本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伤科乳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9.
甜菊糖苷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全面介绍了甜菊苷及代谢物甜菊醇在生化,毒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除了质量规格资料尚显不足之外,大量动物实验未发现甜菊糖苷的急性、短期及遗传毒性,无致癌、促癌作用,对生长繁殖、胎鼠发育亦无明显影响,而且在南美、日本等地有长期的食用传统,是一种较为安全的天然甜味剂。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