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目的:探讨中路视角入路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78例阑尾炎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行中路视角入路LA;对照组36例,行上路视角LA。观察对比两组术野暴露、器械操作角度、术中术后并发症等。 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美容效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路视角入路在LA中,视野角度合理、器械操作方便快捷、出血少、美容效果好,其应用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2.
靳英  王建昌  李明阳  颜伟  刘波  张伟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0):1077-1079
目的 了解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β阻滞剂应用情况.方法 于2010年6月1日~12月1日,对我院门诊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筛选资料完整的186例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的186例β阻滞剂使用率为54.8%(102/186),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组间比较,药物使用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β阻滞剂使用率低、剂量不足,提示该类药应用不足.  相似文献   
153.
背景:脑创伤一定程度上可刺激神经于细胞增殖,而黄体酮可改善脑创伤后学习记忆功能,黄体酮可能通过刺激神经干细胞增殖,促进脑创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目的:观察黄体酮对弥谩性脑创伤后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新乡医学院。 材料: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四五个月龄,体质量280-330g。 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2在新乡医学院完成。采用Marmarou弥漫性脑创伤模型。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①假手术组,仅切开头皮后缝合。②脑创伤组,建立脑创伤动物模型。③二甲基亚砜组.脑创伤后1h及以后每天腹腔注射与黄体酮组等容量的二甲基亚砜。④黄体酮组,脑创伤后1h及以后每天腹腔注射黄体酮4mg/kg。于假手术或脑创伤手术后3,6d处死动物,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脑皮质神经元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海马和齿状回巢蛋白表达情况。主要观察指标:神经元组织形态学观察;海马和齿状回巢蛋白表达检测。 结果:①假手术组大鼠皮质无神经元损伤,脑创伤3d组和6d组大鼠皮质显示明显的神经元损伤,有神经元缺失,黄体酮3d组和6d组所显示的神经元损伤均明显轻于脑创伤组。②假手术组齿状回巢蛋白呈低水平或少量表达,海马CA4区偶见巢蛋白表达。脑创伤组海马CA4区和齿状回巢蛋白表达则明显增多(P〈0.05),黄体酮组大鼠海马CA4区和齿状回巢蛋白的表达与脑创伤组比较明显增多(P〈0.05)。⑧脑创伤组和二甲基亚砜组在神经元损伤和巢蛋白表达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 结论:黄体酮减轻脑创伤作用可能与其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54.
背景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一种良性高复发性特殊类型的胰腺炎,其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尚无定论。目的 探索1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2020年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03例AIP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与复发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103例1型AIP患者中,男性79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61.4±10.6(范围:29~85)岁。中位随访时间为56(范围:24~128)个月,其中48.5%(50/103)的病例出现复发;单因素分析显示,腮腺受累(P=0.032)、血清IgG4>1 140 mg/dL (P=0.014)、血清IgG>1 945 mg/dL (P=0.033)、血清γ球蛋白>26.9%(P=0.028)、维持治疗(P=0.005)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IgG4>1 140 mg/dL(OR=2.156)、接受维持治疗(OR=0.642)等因素与1型AIP复发独立关联(P<0.05)。其中接受维持治疗是...  相似文献   
155.
重度心力衰竭,尤其是右心衰竭患者,体循环瘀血明显,心排量减低,肾灌注血流减少,患者少尿,高度浮肿,常规或大剂量利尿剂作用均不明显,产生所谓“利尿剂抵抗”现象。这时,给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往往能产生明显的利尿作用,效果良好,但长期维持治疗困难。我们以长期左旋多巴口服治疗2例重度失代偿性右心衰竭,全身高度浮肿的患者,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6.
目的探讨内镜胆管引流术治疗胆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2022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治的连续性409例胆瘘患者的临床资料, 最终纳入53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下行胆管引流术的胆瘘患者, 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操作情况、治疗结局和不良事件等。将患者分为支架引流组(n=46)与鼻胆管引流组(n=7), 比较两组术中特点、手术结果以及手术时间。结果 53例患者中, 男36例、女17例, 年龄(52.2±12.7)岁, 其中58.5%(31/53)的患者继发于胆囊切除术。其临床成功率为83.0%(44/53), 手术时间为27.0(13.5, 33.5)min, 治疗1(1, 2)次, 治愈时间89(47, 161)d。ERCP治疗轻度胆瘘相较于重度胆瘘成功率较高[96.4%(27/28)比 68.0%(17/25), χ2=7.57, P=0.006]。跨瘘口引流相较于非跨瘘口引流治疗胆瘘的成功率更高[91.7%(33/36)比64.7%(11...  相似文献   
157.
为进一步探讨我国目前中晚期胃癌的诊疗策略,提高中医药在科学指导下对中晚期胃癌患者诊疗过程中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放化疗副作用、降低复发率的影响.本文应用李可学术思想之三畏汤对瘀毒内结型胃癌的影响及其发展进行动态分析,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其科学意义;同时根据目前中晚期胃癌发生与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三畏汤治疗...  相似文献   
158.
附子多糖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测定白附子片中多糖含量.[方法]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附子多糖,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附子多糖的含量为(5.431±0.334)%,回收率97.26%,RSD为3.78%,线性范围为5~40 μg/mL.[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59.
目的 探讨内镜胆管引流术治疗胆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2022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治的连续性409例胆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最终纳入53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下行胆管引流术的胆瘘患者,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操作情况、治疗结局和不良事件等。将患者分为支架引流组(n=46)与鼻胆管引流组(n=7),比较两组术中特点、手术结果以及手术时间。结果 53例患者中,男36例、女17例,年龄(52.2±12.7)岁,其中58.5%(31/53)的患者继发于胆囊切除术。其临床成功率为83.0%(44/53),手术时间为27.0(13.5,33.5) min,治疗1(1,2) 次,治愈时间89 (47,161) d。ERCP治疗轻度胆瘘相较于重度胆瘘成功率较高[96.4%(27/28)比 68.0% (17/25), χ2=7.57, P=0.006]。跨瘘口引流相较于非跨瘘口引流治疗胆瘘的成功率更高[91.7% (33/36) 比64.7% (11/17), χ2=5.95, P=0.015],而使用较大口径(≥10 Fr)与较小口径(<10 Fr)的支架治疗胆瘘的成功率相近[81.8% (27/33)比84.6%(11/13), χ2=0.05, P=0.822]。18.9%(10/53)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其中胰腺炎6例、出血2例、胆管炎1例,死亡1例。除1例死亡外,其余9例不良事件均为轻度,且经保守治疗后好转。鼻胆管引流组和胆管支架引流组在临床成功率[6/7比82.6%(38/46), χ2=0.04,P=0.838]、中位手术时间(28.0 min 比 23.0 min, Z=0.38, P=0.774)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镜胆管引流术治疗胆瘘是安全有效的。鼻胆管和胆管支架引流的临床疗效相似,ERCP治疗轻度胆瘘以及跨瘘口引流可能具有更高的临床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