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1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观察NMDA受体亚单位NR2A和NR2B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结构中的表达,探讨电针"百会"、"大椎"穴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1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各5只。采用改良Longa线栓大脑中动脉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组取"百会"及"大椎"两穴,采用连续波刺激30 min,电流强度1~3 mA,频率3Hz。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受损侧海马区NMDA受体2A与2B亚型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NR2A蛋白表达降低(P<0.05);NR2B蛋白表达升高(P<0.05);给予电针治疗后NR2A蛋白表达升高(P<0.05);NR2B蛋白表达降低。结论:电针通过调节脑缺血再灌注受损侧海马组织神经细胞NR2A与NR2B的异常表达,发挥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2.
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选穴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CNKI检索了1998年至2008年针灸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文献,对文献中的选穴、配穴情况进行了统计、归纳和分析,并对其选穴规律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53.
李忠仁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1):134-134
目的:探讨神经性皮炎的临床表现、治疗过程及预后的特点。方法:是对2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的年龄分布、临床表现及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是成人及老人发病率高,青少年发病率低。结论:神经性皮炎病因不明,好发于神经丰富的部位,治疗难度大、疗程长,但神经性皮炎在临床治疗上采用中西药内服,外敷15天为1疗程。用本法治疗3个疗程有效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火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大鼠踝关节c-junN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ease,JNK)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表达的影响,探讨火针治疗RA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火针组、药物(甲氨蝶呤,MTX)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火针组、药物组大鼠分别给予建立佐剂性关节炎模型,正常组不造模。火针组点刺腰部夹脊穴和阿是穴,共治疗2次。分别于实验第1、2、4、6、8天检测大鼠右后足足跖肿胀度。实验第9天取血测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取踝关节滑膜组织做关节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及局部滑膜组织蛋白JNK、p38的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法测定局部滑膜组织JNK、p38的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实验第2天,模型组、火针组、药物组足跖肿胀度均与正常组有明显差异(P<0.01),实验第8天,火针组的足跖肿胀度明显低于模型组 (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P<0.05)含量高于正常组,滑膜细胞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而火针组、药物组较模型组血清TNF-α和IL-1β(P<0.05)含量有降低,滑膜细胞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减少;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局部滑膜组织JNK、p38的表达均有所升高(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火针组、药物组JNK水平均表现为明显下降(P<0.05),这种改变在相应的免疫组化镜下图片中均有所体现。结论 火针治疗可以有效地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系统中JNK、p38蛋白活性的表达,降低MAPK活性,这可能是火针治疗RA起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5.
浅析《伤寒论》用灸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代医宗之圣张仲景精于汤药.工于针灸,其善用灸法的精湛技艺可在《伤寒论》中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56.
周围性面瘫之电针疗法及预后测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电针对周围性面瘫治疗作用及效果预测。方法 对40例该病患者进行电针治疗,对80例该病患者进行了疗效预测。结果 电针疗法组优于穴注加服药组,两组痊愈率与预测结果相符。结论 电针对该病有明显疗效,而且可以预测该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7.
李平  李忠仁 《吉林中医药》2010,30(7):599-600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绝经前后或其他多种原因造成卵巢功能低下出现的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的症候群,中西医在对本病的治疗上都做了大量的研究。近年来综合应用体针、耳针、电针、针药结合、穴位注射等针灸方法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在防治本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58.
针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元损伤具有多方面的保护作用,许多研究已证实,针刺的分子生物学调节机制包括抑制细胞凋亡、抑制炎性细胞因子、抗自由基损伤及脂质过氧化反应、调节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酶(NOS)、阻抑细胞内钙的超载、拮抗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对cGMP和cAMP信使的调节、调节能量代谢等方面均有显著的变化。本文就其进展进行综述及回顾。  相似文献   
59.
李忠仁教授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针灸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系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从事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至今已4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教临经验,学术上中西合参,博古通今,临床中经验丰富,已总结出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针灸疗法,不仅擅治各种疑难杂症,对于一些常见病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0.
针刺对中风患者脑电图及脑阻抗血流图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统计方法,系统观察了针刺中风患者治疗前后其病灶侧脑电图、脑阻抗血流图各种参数、指标的动态变化;并与常规服药组、非中风患者组、健康者组进行对照性研究。实验结果提示针刺能改善中风患者脑动脉的弹性,并使其紧张度下降;血管扩张,血流增加,病灶周围的脑细胞营养得到改善。同时针刺尚能使皮层抑制状态改善,中枢代偿功能增强,脑电图活动达到有序化,从而使过度兴奋致使机体紊乱的脑细胞和中枢神经系统得到复苏,由于这些综合作用促进了中风患者康复和临床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