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3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91.
近年来,上消化道肿瘤发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外科根治性手术是此类肿瘤首选治疗方法,目前多数的地、市级以上医院可以开展此类癌肿的根治性手术,但由于医师培养层次不同,手术技能差别而异,因而上消化道肿瘤术后吻合口狭窄的现象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92.
近20年来,由于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使用日益增多,且留置时间延长,与导管相关的感染及深静脉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病率也增高,大大增加了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  相似文献   
93.
层流净化手术室加上规范的设计以其快速持续高效的空气净化来满足各类手术的环境需要,然而要完全符合现代手术室的要求,维持手术环境有效的恒定,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和正确的使用以及细致的维护保养,才能使层流净化手术室发挥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4.
目的评价尿酸结石的诊断标准及微创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尿酸结石患者36例,包括25例肾结石和11例输尿管结石,均行B超、X线和CT检查。利用B超定位电磁式体外冲击波碎石19例(肾结石13例和输尿管结石6例),实施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12例,实施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5例。结果CT平扫重建发现所有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CT值在235~560Hu。13例肾结石和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实施单次体外冲击波碎石,结石全部排净。12例肾结石实施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I期手术结石全部取净。5例输尿管中段结石成功实施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术后结石分析发现33例为纯尿酸结石,3例除尿酸成分外含少量草酸钙成分。结论尿酸结石术前可以明确诊断,体外冲击波碎石效果好,微创取石适用于治疗结石较大或梗阻而不能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患者。  相似文献   
95.
鼻整形假体的数字化三维模拟与辅助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建立一种计算机三维模拟与辅助设计系统,在术前真实地向患者预演术后效果,帮助整形外科医生为患者设计和制备个性化的假体。方法 应用螺旋CT扫描数据和图像处理技术重构患者面部三维立体模型。将患者鼻部的三维曲面按患者期望的形态进行变形处理,模拟手术后效果并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得到患者理想的个性化鼻假体外形,同时测出改变前后的形态与数值的精确变化。结论 本系统为加强患者、术者的术前交流以及术前设计提供了有效和便利的手段,十分有利于术前对于假体外形、大小以及位置的正确测算,尤其对于置入假体的手术更为需要。将数字化原型设计与整形外科相结合,可以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寻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与快速成形技术制取上颌骨缺损模型的新方法,以弥补传统模型制取方法的不足。方法将12例上颌骨缺损患者的头部CT数据输入计算机,经Mimics 8.11软件和Geomagic 7.0软件处理后,得到缺损部位的三维影像数据,利用快速成形技术,获得缺损部位的树脂模型。根据树脂模型制作阻塞器,利用缺损部位的组织倒凹固位使阻塞器独立固定在缺损腔中。再行可摘义齿修复,将阻塞器和可摘义齿用磁性附着体连接。检查临床修复效果并用鼻音计测量5例患者阻塞器戴人前后的鼻音化率值。结果阻塞器和可摘义齿可分段戴人患者口内,两者固位、稳定等临床效果均较好。鼻音计测量结果显示,阻塞器戴人后患者的非鼻辅音语音样本的鼻音化率值降低,由戴人前的(46.53±13.86)%降为戴人后的(22.60±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利用CAD与快速成形技术制取上颌骨缺损部位模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技术(CTA)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CAD\CAM)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瓣移植下颌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方法 游离腓骨瓣下颌骨复杂缺损重建的患者7例,术前常规行下肢CTA检查;并经CAD\CAM技术模拟下颌骨切除及重建、制作手术模板,进行游离腓骨瓣下颌骨重建。结果 患者术前CTA检查顺利,术前拟了解的下肢解剖情况显示清晰。手术过程顺利,所有游离腓骨瓣及皮岛均成活(成功率100%),外形基本对称,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CTA及CAD\CAM技术在游离腓骨瓣复杂下颌骨重建的术前供区评价选择、手术设计及术中腓骨瓣塑形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
目的 研究术前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对膀胱移行细胞癌ras-p21表达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术前动脉化疗组44例术前盆腔区域化疗1周(1疗程),再行开放手术;单纯手术对照组68例单纯行开放手术.采集肿瘤标本,行ras-p21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同时对病人随访.结果 ras-p21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术前动脉化疗组ras-p21表达阳性率为54.5%,对照组ras-p21表达阳性率为70.6%,术前动脉化疗降低T2~T4膀胱移行细胞癌的ras-p21表达阳性率(P<0.05);术前动脉化疗组3年复发率18.2%,5年生存率81.1%,10年生存率54.5%,对照组3年复发率55.9%,5年生存率50.0%,10年生存率26.5%.结论 术前动脉化疗降低ras-p21表达,可提高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9.
李彦生 《中国骨伤》1990,3(6):23-24
从1972~1987年,15年间治疗急、慢性骨髓炎764例,经长期观察138,依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1.依临床用药分期,分组统计。1972~1980年1月为第1组,1980年2月~1985年6月为第2组,1985年7月~~1987年6月为第3组。血源性571例,外伤性193例,比例为3:1。男性612例,女性152例,比例为4:1。急性132例,慢性急发149例,慢性骨髓炎483例,急与慢性比为1:1.72。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寻改善单侧唇裂鼻畸形整复的个体化设计与提高两侧鼻翼在三维方向上对称性的新途径。方法采用Minics10.0、Geomagic Studi07.0、Magics8.05三个软件处理患者CT数据,完成唇裂鼻畸形整复的个体化设计并形成CAD数据,经快速成形机加工形成唇裂鼻畸形整复模型,再经空气压膜机压制外鼻及鼻腔前庭膜具。结果 得到了外鼻及鼻腔前庭膜具,该膜具与唇裂鼻畸形整复模型能够贴合。结论应用快速成形及空气压膜技术可实现模型的个体化设计、制作以及膜具的准确压制,可用于临床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