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106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目的建立三重脑震荡(MCC)大鼠模型,观察MCC鼠不同结构神经元及轴索的病理学变化,探索运动员多次脑震荡损伤机制。方法用金属单摆闭合性脑损伤打击装置复制大鼠MCC模型48只,随机分为1、2、4、8、16和24d组(n=8)。另设正常对照组(n=8)。定时戊巴比妥钠麻醉,4%多聚甲醛心腔灌注处死,取脑。用Nissl染色、Bielschowsky银染和Weil髓鞘染色显示神经元、轴索和髓鞘,对固缩变性神经元数目、轴索直径和髓鞘变性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伤后:①1~24d皮层、海马和脑干网状结构神经元不同程度固缩变性,以2d组为重;②轴索不同程度的肿胀、变形、排列紊乱、收缩球形成;轴索直径平均值均大于对照组,以2、4d组最为明显(P〈0.05);③髓鞘肿胀、淡染,灰度值增高,与对照组相比,1~16d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MCC后,脑神经元出现不同程度弥漫性的固缩变性,轴索肿胀、髓鞘淡染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82.
乳腺癌为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最近20年乳腺癌发病率也在飞速上升,其主要原因为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导致肥胖人口的增加;此外与年龄、激素水平、乳腺良性疾病等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的术式选择及预后。方法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35例(35只眼),术前均采用房角镜和(或)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检查,根据其前房角粘连和晶状体脱位范围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包括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白内障囊外摘除、囊袋张力环植入、人工晶状体植入、复合式小梁切除以及前部玻璃体切割的组合使用,平均随访12个月,对其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28例房角有粘连的患者中,有25例的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另外3例于术后3个月出现眼压增高,加用降眼压药物后控制在正常范围。7例房角开放的患者仅去除脱位晶状体,未实施小梁切除手术,眼压降低效果理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根据患者晶状体、房角、眼压及视力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以有效控制眼压并提高术后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寻猫爪草中指标性成分,并建立HPLC测定猫爪草中指标性成分含量的方法,对猫爪草进行质量控制研究。方法 采用不同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光谱、波谱分析鉴定指标性成分吡咯丁酸的化学结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吡咯丁酸的含量测定,以Agilent TC-C18 柱(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为固定相;流动相为0.4%醋酸水-甲醇;检测波长:292 nm;体积流量:1.0 mL·min-1。结果 猫爪草中指标性成分经分离、鉴定为吡咯丁酸,吡咯丁酸在0.372~1.302 μg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89% (RSD=0.83%)。结论 本方法简单、快速、可靠,为猫爪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
李娟娟  马璇  胡竹林 《眼科研究》2011,29(11):1002-1004
背景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其临床表现多样,并与遗传学有着密切联系。目的探讨云南省先天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形态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云南省红十字会医院眼科诊断和治疗的先天性白内障患者116例184跟,裂隙灯下检查患眼前后节,根据晶状体混浊的部位、形态等进行分类,分析晶状体混浊的形态学特点及各类型的发病情况,并探讨先天性白内障表现型和遗传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16例患者按晶状体混浊的临床形态特点分为10种类型,包括全白内障、核性白内障、后极性白内障、前极性白内障、缝性白内障、珊瑚状白内障、花冠状白内障、粉尘状白内障、板层白内障和蓝色白内障。所有患眼中核性白内障最多(双眼16例32眼,单眼4例4眼),蓝色白内障(单眼1例1眼)、珊瑚状白内障(双眼2例4眼,单眼4例4眼)这两型少见。双眼发病者以核性白内障最多见(16例32眼),单眼发病者全白内障最为多见(8例8眼)。116例患者中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者44例,散发病例72例。结论具有遗传性的先天性白内障的位置、大小、形态都有着十分丰富的表现型,这些表现型的分析可以为溃侍类型的确宗槔供线索.并有针对件地讲行致病基因筛杏。  相似文献   
86.
目的评价巩膜外加压术对以视网膜下膜增生为主的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巩膜外加压术治疗以视网膜下膜增生为主的陈旧性视网膜脱离47例(47眼)。术后随访时间6~36个月,观察并分析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和并发症情况。结果39例治愈(82.98%),术后视力提高者37眼(78.72%),3例PVR加重,最终接受了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结论有选择性地对以视网膜下膜为主的陈旧性视网膜脱离进行巩膜外加压可以以最小的创伤使视网膜达到解剖复位,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视力。  相似文献   
87.
目的:了解武汉市城区妇女对妇科检查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2007年9~12月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对武汉市4个社区18岁以上的200名女性进行现场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妇科检查知识知晓率为68.9%;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及经济收入对知晓率具有显著性影响。结论:迫切需要加强有关妇科检查知识的健康教育,进一步加大对女性健康知识和意识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88.
李娟娟  黎铧  董建芝  胡竹林 《眼科研究》2010,28(10):925-926
猪囊尾蚴病是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疾病,其病原体是复杂的真核生物。眼部是其寄生的主要部位之一,多数位于玻璃体及视网膜下”。对于眼内猪囊尾蚴病的诊断,病史结合眼部影像学检查是确诊的主要手段。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红十字会医院眼科诊治的猪囊尾蚴病患者12例12眼的眼部影像学特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先天性黄斑缺损的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分析OCT对先天性黄斑缺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先天性黄斑缺损患者15例(20只眼)的眼底照片和OCT图像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OCT可显示后巩膜葡萄肿的范围和程度;(2)缺损区域脉络膜层毛细血管层光带消失;(3)缺损区域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明显变薄,伴有神经上皮内外层间的分离,层间有低反射带;(4)缺损边缘紧密粘连;(5)缺损累及视盘时呈类似青光眼样视盘改变。结论OCT能够显示先天性黄斑缺损患者视网膜细微的形态学改变,结合眼底彩照可对该病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估。  相似文献   
90.
屈光不正是指外界物象在无调节状态下经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不能准确聚焦于视网膜形成清晰的图像.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的屈光不正日益受到社会关注.本文对中老年人屈光不正的现状及发展的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