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本文为对17例妊娠16~38周的疟疾病人,经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治疗后的回顾性分析以及对婴儿出生后的随访观察。结果表明:这类药物对中、晚期妊娠妇女的使用是比较安全的,未发现早产、难产和死胎,对胎儿未发现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92.
Oinghaosu,developed by Chinese scientists,is a new type of antimalarial drug with quickeffect and low toxicity.Since its solubility inwater or oil is very low,it cannot be made intoa clear injection to be given intramuscularly orintravenously for emergency use.However,thedrug given per rectum is absorbed directly bythe middle and inferior rectal veins,bypassingthe portal veins of the liver and so avoiding des-truction of the drug in the liver.In this waythe drug can be highly efficient and quick-acting.  相似文献   
93.
前言甲氟喹(Mefloquine),代号WR142490,是奎宁和合成药WR30090的类似药,化学名d—(2哌啶)-2·8-双三氟甲基-4-喹啉甲醇。是1970年以来由美国陆军研究院研制出来的治疗抗氯喹疟疾的重要抗疟药。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在柬埔寨马德望省治疗无并发症恶性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无并发症恶性疟疾病人 5 0例 ,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2 5例 ,一组用双氢青蒿素哌喹片 ,一组用复方双氢青蒿素片 ,采用 2d内 4次给药 ,成人总量 8片的给药方案 ,观察治愈率、复燃率、平均原虫转阴时间、退热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组的原虫转阴时间为 (36±s 2 0 )h ,复方双氢青蒿素片组为 (36± 17)h ;退热时间双氢青蒿素哌喹片组为 (4 2± 2 5 )h ,复方双氢青蒿素片为(31± 2 1)h ;随访 2 8d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组治愈率为 10 0 % ,复方双氢青蒿素片组有 1例于d 2 1复燃 ,治愈率为 96 %。病人对两药均有较好的耐受性 ,个别病人在服药过程中出现恶心、腹痛等症状 ,均轻微而且是自限性的。结论 :双氢青蒿素复方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病人顺应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5.
王万霞  顾月兰  李国桥 《河北中医》2002,24(10):750-750
1999~ 2 0 0 1年 ,我科采用颈椎 1号内服配合电脑自控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1 78例 ,并与单纯颈椎牵引治疗 1 5 0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 ,并经颈椎X线 (或CT)检查确诊。1 .2 一般资料 全部 32 8例 ,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1 78例 ,男 96例 ,女 82例 ;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 72岁 ,平均 45岁 ;病程 7日~ 1 1年 ,平均 4.5个月。对照组 1 5 0例 ,男 82例 ,女 68例 ;年龄最小 2 4岁 ,最大 70岁 ,平均 43岁 ;病程 1 0日~ 8年 ,平均 2 .8个月。 2组…  相似文献   
96.
中药病毒宁滴剂抗呼吸道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病毒宁滴剂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市宇维生科贸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主要用于外感风热初起型感冒的中药滴鼻制剂,该药由柴胡、甘草等药组成。为探讨其抗病毒作用从体内外抗病毒实验对病毒宁滴剂抗呼吸道病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5种培养细胞上病毒宁滴剂20g/L浓度组对7种呼吸道病毒毒株均有明显的抑制病毒致细胞病变的作用。体内试验表明,病毒宁滴剂100g/L浓度滴鼻0.05mL/(鼠·次),每天2次,对流感病毒引起的小鼠肺炎实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00g/L、100g/L浓度组能抑制流感病毒增殖(与病毒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200g/L浓度组能延长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7.
本试验是在17名健康志愿者中进行的,把17名志愿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注射组两个组。注射组又分为以五天总量7.2mg/kg、9.6mg/kg和12mgkg三个剂量组,注射组分别按剂量肌肉注射蒿甲醚注射液,对照组注射等量的溶剂油。以双盲法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发热反应和网织红细胞下降是蒿甲醚注射液引起人体反应的较敏感指标,并提示该药对健康人五天最大耐受剂量是12mg/kg,而安全剂量是9.6mg/kg。  相似文献   
98.
健康志愿者26名,青篙琥酯静脉注射以每次量1mg/kg为预初试验量,以3天总量8mg/kg为预测治疗量,然后按50%、25%和12.5%递增,设5个试验剂量组,以双盲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健康人对一次静脉注射4.22mg/kg和3天总量16.88mg/kg的剂量耐受良好,未见明显临床副反应,仅见网织红细胞在药后3~6天下降,第7天基本回升至药前水平。表明青蒿琥酯每次量2~3mg/kg和3天总量8~12mg/kg是安全剂量。  相似文献   
99.
本文报导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青蒿琥酯在六名恶性疟疾患者的药代动力学情况,结果表示病人血清药浓度(时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药浓度半衰期T(1/2)α为4.72分,T(1/2)β为27.98分,曲线下面积为272.47mg/L.min。提示青蒿琥酯在恶性疟疾患者体内消除速度较快,故临床用药应适当增加给药次数,以维持血中的有效浓度,彻底消灭疟原虫。  相似文献   
100.
蒿甲醚系青蒿素经还原并甲基化的产物,比青蒿素对疟疾的治疗更有高效,速效,复发率低和使用方便的特点,本文报告了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蒿甲醚在正常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的结果,表明该药最高血药峰浓度随剂量的增大而升高,达峰时间也随剂量的增大而延长峰后血浓度的半衰期亦随之延长。利用所测得的血药浓度计算得到的有关药代动力学的参数对Ⅱ期临床血药水平的测定及指导临床用药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