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70篇
药学   73篇
  1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雾霾的空气让人紧张不已,甚至感到不适。面对空气污染,与人们一日三餐密切相关的饮食该注意些什么呢?如何通过合理的饮食来应对呢?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情况进行分析,并依据此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不断提升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共计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10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实施安全护理,对于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隐患予以深入分析,并制定出有效的措施。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患者要低,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并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神经内科的护理过程中是很容易发生安全隐患事故的,对此,护士要对经常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不断提高护理安全性,不断提升护理质量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在支气管肺炎患儿家属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及其家属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知信行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患儿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儿家属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罗音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支气管肺炎患儿家属健康教育中应用知信行模式,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家属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尼古丁暴露对小鼠子代脏器发育的影响。 方法 昆明孕小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1、2、4 mg/kg尼古丁暴露组,各组小鼠自孕7 d至分娩,分别多点皮下注射1 mL生理盐水或尼古丁生理盐水溶液(尼古丁含量分别为1、2、4 mg/kg),1次/d。子鼠哺乳喂养,21 d断乳。检测子鼠出生3、7、14、21、35 d时的体重及子鼠5周龄时的脑、肝、心、脾、肾脏器系数及组织形态。 结果 各尼古丁暴露组子鼠初始出生时体重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生35 d时,各组子鼠体重随尼古丁暴露剂量增高而降低(P<0.05);5周龄时,子鼠心肌纤维萎缩,心肌纤维间隙增大;肝细胞水肿;脾脏特征性结构边界不清,白髓面积变小,红髓面积增大等;大脑海马和肾组织未见明显异常。尼古丁暴露剂量达到2 mg/kg时,子鼠心脏和脾脏的脏器系数均显著上降(P<0.05)。 结论  妊娠期尼古丁暴露导致子鼠多器官组织形态异常,这可能是尼古丁致生后远期慢性疾病发生的解剖学基础和发育源性病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气-液界面染毒技术探索柴油机尾气对人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急性毒性作用. [方法]在流速为20 mL/min,37℃的条件下,用柴油机尾气分别对生长在多孔膜上的16HBE细胞持续染毒5、10、15、20、30 min,分别使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检测法、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中性红摄入法(NRU)检测柴油机尾气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对细胞存活率约50%以上的染毒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柴油机尾气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同时对每个染毒组分别设置用滤膜过滤的洁净空气作为对照组,暴露时间和检测方法均与染毒组-致. [结果]3种存活率检测方法的结果表明,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柴油机尾气持续染毒15 min及更长时间以后,细胞存活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呈随染毒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的趋势.3种方法比较表明,低流速短时间柴油机尾气对16HBE细胞的损伤作用以细胞膜损伤最为显著,其次是线粒体损伤.用柴油机尾气持续染毒10、15 min,染毒组细胞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及坏死率较对照组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10、15 min染毒组的晚期凋亡及坏死细胞多于早期凋亡细胞(P<0.05). [结论]气-液界面染毒技术可以应用于柴油机尾气等气溶胶有害物质的体外毒性研究;同时发现柴油机尾气导致的16HBE细胞急性毒性为细胞膜损伤、线粒体损伤及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肥胖症儿童脂溶性维生素A、D、E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西安市儿童医院营养科的273例肥胖症儿童(肥胖症组)为研究对象,同期健康体检的226例正常体重儿童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进行体格及体成分的测量,并检测血清维生素A、D、E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肥胖症组血清维生素A[(1.32±0.21)μmol/L vs(1.16±0.21)μmol/L]、维生素E[(9.3±1.4)mg/L vs(8.3±1.2)mg/L]水平较高(P<0.001),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49±22)nmol/L vs(62±24)nmol/L]较低(P<0.001)。在肥胖症组中,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率为5.5%(15/273),维生素D缺乏/不足率为56.8%(155/273),维生素E不足率为4.0%(11/273)。控制体重指数和腰身比后,肥胖症儿童维生素A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P<0.001),维生素E和25(OH)D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P<0.001)。在控制年龄因素后,未发现肥胖症儿童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25(OH)D水平与其肥胖程度、体脂百分比、肥胖时长的相关性,但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与其腰身比呈正相关(P<0.001)。结论肥胖症儿童的血清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较高,尤其是腹型肥胖者,而血清维生素D营养状况较差,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状况愈差。因此,应关注肥胖症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并积极补充。  相似文献   
17.
美国药物治疗学中具有较完备的营养管理内容:其中理论教学的内容包括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估,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的配伍及适应症,制定营养方案,营养途径选择,营养监护要点,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案例教学包括营养相关问题的设计,问题讨论。建议学习上述经验,在本科药学治疗学中纳入营养内容,以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压力应对行为倾向与焦虑、抑郁的关系,为今后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提供证据及建议。方法 以年龄>15岁男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获得有效问卷4027份。压力应对行为采用自我报告的题目测量。焦虑自评量表和患者问卷抑郁量表用于测量心理健康状况。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变量间关系。用边际预测分析检验焦虑、抑郁对压力应对行为倾向的预测幅度。所有的分析均控制了城市间群组效应。结果 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与“不采纳”组相比,较高抑郁程度(偶尔采纳 OR=1.25,95%CI:1.21~1.28;有时采纳 OR=1.29,95%CI:1.22~1.37;经常采纳 OR=1.24,95%CI:1.18~1.31)和较高焦虑程度(偶尔采纳 OR=1.09,95%CI:1.07~1.10;有时采纳 OR=1.15,95%CI:1.11~1.18;经常采纳 OR=1.17,95%CI:1.14~1.20)与消极压力应对行为采纳倾向呈正相关。边际预测分析结果显示,抑郁对“偶尔采纳”者和“有时采纳”者行为采纳概率的边际回报持续增高,而焦虑则对“经常采纳”者有更明显的边际回报增高的趋势。结论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应重视人群的不良心理状态及不适应对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信息化技术,在云南省边境地区建立持续动态症状监测预警系统,并探讨其有效性和及时性,以提升边境地区传染病防控能力。方法 选择3个边境县,以全覆盖的方式,于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持续监测医疗机构14个症状及6个症候群,收集小学每天学生缺勤信息和边境口岸入境人员发热信息,构建基于手机和电脑平台的症状监测预警系统。结果 采用EARS-3C和Kulldorff时空扫描的预警模型,发现皮疹、流感样症状和小学缺勤等多个监测信号源对手足口病、流感和水痘等常见传染病预警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提前1~5 d预警)。系统简便易用,安全性和可行性较强,以交互式图表及可视化地图的方式展示,相关人员能够随时掌握监测数据情况和预警信号的变化,及时采取处置措施。结论 该系统科学有效、操作方便,能实时发现边境地区常见传染病的暴发或聚集事件,实现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少本地及跨境传染病暴发的风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肾功能异常时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的变化以及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87例,按肾功能检测将其分为肾功能异常组(A组)61例,无肾功能异常组(B组)126例,收集患者的S/D指标,随访围产儿结局,分析2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肾功能异常组(32.32±2.62)与无肾功能异常组(34.32±2.96)相比,发病孕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妇的S/D值分别为(3.86±1 33)、(2.97±0.71)、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分别为(1458.20±598.00)、(2168.65±789.15)、1分钟评分分别为(5.95±2.89)、(8.00±1.71)、5分钟评分分别为(7.21±3.14)、(9.07±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围产儿结局中,早产、轻度窒息、重度窒息、FGR、胎儿窘迫、围产儿死亡、极低出生体重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肾功能异常组S/D值的变化与围产儿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发病孕周越早,肾功能的损伤越严重,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肾功能异常组的S/D值较无肾功能异常组显著升高,围产儿并发症多,存活率低,而重度子痫前期肾功能异常时胎儿脐血流S/D值的变化与围产儿结局关系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