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长时间昏迷伴呼吸停止5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5例长时间昏迷伴呼吸停止患者的护理体会。维持呼吸功能、脑组织的保护、心脏功能保护、各种管道的护理及皮肤护理是护理的重要环节,营养支持及基础护理对疾病的恢复起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2.
深静脉留置管封管方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随着深静脉置管的广泛应用,封管方法朝着操作简单、降低消耗、减少并发症的方向发展。我院2001年10月~2003年1月随机对188例应用深静脉留置管的病人采用生理盐水封管、肝素液封管、原液压力封管(肝素帽组)以及可来福接头(不需要封管)代替肝素帽,并对以上方法、效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3.
林淑芃  刘国树  李冬云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8):2524-2525,F003
目的 应用电镜技术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超微结构和聚集性的改变,探讨其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无伴随疾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为12例正常成年人,采取空腹静脉血,制成电镜标本,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拍照,记数,测试比表面积。结果 扫描电镜下和透射电镜下,原发性高血压组的异常形态红细胞所占比例均显著升高(P&;lt;O.05,t=5.1l,4.83,3.07,2.98),并与舒张压呈明显正相关,原发性高血压组的比表面积明显减小(P&;lt;0.05,t=2.56)。并且两种电镜下均发现高血压组呈聚集状态的红细胞显著增多,9例伴有左心室肥厚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红细胞聚集现象更加明显。结论 血压增高可能与红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有关,红细胞聚集性增高和异常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将导致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14.
目的:应用依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观察血压昼夜节律变异逆转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00-03/2005-04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7例,均未经降压治疗,且不伴有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给予口服依贝沙坦(杭州诺塞菲-圣德拉堡制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和组织多普勒成像检查,观察心室舒张功能各评价指标的变化。结果:107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根据治疗前血压昼夜节律和治疗后血压昼夜节律逆转情况分为杓型组29例、逆转组34例和未逆转组44例。①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心腔内径、室壁厚度和射血分数等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②治疗前逆转组和未逆转组的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杓型压组(P<0.05)。治疗后逆转组和未逆转组患者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未逆转组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仍高于逆转组[(135.2±25.4),(125.1±29.6)mmHg;(87.4±36.1),(78.3±35.2)mmHg,P<0.05],并且血压昼夜节律仍呈非杓型。③治疗前逆转组和未逆转组的平均组织舒张早期速度和平均组织舒张早、晚期速度比值显著低于杓型组[(5.9±2.1),(6.0±2.4),(7.8±3.1)cm/s;0.68±0.56,0.67±0.49,0.95±0.39,P均<0.05],治疗后上述指标显著升高(P<0.05),但未逆转组仍低于逆转组(P<0.05);治疗前逆转组和未逆转组的平均组织舒张晚期速度明显高于杓型组[(9.5±2.8),(9.6±2.7),(8.6±1.7)cm/s,P<0.05],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但未逆转组仍高于逆转组[(9.0±1.8),(8.7±2.1)cm/s,P<0.05]。结论:①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可能与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有关。②通过有效的降压治疗逆转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可以显著改善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15.
优质护理服务与传统排班模式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优质护理服务排班模式与传统排班模式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将41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甲、乙组,2组患者病种及病房的住院环境及护理人员的编制基本相同,住院期间甲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排班模式下的护理,乙组患者接受的是传统排班模式下的护理,出院时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对甲乙组患者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甲组患者满意度为98.87%,乙组患者满意度为90.16%,两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排班模式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精神,其护理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排班模式,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6.
117.
118.
脑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30%~50%[1],是肺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自然生存期仅为1~2个月[2]。全脑放疗或立体定位放疗是目前肺癌脑转移的主要治疗手段,可使患者中位生存期提高到4~6个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做为进展期NSCLC标准二线治疗方案,具有与细胞毒性药物相当的临床疗效[3]。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观察复方浙贝颗粒联合吉姆单抗为主化疗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例难治性AML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吉姆单抗为主化疗方案,于化疗前3 d开始服用复方浙贝颗粒,连服14 d。化疗1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第1例完全缓解(CR),4个月后因疾病复发死亡;第2例CR,维持巩固5个月后疾病复发,再次诱导无效,复发后3个月死亡;第3例无效,于复发后8个月死亡;第4例CR。结论 复方浙贝颗粒联合吉姆单抗为主化疗治疗难治性AML可获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比较多种生化指标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肾功能损害的评估作用。方法 87例COPD患者根据氧分压分为轻、中、高缺氧三个亚组,分别测定血清中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含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 FR)及尿比重,与86例健康体检者组成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OPD组血清β2-M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RBP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t=6.861,P0.001)。进一步亚组分析表明,COPD患者轻、中、重缺氧组β2-M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随着缺氧程度加重,β2-MG水平具有升高趋势。而3个亚组血清R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且随着缺氧程度加重,具有下调趋势。中、重度缺氧组eG FR和尿比重显著低于对照组。COPD组与对照组BUN、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各亚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β2-MG水平随着缺氧程度加重,具有升高趋势。而COPD患者血清中BRP水平随着缺氧程度加重,具有降低趋势。β2-MG、BRP评估COPD患者肾损害情况优于BUN和Sc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