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8篇
  2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32.
目的:观察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 FGF)对儿童手术或意外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206例患儿随机分作2组,观察组给予rh-a FGF、对照组给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分别进行创面治疗,观察治疗7 d后两组伤口愈合、患儿感染、脂肪液化等疗效情况,及治疗6个月后的瘢痕、色素沉着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rh-a FGF、b FGF治疗7 d的愈合率分别为88.4%、74.2%,剩余创面面积分别为(2.2±1.1)cm2、(3.9±2.4)cm2;6个月后rh-a FGF组与b FGF组疤痕发生率分别为27.2%、67.5%,色素沉着发生率分别为30.1%、69.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a FGF对儿童手术或意外创伤创面的促修复作用较b FGF更强,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降低疤痕发生率及色素沉着发生率、有效减少疤痕面积及色素沉着面积。  相似文献   
33.
医学教育作为特殊的专业教育,医学生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而现在许多医学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下降,许多医学院校不注重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培育,这一现象必须得到改变。"两课"教学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两课"教学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高度重视并发挥"两课"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积极促进"两课"教学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L形金属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3月我科采用L形金属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42例,并对术后骨折愈合,肘关节形态、功能和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本组42例骨折均于6周内达临床愈合,无骨不连发生,无1例发生肘内翻畸形,按JOA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达97%。结论严重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L形金属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固定牢固,可早期行肘关节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降低了肘内翻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35.
骨盆韧带损伤对骶髂关节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骨盆韧带损伤对骶髂关节稳定性的影响,为骨盆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取骨盆标本10具,完整保留关节及韧带结构,左侧组逐级离断耻骨联合、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骶髂前韧带及骶髂前关节囊、骶髂骨间韧带,右侧组逐级离断耻骨联合、骶髂后长、后短韧带、髂腰韧带、骶髂骨间韧带,模拟人体单足站立位,力学机上给予轴向加载,测量并记录骶骨相对于髂骨的垂直位移及矢状面骶骨旋转角度(角移位). 结果左侧力学试验中,仅切断耻骨联合周围韧带、骶结节韧带,骶骨垂直位移、骶骨角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切断骶髂前韧带、骶髂骨间韧带,骶骨的垂直位移数值由完整骨盆测量的(4.144±0.538)mm增至(5.853±0.368)mm;骶骨的旋转角度由骨盆完整时的0.226°±0.061°增至0.616°±0.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力学试验中,逐次切断骶髂关节后部韧带,骶骨的垂直位移数值由完整骨盆测量的(3.610±0.696)mm增至(6.825±0.565)mm;骶骨的旋转角度由骨盆完整时的0.271°±0.094°增至0.746°±0.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耻骨联合及其周围韧带的损伤对骶髂关节的稳定性无显著性影响;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对限制骶骨的角位移有很大作用;骨间韧带对骶髂关节稳定性的作用较大;骶髂后韧带与骨间韧带共同组成了骶髂关节后部韧带复合体,是骶髂关节周围韧带中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36.
氨基己酸适用于预防及治疗血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引起的各种出血。临床上常用于前列腺、肺、肝、胰、脑、等器官的外伤出血或手术出血的治疗和预防。为了解氨基己酸减少术后出血和临床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笔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7.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存活者当中,大约70%~80%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2006年8月-2008年7月,对收治的176例脑卒中患者除进行常规护理外,同时进行早期床旁康复训练指导,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应用半乳糖末端糖蛋白受体(ASGP-R)介导的内吞作用,将外源基因导入真核细胞,与脂质体介导的转染和细胞表面转铁蛋白受体(Tf-R)介导的内吞作用相比,虽然三种方式均能有效介导外源基因的转移,但ASGP-R法具有肝细胞特异性,而脂质体法和Tf-R法不具此特性。将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的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mRNAPreC/C区的核酶质粒pCMV-Ripc特异性导入肝细胞并发挥作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评价核酶在细胞水平对HBV抗原表达的阻断作用。结果表明当核酶质粒pCMV-Ripc与HBV抗原表达质粒pUC-2HBV共转染HepG2细胞时,核酶对HBsAg和HBeAg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55.29%和68.73%。  相似文献   
39.
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的诊治与并发症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道33例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的诊断、治疗与并发症处理的结果:方法33例患儿主要临床表现有:12例后背或腰骶正中皮肤异常;29例下肢畸形、感觉及运动障碍;11例括约肌功能障碍。32例经X线检查脊柱有畸形;6例CT检查显示骨性脊髓纵裂、脂肪性异常增粗的终丝;11例MRI检查显示有脊髓病变,33例MRI检查均显示有低位脊髓、圆锥位于L3~S1和终丝增粗。33例根据术中病理不同选择不同手术方法:(1)切除位于低位圆锥附近的骨性病变,如脊髓纵裂予以切除;(2)松解对硬脊膜和脊神经组织的粘连与压迫;(3)借助放大镜,尽可能切除椎管内脂畴、纤维瘤组织;(4)靠近骶尾部将增粗终丝的止点处结扎、切断。结果30例随访1~12年,平均5年。6例效果好,25例有效,2例效果差。术后并发症:脑脊液漏4例,采取俯卧位、局部加压包扎,或伤口再次缝合治愈。结论MRI结合CT检查,有助对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的评估,手术部位及方法根据病理变化而定,单纯增粗的终丝手术切断效果好。  相似文献   
40.
带第四腰动脉蒂髂骨瓣植骨治疗腰椎不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带第四腰动脉蒂植骨治疗腰椎不稳的手术方法和适应症。方法:本组腰椎不稳病人16例,将带第四腰动脉蒂髂骨瓣用松质骨螺丝钉固定于需融合节段腰椎的椎弓根,对侧椎板或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至6年,平均2.8年,根据李稔生的疗效评价标准:优13例,良2例,可1例,结论:应用带第四腰动脉蒂髂骨瓣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手术简单,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