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背景与目的:垂体瘤术后发生癫痫的原因与脑水肿密切相关,本文旨在研究垂体瘤术后低钠血症与癫痫的关系。方法:对11例垂体瘤术后血钠水平进行监测,分别统计癫痫发作前24~12h、发作时的血钠值。按血钠值和血钠的变化幅度进行分组,组1血钠值≥125mmol/L,变化幅度≥15mmol/L;组2血钠值<125mmol/L,变化幅度<15mmol/L,用T和!2检验来分析癫痫与术后血钠的关系。结果:癫痫前24~12h血钠平均值与癫痫时血钠值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钠≥125mmol/L组与<125mmol/L组的血钠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35)。其他各组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垂体瘤术后血钠紊乱者发生癫痫可能性大,其中变化幅度越大越易发生癫痫。垂体瘤术后血钠偏低是癫痫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22.
老年人骨质疏松所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VCF)可致伤椎椎体塌陷,脊柱稳定性下降,疼痛和神经功能丧失。传统的治疗方法采用长期卧床休养等治疗,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且易出现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尤其对高龄,基础疾病较多者;有的学者尝试使用开放手术,然而对于老年VCF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骨质对内固定物的把持力不够,容易出现内固定在椎体内的切割,松动现象,导致内固定物松动,拔出致治疗失败。1984年首次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血管瘤,1997年开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cousvertebroplasty,PVP)成功治疗老年VCF。该方法为微创性手术,早期止痛效果好,术后患者可早期下地活动,避免了患者长期卧床引起的各种并发症,目前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不可忽视的是PVP术由于骨水泥自身具有一定流动性性状所致的渗漏比例较高,大量临床资料显示这种渗漏多不至造成严重神经血管症状,如致死性大出血,不可逆性脊髓,外周神经损伤,但由于骨水泥在凝固过程中于局部释放大量热量,最高可达80C°-90C°,且渗漏后的固体骨水泥块位移及定位位置具有一定随机性,不可控性,如占位于关键点部位,如椎管内,神经根孔等处,仍有一定机率出现严重,不可逆性后果,如截瘫等,如何在临床工作中尽量减少骨水泥渗漏机率,减轻骨水泥渗漏后造成的影响,有必要从PVP术手术适应症,具体操作细节等方面做深入探讨。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骨水泥渗漏的防治措施。 方法: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VCF102例131个椎体,方法再完善一些患者俯卧位或侧卧位,在X线机透视下定位伤椎,选定穿刺点,经单侧椎弓根至椎体前中1/3处,透视下注入并观察骨水泥PMMA填充、弥散情况,至填充、弥散满意后3~5 min,拔出穿刺针,24 h后鼓励患者下地活动。观察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及术后1月一般健康状况,手术疗效及骨水泥渗漏情况,。。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即明显缓解,术前术后VAS疼痛评分分别为(8.78±0.58)分、(1.13±0.34)分,术前术后VAS分值具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半年和术后一年VAS疼痛评分分别为(1.12±0.32)分、(1.55±0.50)分,VAS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SF-36生活质量积分比较(mean±SD),PVP术后患者疼痛改善状况,总体健康,活力完成社会职能方面与术前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优于术前。骨水泥渗漏22例:渗漏至椎管1例,改行开放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渗漏至神经根管3例,经保守治疗后缓解;渗漏至椎间隙内10例,椎旁8例,无明显临床症状。聚甲基丙烯酸骨水泥(PMMA)与成人骨成分一致,组织相容性好,即使长期留置体内也不会有排斥反应,PVP治疗VCF效果良好,但是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高,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23.
美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当今两大急救模式之一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上先进的急救系统之一,通过对其起源与发展、系统特征、运行现状的评析和介绍,有效对比出我国急救系统的不足和落后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思考,并提出改善我国急救系统的对策.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颅内动静脉畸形切除术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在显微外科手术的基础上,将65例动脑静脉畸形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4例动静脉畸形患者在术中接受术中超声检查,确定其畸形血管团的数目、位置、深度、大小、范围及其与周边组织结构的关系,探查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的数目及走行,以确定动、静脉畸...  相似文献   
25.
目的 通过对产前多次超声筛查出Dandy-Walker综合征的胎儿行磁共振(MRI)检查,探讨高场MRI诊断Dandy-Walker综合征的依据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例经多次超声筛查诊断为Dandy-Walker综合征的胎儿,在超声筛查72h内行高场MRI检查,同时行羊膜腔或脐静脉穿刺取羊水或脐血作染色体核型诊断.结果 超声及高场MRI均能清楚显示Dandy-Walker综合征的程度、形态、异常信号特点,可以做出定性诊断.结论 通过超声观察分析Dandy-Walker综合征的特征,并结合MRI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有助于对胎儿颅内结构发育异常进行更好的定性诊断,为结束妊娠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6.
李仲春  朱成明  姜文 《西部医学》2012,24(10):1960-1962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急性脑血管病初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病人随机分为院前组和院内组各60例,比较两组的病情和病死率,院前组采取积极的院前急救措施,并注意院前急救中的护理方法。结果院前组经正确、有效的急救护理,快速安全转入医院49例,有效率为81.7%,院内组仅为11.7%,两组比较(P〈0.01);院前组5例在转运途中病情恶化,到院后死亡,占8.3%,院内组为21.6%,两组比较(P〈0.05);脑疝发生率院前组为6.6%,院内组为25%,两组比较(P〈0.01);呼吸道阻塞率院前组为3.3%,院内组为41.7%,两组比较(P〈0.01)。结论正确、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能降低急性脑血管病的病死率,是影响该类疾病发展、转归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复发的临床影响因素及处理原则和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脑动脉瘤手术患者,其中综合加固夹闭手术36例为A组,常规夹闭手术33例为B组,分析手术经过、手术时机、脑血管痉挛的防治与治疗效果、预后及复发的关系。结果脑脊液恢复正常的时间、术中将动脉瘤颈完全夹闭的比率、术后脑积水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患者进行6~36个月的随访,6个月近期疗效GOS评分、24个月远期疗效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 index)评分、36个月动脉瘤的复发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动脉瘤治疗后再复发的主要原因为:夹闭不全和血流动力学影响。综合加固夹闭手术与病因治疗,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预防动脉瘤复发,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8.
目的比较钻孔引流尿激酶溶解术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2008年9月-2009年12月分别接受钻孔引流尿激酶溶解术(A组,n=34)和小骨窗开颅术(B组,n=30)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64例(出血量30~50mL,无脑疝),两组患者术前基线指标(如出血量、手术时机、昏迷程度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比较接受不同术式的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1个月的近期疗效、术后6个月远期疗效及死亡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个月,A组疗效优于B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近期和远期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区、出血量在30~50mL,无脑疝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钻孔引流尿激酶溶解术的疗效明显优于小骨窗开颅术。  相似文献   
29.
背景:骨水泥自身具有一定流动性性状导致经皮椎体成形治疗中出现渗漏比例较高,如何在临床工作中尽量减少骨水泥渗漏概率,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目的:回顾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的骨水泥渗漏情况,总结骨水泥渗漏的防治措施。 方法: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02例131个椎体,在X射线机透视下定位伤椎,经单侧椎弓根至椎体前中1/3处注入骨水泥,至填充、弥散满意后3~5 min,拔出穿刺针。观察患者疼痛缓解程度及骨水泥渗漏情况。 结果与结论:90例疼痛完全消失,8例疼痛明显减轻,4例疼痛减轻,无疼痛加重患者。术中出现骨水泥渗漏22例,其中3例渗漏于椎管内,无急性脊髓压迫症状;5例渗漏至前纵韧带下及周围,无明显大血管侵蚀症状;4例渗漏至神经根管周围,出现单侧神经根刺激性症状,出现单侧下肢放射性疼痛,给予脱水、地塞米松以及神经营养,卧床休养治疗后缓解。渗漏至椎体外周6例,无明显临床症状;明显肺内散在点状骨水泥渗漏1例,无明显呼吸症状;3例沿椎旁静脉扩散至上及下位椎体周围,无明显神经症状。聚甲基丙烯酸骨水泥留置体内未发生排斥反应。结果显示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效果良好,但是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高,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30.
咸丰地处鄂西南,位于云贵高原武陵山余脉与大巴山之间,面积2550平方公里,1990年人口334 593。境内山峦起伏,重岩叠障,每平方米只有公路0.27公里简易公路,无铁路和水路交通。自1987年推行MDT至1990年底,全县应接受MDT的患者有60倒,全都受到治疗,共治愈29例、显著进步10例、无变化4例、愈前死亡外迁3例,规则治疗率为97.95%。防治网由县皮防所及区、乡、村卫生院(所、室)组成,各级均有专或兼职医生负责。兼职医生主要是发现、报告并协助管理和治疗病人。这得力于领导的支持。县卫生局将防治任务分解到各区乡,与卫生院长签订责任书,做到层层有人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