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7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挖掘巴西人参核心药效,结合动物实验验证其抗疲劳作用。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方法收集巴西人参的化学成分,运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筛选类药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对类药性成分预测分析关键靶点,并对预测靶点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分析,采用Cytoscape 3.6.1软件中的MCODE插件筛选出PPI网络中的核心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巴西人参高、低剂量组,各组小鼠给药15天后进行转棒实验及负重游泳实验,检测小鼠血清乳酸、肝糖原含量,考察各组小鼠抗疲劳能力。结果 网络药理学结果提示巴西人参主要有调节甾体类激素以及物质代谢的作用;巴西人参高剂量组能够显著延长小鼠的转棒疲劳时间以及力竭游泳时间(P < 0.05或P < 0.01);巴西人参高、低剂量组均能够显著降低血清中乳酸堆积、增加肝糖原的含量(P < 0.05或P < 0.01)。结论 巴西人参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其核心功效可能为抗疲劳以及增强性功能作用;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巴西人参具有良好抗疲劳效果,其机制可能为促进机体内乳酸的转化,增加体内储能物质即肝糖原的储备。  相似文献   
52.
朱卫丰  刘水婷  王万春  管咏梅 《中草药》2021,52(7):1914-1923
目的筛选并优化黄白温敏型原位凝胶的处方,并考察其经皮渗透性能。方法以泊洛沙姆407(P407)、泊洛沙姆188(P188)、聚乙二醇6000(PEG6000)作为凝胶基质材料,以胶凝温度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温敏凝胶处方;对制备的温敏凝胶进行理化表征,并采用Franz透皮扩散池法考察黄白温敏凝胶的经皮渗透性能。结果黄白温敏型原位凝胶的最佳处方为P407 20.10%,P188 2.54%,PEG6000 2.00%,胶凝温度为(34.2±0.2)℃,24 h内欧前胡素、盐酸小檗碱的累积渗透量分别为(14.07±1.34)、(395.72±35.04)μg/cm~2,均符合Higuchi动力学方程。结论制备的凝胶具有温敏、缓释作用,为临床提供治疗蛇虫咬伤的制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3.
质量源于过程控制水平。目前,中药质量控制缺乏系统性,难以满足产品均一、稳定的要求。从而致使我国中药制剂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中药制剂的疗效及安全稳定。从保证中药制剂产品"均一、稳定"出发,结合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核心概念,提出在中药制剂质量过程控制中建立基于Q-Marker的"原料-工艺-产品质量"为一体的质量过程控制方法,为提高中药制剂稳定性、均一性、质量过程控制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参灵草口服液对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As C)的干预效果。方法于2011年11月~2012年5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南昌市第九人民医院,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应用参灵草口服液治疗64例As C(1次/日,1瓶/次,200 m L/瓶,服用6月)。在As C服药前、服药后1、3、6月时检测其血清HBV-DNA载量、肝炎6项特异指标和11项肝功能指标并记录结果,然后对重复测量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服用参灵草口服液1月后,As C的HBV-DNA载量下降者35/57例(占61.40%),其中下降1 log者15例,下降2 log者4例,下降至临床检测下限者12例;服用3月后,下降者41/57例(占71.93%),其中下降1 log者21例,下降2 log者5例,下降至临床检测下限者15例;服用6月后,下降者31/49例(占63.26%),其中下降1log者19例,下降>2 log者7例,HBV-DNA载量下降至临床检测下限者12例。As C服用参灵草口服液前后不同时点的HBV-DNA载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服用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以服用3月时下降最为明显。结论参灵草口服液对提升As C清除病毒能力,控制HBV-DNA载量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寻中药提取物对乳膏凝胶网状结构形成与稳定的影响。方法:以苦参碱、甘草次酸、小檗碱等6种中药提取物为模型药物,以司盘60-吐温80复配乳化剂制备乳膏,考察提取物在油相中的溶解性能、药物的油水界面活性,药物对乳膏宏观稳定性、凝胶网络结构和物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苦参碱、甘草次酸和大黄素有促进乳膏凝胶网络结构形成与稳定的作用,黄芩苷和小檗碱降低乳膏凝胶网络结构形成与稳定的作用,丹皮酚对其影响不大。结论:中药提取物与乳膏基质相互作用所表现出的复杂理化性质,影响了凝胶网状结构形成、交联和溶胀。  相似文献   
56.
57.
对彭泽贝母的植物形态、生态环境、商品药材的鉴定、质量标准、化学成分、栽培技术、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总结出进一步对彭泽贝母进行深入研究的方向,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彭泽贝母有效成分贝母辛平喘作用及机制。方法 在离体器官水平,采用气管条浴槽实验方法,观测不同浓度的贝母辛对乙酰胆碱 (Ach)、组胺 (His)、CaCl2、β受体阻断剂、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5种刺激因素诱发的气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结果 贝母辛 (0.046、0.092 mmol/L) 使 Ach 诱发的大鼠、豚鼠气管平滑肌的 EC50 增大。贝母辛 (0.092 mmol/L) 对 His 的 EC50 无影响。贝母辛 (0.092 mmol/L) 对 CaCl2 致气管平滑肌收缩的 EC50 均无显著性差异。贝母辛3个剂量对 Ach 引起的气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的释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P<0.05、0.01、0.001),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但对细胞外钙的内流均无明显抑制作用。与普萘洛尔+DMSO 组比较,普萘洛尔+贝母辛组对气管平滑肌张力无降低作用,加入 L-NAME 后,贝母辛组3个剂量均未能抑制气管平滑肌的收缩。结论 贝母辛通过作用于 M 受体、兴奋β受体和拮抗内钙释放,促进生成和释放一氧化氮从而舒张气管平滑肌,实现平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溶度参数表征中药复方溶解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溶度参数表征中药复方的溶解性能.方法:通过基团贡献法和反相气相色谱法(IGC)测定良肤处方有效成分及全方混合物的Hansen三维溶度参数,利用Hansen solubility parameter in practice(HSPiP)软件绘制Hansen溶解球,考察良肤处方有效成分及全方混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并采用近似溶解度试验进行验证.结果:在Hansan溶解球中,良肤有效成分与全方混合物能溶解在正辛醇、丙酮、醋酸乙酯、三氯甲烷、乙醚中,微溶于甘油、丙二醇、甲醇、乙醇,在水中难溶,都属于脂溶性物质,这与近似溶解度试验的结果吻合.结论:可利用溶度参数对中药有效成分及复方的溶解性能进行表征,该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准确、方便、直观.  相似文献   
60.
魔芋药用研究( )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魔芋目前抗癌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疑问,然后综述了魔芋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