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背景:细胞周期素A2是调节细胞周期的关键因子,关于细胞周期素A2在乳鼠心肌中的表达及定位情况还不明确。 目的:探索细胞周期素A2在C57乳鼠中的表达定位及表达,检测心肌细胞中增殖相关蛋白随着细胞周期素A2的表达而呈现的表达趋势。 方法:C57乳鼠分别于出生后0,3,7,14,28 d处死,留取心肌组织,行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细胞周期素A2、增殖细胞核抗原及磷酸组蛋白H3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周期素A2在出生后乳鼠中的定位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C57乳鼠出生后细胞周期素A2表达水平逐渐下调,直至第14天基本消失(P=0.001),且细胞周期素A2在乳鼠出生后0 d定位于细胞核中,在第14天时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至第28天时,基本消失。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出生后0 d表达最强,随后表达逐渐减弱。而反映有丝分裂期的特异性蛋白磷酸组蛋白H3随时间表达逐渐减少,且表达强度基本与细胞周期素A2表达减弱相一致。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超重或肥胖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性激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的变化.方法 选择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根据体重指数分为体重正常组(50例)和超重或肥胖组(62例).所有患者测定血糖、血脂、胰岛素及性激素水平,包括睾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孕激素、催乳素、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脱氢表雄酮,并计算得出游离睾酮、生物活性睾酮.比较两组性激素水平、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体重正常组相比,超重或肥胖组空腹血糖、HbA1c、尿酸、空腹胰岛素和餐后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f=-4.58~-2.35,P均<0.05);总睾酮、SHBG水平显著降低(t=2.17,2.06,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体重指数、腰围与总睾酮(r =-0.40,-0.41,P均<0.01)、SHBG(r =-0.33,-0.42,P均<0.01)呈显著负相关.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与总睾酮(r =-0.28,-0.24,P均=0.01)、SHBG(r =-0.27,-0.37,P均≤0.01)呈负相关;空腹胰岛素、餐后胰岛素、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总睾酮(r=-0.30-0.21,P均=0.01)、SHBG水平(r=-0.29-0.20,P均≤0.05)呈负相关.结论 超重或肥胖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常存在性腺功能减退症,并与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E)-苯乙基-3-(3,5-二羟基-4-异丙基苯基)丙烯酸酯(THCA354)化合物的抗炎作用及抗炎初步机制。方法通过二甲苯和佛波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模型来评价THCA354的抗炎作用;进一步通过佛波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模型来评价该化合物对小鼠耳组织中髓过氧化酶(MPO)的活性和IL-1β、IL-6、TNF-α炎症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局部涂抹THCA354化合物的小鼠耳朵厚度,淋巴细胞的浸润,耳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和IL-1β、IL-6、TNF-α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均显著降低。结论 THCA354化合物可能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活化和IL-1β、IL-6、TNF-α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有效地缓解小鼠耳组织炎症水肿和淋巴细胞的浸润,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总结霍介格教授从伏毒论治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证和病案整理,归纳霍教授对SCLC病因病机的认识,学习临证从伏毒论治SCLC的理论来源,总结霍教授对SCLC的独特辨治思路,并附病案2例以佐证。[结果]霍教授认为伏毒蕴肺是SCLC的核心病机,伏毒是SCLC发生与发展进程中重要的病理因素,其致病具有隐匿、毒性猛烈的特点。伏毒理论源自温病学说,其含义在近现代逐渐丰富。霍教授从伏毒入手治疗SCLC,配合化疗阶段调整用药,强调个体化地解毒扶正治疗,并重视益气养阴、固本培元。2则病案显示,霍教授从伏毒论治SCLC延长了所附患者的生存期,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论]霍介格教授从伏毒论治小细胞肺癌经验独到,疗效显著,值得学习与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6.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本身可导致肝功能损害,而抗甲状腺药物亦可引起肝功能损伤.但出现严重药物性胆汁郁积性肝炎的病例比较少见,临床治疗较为困难.本院收治1例,在治疗甲亢的基础上,采用甲强龙静脉脉冲冲击联合口服强的松的方案,降低患者胆红素水平,使肝功能恢复正常,甲亢亦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77.
限食疗法被认为是延缓肥胖、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发生、发展最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措施之一.目前研究认为,即使是短期限食,亦能安全、有效地预防及治疗心血管疾病.限食可减轻心室肥厚、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改善心肌缺血及心功能等,其机制可能包括抑制氧化应激、减轻炎性反应、改善线粒体功能、调节心肌凋亡及自噬等.  相似文献   
78.
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谓"痹证",其发病以脾肾两虚为本,湿、热、毒为标,证属"正虚邪实",发作时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困扰。中药汤剂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应用广泛,疗效明显。近年中医传统特色疗法针灸、推拿、拔罐等治疗方法得到了广泛开展,其机制通过对经络穴位的局部刺激,起到健脾化湿、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使瘀祛痛止,且毒副作用小,操作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通过分析甲磺酸阿帕替尼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表现、原因及转归情况,旨在为临床上合理使用阿帕替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2014-2018年4年间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网上有关阿帕替尼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筛选后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信息、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治疗与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收集甲磺酸阿帕替尼致不良反应69例患者中,有10例新的不良反应。分析可知,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41~60岁所占的比例最高为53.62%,多在服药后1个月内出现不良反应(占80.75%)。不良反应中皮肤及附件损害所占比例最多为31.84%,心血管系统损害是其次,占18.43%,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一共有10例死亡病例,致死原因多是呼吸系统损害,占死亡病例的40%。在临床处理和转归上多数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得到缓解。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阿帕替尼的不良反应,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应加强密切关注不良反应,做到及时处理及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