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诞生于本世纪初的叙事医学近10年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但其“在地化发展”及临床运用推广仍道阻且长。从叙事医学的现实困境出发,以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儒家思想与叙事医学所包含的“共情”“反思”“医患共同决策”这3方面内涵之间的共性,再结合中国古代医家范例以及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病中心实施路径,认为儒家思想对叙事医学的临床实践具有深刻的指导价值,叙事医学在我国的发展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痛风患者中医证候与临床分期、实验室检查等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1年6月于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病科住院痛风患者2 092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中医证候、实验室检查等。结果 本次调查显示中医证候分布依次为湿热蕴结证、寒湿痹阻证、脾虚湿阻证、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其它证型。调查发现患者年龄、发病年龄、临床分期以及实验室检查中的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D-二聚体与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结论 患者的年龄、发病年龄、临床分期以及IL-1β、FIB、D-二聚体可能是造成患者中医证候差异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综述近年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为临床和科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近年来有关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文献报道,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目前有关中医药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研究主要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不同层面揭示中医药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结论:中医药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桂枝加附子汤原方出自《伤寒论》,经云南扶阳学术流派第三代传承人彭江云教授多年临床经验,在原方基础上化裁总结为极具扶阳特色的方剂。其认为该方上下、表里兼治,扶阳存阴同求,祛邪不忘顾护脾胃,有扶正祛邪之功。彭江云教授临床多用此方治疗风湿病,临证疗效显著,尤其在针对尪痹、大偻及骨痹的治疗上获效甚佳,值得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系统评价渴络欣胶囊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资讯(VIP)、万方数据知识平台、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发表的有关渴络欣胶囊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19年1月。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价均由2位研究者独立完成,结果采用Cochrane软件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7项随机对照试验的596名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荟萃分析,其中302例患者采用渴络欣胶囊联合西药治疗,294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渴络欣胶囊联合西药组在对患者肾功能的改善中,血清肌酐(Scr)[WMD = -4.75,95%CI(-8.23,-1.28),P = 0.01],血尿素氮(BUN)[WMD = -29.89,95%CI(-45.07,-14.71),P =0.0001],均优于单纯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应用渴络欣胶囊可以改善DN患者的α1-MG、TC、TG、LDL-C、FBG、β2-MG、UAER、UTP水平,起到肾脏功能保护作用。但对于患者HDL-C、ALB无改善作用。试验中没有报告不良事件。结论:渴络欣胶囊作为辅助药物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但仍需要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支持验证。  相似文献   
18.
干燥综合征是以唾液腺和泪腺等腺体组织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少火生气”首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后世医家吴佩衡根据“少火”所在脏腑及生理功能又将其细分为心之君火、肾之命门真火以及熏蒸散布于各脏腑部位的相火。彭江云教授继承吴佩衡学术思想认为少火衰弱是干燥综合征的病机关键:少火衰弱导致阴津失于蒸化布散、相火违令浮越上亢、阴凝中州气机不畅,津液难以润泽肌肤孔窍,继而出现口干眼干等燥症表现。根据该病不同的病机特点,彭师辨为肾虚津亏证、上热下寒证、脾虚湿阻证,予以温养肾精、生津润燥,助阳生津、引火归元,温阳助运、醒脾化湿等治法,屡屡获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难治性结缔组织病,可归属于中医“皮痹”“肺痹”等范畴。本文基于太阴相关论述,结合系统性硬化症现代医学研究及患者临床表现,系统分析太阴与系统性硬化症的相关性,认为太阴之脏不足引发正虚邪凑,继而影响津液代谢,致使痰浊瘀血内生为该病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治疗遣方用药从太阴入手,增健脾补肺、调和营卫、益气养血之剂多有效验。通过阐述从太阴论治系统性硬化症的理论依据及重要性,为临床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20.
独取寸口脉法是中医学流行的诊脉方法,寸口脉分候脏腑是脉学的重要理论。对于独取寸口脉的起源,文章在质疑目前流行理论的基础上对《内经》《难经》进行研究,重现早期脉诊体系面貌,分析不同脉诊方法演变过程及其在临床诊疗中对人体疾病诊断的思维方法,进而还原独取寸口的形成过程,对进一步研究独取寸口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