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95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61.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静脉输注,低分子肝素钙腹部皮下注射。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4%优于对照组的76%(P〈O.05)。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持续时间、ST段下移、室性早搏次数等各项指标均有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UA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362.
O/W型微乳对鱼腥草油增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O/W型微乳对鱼腥草油的增溶作用,确定鱼腥草油微乳处方。方法:通过滴定法制备的拟三元相图,绘制出增溶曲线,系统研究微乳对鱼腥草油增溶作用的影响,并比较胶体液与微乳液对鱼腥草油的增溶差异。结果:微乳辅料品种、用量对鱼腥草油增溶作用都有影响。确定的O/W型鱼腥草油微乳处方为中碳链三甘酯为油相,EL-35为表面活性剂,1,2丙-二醇为助表面活性剂,Km比为2∶1。结论:适宜的微乳处方可以增溶鱼腥草油,为进一步开发鱼腥草油微乳制剂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63.
路艳丽  彭博  贺蓉  高杰  杨华  易红  李建荣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5):2004-2007
目的:比较藿香正气微乳与藿香正气水2种剂型的急性毒性反应及主要药效学指标。方法:以最大给药量试验比较藿香正气微乳与藿香正气水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采用番泻叶诱导小鼠腹泻模型,以腹泻指数、胃泌素、胃动素为指标,以ED50值为标准,比较2种剂型的止泻作用强度。结果:藿香正气水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明显高于藿香正气微乳;藿香正气微乳与藿香正气水的ED50值相近。结论:藿香正气微乳的安全性明显高于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微乳对番泻叶腹泻模型小鼠的止泻作用与藿香正气水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364.
为探讨β-烟酰胺单核苷酸(β-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 NMN)的稳定性特征,为NMN的生产制备和相关产品研发提供数据支撑,该研究建立简单基质下NMN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探讨NMN在不同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条件下的降解行为、降解产物和降解动力学特征。HPLC方法的色谱柱为Welch Xtimate AQ-C18(4.6 mm×250 mm, 5μm),检测波长266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进样量5μL,流动相甲醇(A)-10 mmol·L-1甲酸铵水溶液(B),梯度洗脱(0~6.7 min, 0~4%A;6.7~13 min, 4%~18%A;13~14.2 min, 18%A;14.2~15 min, 18%~0 A;15~22 min, 0 A)。该方法下NMN与潜在杂质和降解产物分离度良好,线性范围广,分析时间短,耐用性好,准确度高,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1%(RSD 1.2%),仪器精密度良好(RSD 0.26%),在考察范围内的线性良好(R  相似文献   
365.
双料喉风散结合红外线灯照射治疗皮肤擦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擦伤属于皮肤开放性损伤。小面积轻度皮肤擦伤,一般可不进行特殊处理而自行愈合;而皮肤擦伤面积较大,程度较重的患者,则必须极早妥善处理,若延误治疗就会发生感染,引起局部化脓,导致愈合时间延长或遗留瘢痕。临床上多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强调彻底清洁创面,要求严格消毒,然后用纱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