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候与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关系,从微观辨证的角度阐明证候与疾病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测定90例急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和15例正常健康者血清vWF、PAO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病例组血清vWF、PAO含量较健康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vWF、PAO血清含量变化有助于对中风病病情程度和类别的评估或判断,可作为中风病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42.
43.
从肯·威尔伯全观的视野对《黄帝内经》身体观之四象限作一粗浅的勾勒,即个人与集体的内在和外在,包括文化的身体、意识的身体、自然的身体、形躯的身体四个部分。文化的身体具有天人合一性和生命性,意识的身体重道轻形性,自然的身体兼具时、空二象性,形躯的身体呈比例性、整体性与等级性。这四个部分是分而不分的统一体,使《黄帝内经》身体观容纳其他医疗方式及领域成为可能,从而构建一种既包含中医、西医又高于中、西医的整体医学模式,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44.
栝楼薤白半夏汤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为:瓜蒌应正名为栝楼;阳微阴弦是指寸脉微弱,上焦胸阳不振;尺脉弦,示下焦或中焦阴寒内盛,阴乘阳位乃胸痹病形成的主要病因病机;紧数相合为弦脉;白酒系低度米酒,临床上宜灵活应用;半夏宜生用重用,汤剂煎煮有解毒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调查当前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课程内容设置存在的问题,为培养“中西并举且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骨伤科学专业人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师生及用人单位,就“现阶段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等问题展开问卷调查。结果 教师、学生与用人单位对课程设置满意度不同;课程内容设置方面,本、专科院校一致认同西医知识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本科院校更加重视中医传统文化课程及中医四大经典课程;本、专科院校均支持中医骨伤科学复兴走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中西医结合道路,并注重前沿最新理论、技术与教学相融合。结论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课程内容建设有待加强,要探索具有扎实中医理论基础并兼容先进西医知识的新时代中医骨伤科学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AD模型大鼠。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12、24、36 g·kg-1)组,连续灌胃14 d后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区线粒体形态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检测活性氧(RO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Ⅳ(COXⅣ)、PGC-1α 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PGC-1α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区线粒体损伤明显,ROS产生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MFN2、COXⅣ、PGC-1α mRNA表达显著下调,Drp...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双黄花颗粒的镇咳、祛痰及调节免疫作用。方法 通过小鼠氨水引咳和豚鼠枸橼酸引咳试验,观察双黄花的镇咳作用;通过小鼠酚红排泄试验观察双黄花的祛痰作用;通过小鼠碳粒廓清试验,观察双黄花的调节免疫作用。结果 在小鼠氨水引咳试验中,双黄花高、中剂量组能显著延长浓氨水致咳的潜伏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黄花高剂量组能显著减少小鼠浓氨水致咳的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豚鼠枸橼酸引咳试验中,双黄花高剂量组能显著延长豚鼠枸橼酸引咳的潜伏期和减少咳嗽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小鼠酚红排泄试验中,双黄花高剂量组能显著增加气管酚红排泄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鼠碳粒廓清试验中,双黄花高、中剂量组显著提高小鼠廓清指数和吞噬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双黄花颗粒具有较好的镇咳、祛痰及调节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后益气活血中药脑泰方提取物(黄芪、川芎、地龙、僵蚕)干预对缺血区脑水肿及MMP-9-mRNA、PA-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泰方提取物(NTE)低、中、高剂量组(3,9,27g/kg)。各组大鼠预处理ig给药连续3d,每日1次,MCAO模型制备术后ig给药1d。术后1d取材检测各组脑组织含水量,RT-PCR检测MMP-9-mRNA及PA-mRNA表达。结果实验表明高、中NTE组与模型组比较,脑含水量均有明显降低(P<0.05)。NTE高剂量组脑缺血区MMP-9-mRNA、PA-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泰方提取物干预可减轻脑水肿的发生,可能是通过降低MMP-9-mRNA及PA-mRNA的表达,减少MMP-9、PA的生成,发挥保护急性脑缺血血脑屏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筛选脑泰方主要有效成分,预测其活性成分干预脑梗死的靶点及通路,对比脑梗死有效靶点及涉及的通路,探究脑泰方干预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台湾中医药资料数据库以及文献资料筛选出脑泰方的主要有效成分,利用其活性成分基于Pubchem数据库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脑泰方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利用TTD数据库检索出脑梗死涉及的靶点,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预测分析相应靶点涉及的通路;然后对比不同途径获得的靶点及通路。结果脑泰方中有40个活性成分,预测得到靶点254个,预测到相关信号通路46条;疾病涉及的靶点26个,相关信号通路6条;其中药物活性成分预测的通路与疾病涉及的通路重合的有5条。结论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可知,脑泰方干预脑梗死可能是通过调节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通路等多途径发挥作用,为进一步阐明脑泰方干预脑梗死具体的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0.
目的 采用微阵列技术分析加味脑泰方干预前后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mRNA表达谱,以探究其治疗VD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制作VD大鼠模型,给予加味脑泰方治疗30 d,HE染色和水迷宫实验评价治疗效果,Agilent mRNA表达谱芯片获取加味脑泰方干预前后V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mRNA表达数据,微阵列分析筛选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构建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GO和Pathway富集分析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利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芯片分析结果。结果 HE染色和水迷宫实验显示VD大鼠呈现脑缺血、海马神经细胞损伤、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加味脑泰方可以部分逆转该现象。微阵列技术分析筛选出加味脑泰方干预前后差异表达的基因469个,其中上调180个,下调289个,IL6、FGF2、TNF、IL1b等可能是其治疗VD的主要药效靶点,免疫组化和qRT-PCR验证了该分析结果。GO和Pathway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与炎症反应、凋亡过程等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主要参与了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凋亡途径等的调控。结论 加味脑泰方对V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是多基因多途径共同参与调控的过程,抑制海马神经炎症可能是其抗VD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