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观察芪丹地黄冲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芪丹地黄冲剂治疗,对照组应用强骨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临床疗效、腰椎骨密度、肾阳虚症状积分以及相关骨代谢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芪丹地黄冲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在临床疗效、骨密度、肾虚症状积分以及相关骨代谢指标的改善方面,与中药强骨胶囊具有类似的功用。结论芪丹地黄冲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月~2006年6月,我科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Allman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35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对Bennett骨折采用微型外固定支架和克氏针治疗的稳定性进行比较。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男性)为研究对象,采用CT对其左手及桡骨远端进行扫描,第1、2掌骨和大多角应用Mimics软件行三维建模,并对微型外固定器材和克氏针造模,以STL格式将所有数据至Geomagic软件输出并编辑,获取模型实体,建立有限元模型。结果 Bennett骨折采用微型外固定器治疗远端骨折块最大总位移0.637 mm,X方向位移-0.491 mm;近端骨折块总位移0.658 mm,X方向位移-0.33 mm;远近骨折块最大相对总位移0.032 mm,X方向移位0.14 mm。克氏针远端骨折块最大总位移5.362 mm,X方向位移-2.872 mm;近端骨折块最大总位移4.293 mm,X方向位移-2.545 mm;远近骨折块总位移1.668 mm,X方向位移0.675 mm。提示在稳定性上,微型外固定优于克氏针内固定。结论 Bennett骨折采用微型外固定治疗,具较好稳定性,对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有预防作用,具有理想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Agma Splint固定夹板联合中成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8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gma Splint固定夹板组78例、小夹板组63例和石膏夹板组45例。各组均给予手法复位、外固定、中成药伤科接骨片和适当的功能训练。结果:治愈好转率Agma Splint固定夹板组为96.15%,小夹板组为96.83%,石膏夹板组为84.44%,3组总体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gma Splint固定夹板组和小夹板组治愈好转率比较接近,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石膏夹板组的治愈好转率较低,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gma Splint固定夹板联合中成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安全、有效、简便、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注射针头内固定治疗手指末节指骨骨折12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注射针头内固定治疗末节指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20例168手指末节指骨骨折患者用12号针头由远端顺行穿入骨折的末节指骨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5年,112例160指末节指骨骨折愈合,8例8指末节皮肤严重挤压伤缺血坏死截指。结论:12号注射针头内固定治疗手指末节指骨骨折,疗效确切、方法简单、取材方便,为治疗末节指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肩锁关节脱位应用张力带固定及韧带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肩锁关节脱位患者7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张力带固定及韧带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张力带固定及韧带修复对肩锁关节脱位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味桃红四物汤对骨折后骨筋膜室内压的影响,为临床防治骨室筋膜综合征提供有效方剂。方法:临床确诊为胫腓骨骨折和桡尺骨骨折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胫腓骨骨折均采用跟骨骨牵引、夹板固定,桡尺骨骨折均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组加服加味桃红四物汤,检测治疗前、治疗后第1、2、3、4天伤侧相关骨筋膜室内压,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小腿治疗组治疗后第2天的骨筋膜室内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天骨筋膜室内压下降到治疗前的水平;而对照组治疗后第1、2、3和4天的骨筋膜室内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比较,第2、3和4天的骨筋膜室内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臂治疗组治疗后第1天和第2天的骨筋膜室内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天骨筋膜室内压下降到治疗前的水平;而对照组治疗后第1、2、3和4天的筋膜室内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比较,第1、2、3、4天的筋膜室内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能降低骨折伤肢骨筋膜室内压,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8.
芪藿丹健骨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  方楚权  林远芳  文朝 《新中医》2006,38(5):22-23
目的:观察芪藿丹健骨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芪藿丹健骨方(由淫羊藿、骨碎补、补骨脂、熟地黄、黄芪、肉苁蓉、丹参、白芍、甘草、大枣等组成)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强骨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月。主要观察临床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骨密度(BMD)、雌二醇(E2)、骨钙素(BGP)、睾酮(T)、尿吡啶酚(PYD)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对照组为9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2组疗效相当。2组治疗后BMD、E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2组治疗后BGP、T明显升高,PYD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芪藿丹健骨方可提高骨密度,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可用于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9.
张穗坚  方楚权 《新中医》2008,40(5):51-52
目的:观察香砂健胃汤治疗老年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老年性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香砂健胃汤(由党参、炒白术、茯苓、白芍、制附子、姜半夏、木香、砂仁、炙甘草等组成)治疗,主要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胃镜检查结果的变化.结果:临床治愈20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结论:香砂健胃汤治疗老年慢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方楚权 《中国骨伤》2000,13(6):378-378
采用手法和中药熏洗踝部扭伤11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0例中男58例,女52例;年龄16~68岁;左侧50例,右侧60例;全部有明显踝部扭伤史,内翻扭伤88例,外翻扭伤22例。病程2周~3年。全部病例均照X线正侧位片,排除骨折和脱位情况。严重者有41例,见踝部明显肿胀,皮下瘀斑,皮肤增厚,按压有凹陷,复原较慢,伤肢不能站立和行走,被动伸屈关节时剧痛;轻者有69例,见局部轻度肿胀、压痛,可摸及条索状或结节样物体,触痛明显,跛行步态。2 治疗方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垫起踝部,用拇指轻轻地揉按踝部,使患者逐渐适应疼痛,然后用两手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