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7篇
  免费   465篇
  国内免费   387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135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265篇
内科学   135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70篇
外科学   228篇
综合类   1653篇
预防医学   1026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155篇
  8篇
中国医学   2419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583篇
  2013年   362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567篇
  2009年   394篇
  2008年   521篇
  2007年   353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02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6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梨状肌综合征(Piriform Syndrome,PS)是因梨状肌解剖变异、劳损或外伤等多种原因导致的梨状肌炎症因子渗出刺激坐骨神经或充血、水肿、痉挛挤压坐骨神经,引起的臀部及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疼痛、麻木等一系列综合症状,故又称为梨状肌狭窄综合征、梨状孔损伤综合征、坐骨神经出口综合征等[1]。臀部疼痛及下肢反射痛为PS临床上最典型的临床表现。由于梨状肌及其周围神经特殊的解剖位置,部分患者在直肠排便时可出现尾骨疼痛,甚至出现性功能障碍,且部分患者在下蹲或坐位时可加剧疼痛。PS属神经卡压综合征之一,是干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原因。临床上治疗PS多以封闭治疗为主。刘军教授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结合最前沿的现代医学理论,逐步总结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骨伤科疾病的诊治方案,临证治疗PS见解独到。本人有幸跟随刘军教授学习,现将其诊治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2.
目的观察肩痛穴配合蜡疗治疗中风后肩痛是否有效。方珐将40例中风后肩痛患者均采用平衡针配合蜡疗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后,显效10例(25.00%),有效22例(55.00%),无效8例(20.00%),有效率为80.00%。结论肩痛穴配合蜡疗治疗中风后肩痛有效。  相似文献   
143.
正邪辨证是一种不同于八纲、三焦、卫气营血等传统辨证方法的新型中医辨证思维模式,由辨正气与辨邪气两个部分组成。本文立足于正邪辨证理论,解析五脏系统辨正气、辨邪气的不同内容,并论述阮诗玮教授临床运用脏腑正邪辨证经验,以期对中医临床辨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同时对进一步完善正邪辨证理论体系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4.
李思康教授认为胆胃不和、湿热内蕴、脾胃虚损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病机,治疗此病应从胆、胃论治,具体疗法为疏肝利胆、清热祛湿、健脾养胃。早期应以祛邪为主,久病不愈则应以活血化瘀、健脾养胃为主。其临证擅于巧妙运用针、药相结合的方法,经验独到,用之临床,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145.
性早熟为中医“相火偏亢”所致 目前临床上除了通过安宫黄体酮、氯地孕酮等孕激素治疗儿童性早熟外,选择中医药调理来抑制、消除性早熟症状也是一大趋势。  相似文献   
146.
脊柱相关疾病病因学“六不通”理论是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根据多年临床诊疗实践总结而来的宝贵经验,邵敏教授跟师韦教授后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提出“六不通”理论同样适用于膝痹病诊疗的观点。在目前精准医疗的环境下,肌骨超声视角下基于“六不通”理论论治膝痹病的再认识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借助肌骨超声对膝周软组织有较好的分辨力以及动态对比成像的优势,可以实现膝痹病的“六不通”病灶靶点的定位和定性,为针灸、针刀、推拿手法等多种治疗方法提供可视化的参考依据与辅助引导。  相似文献   
147.
148.
胸痹的病机为阳微阴弦,常规认为"阴"乃为寒邪,然湿亦为阴邪,亦可痹阻胸阳。少阳经脉循行向上贯穿胸里,贯穿心;少阳为水火通道,为弱阳,易为湿所遏。刘英锋教授临床上从少阳湿热辨治胸痹,思路独到,疗效颇佳,特此加以归纳介绍,为临床辨治胸痹提供更广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9.
魏跃钢(1958-),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江苏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魏跃钢教授执教30余年,精通中医各家经典,临床上博采众长,发皇古义,融汇新知,致力创新。魏跃钢教授擅长治疗脱发及多种疑难皮肤病。有幸侍诊于旁,获益良多。今不惴浅陋,将魏跃钢教授凉血化瘀法治疗皮肤病的经验,通过择其医案3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0.
科技促进健康 人类是智慧的动物,总能在困境中找到新的办法解决问题。面对安眠药的好与不好,科学家不断研发新药.力求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