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顺行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顺行静脉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85例 ( 87条肢体 )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 ,按照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的原理 ,选择患者的足背浅静脉将5 0万 U尿激酶 ( UK)加压快速静脉推注 ,随后按 5万 U/1 2 h静脉滴入 ,持续 3d,改为 2 5万U静注 ,静脉滴入不变 ,7d为 1疗程 ;治疗期间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每日 1次。结果 :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改善 ,肢体周径膝上 1 5 cm处缩小 6.0± 1 .73cm,膝下 1 0 cm处缩小 4.5± 1 .30 cm,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1 ) ,经患肢静脉顺行造影 ,近期再通率达 80 .2 %。结论 :顺行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法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02.
李敏  王宇  李畅  戴毅  姚新生 《中草药》2014,45(18):2588-2592
目的研究酸枣仁Ziziphi Spinosae Semen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Sephadex LH-20和Toyopearl HW-40等色谱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酸枣仁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6′′′-二阿魏酰异斯皮诺素(1)、山柰酚-3-O-β-D-吡喃木糖基-(1→2)-[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2)、斯皮诺素(3)、异斯皮诺素(4)、6′′′-阿魏酰斯皮诺素(5)。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的黄酮碳苷类化合物,命名为6″,6′′′-二阿魏酰异斯皮诺素。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3.
栀子中的木脂素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栀子果实6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现代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12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栀子脂素甲(1)、丁香脂素(2)、松脂素(3)、丁香脂素4-O-β-吡喃葡萄糖苷(4)、落叶松脂素(5)、八角枫木脂苷D(alangilignoside D,6)、落叶脂素(7)、落叶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8)、蛇菰宁(balanophonin,9 )、山橘脂酸(10)、榕醛(ficusal,11)、肥牛木素(12)。结论:化合物1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栀子脂素甲,化合物2~6、9~12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4.
病历摘要 患者男,1985年出生,以"肤色变黑11年,乏力、尿频、性欲减退1年"于2009年9月入我院.1998年其无诱因出现全身肤色变黑,以乳晕、齿龈、手指关节背侧、阴囊色素沉着更为明显.无乏力、恶心、呕吐,未诊治.  相似文献   
105.
戴毅 《应用预防医学》2005,11(2):112-113
目的评估华容县1995~2000年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效果。方法按《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和《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工作技术规范(试行)》要求,对华容城乡12所监测学校15650名在校小学生进行常见病综合防治效果监测。结果2000年学生蛔虫感染率降至3.49%(城镇)、7.89%(农村);贫血患病率城乡均达到国家控制目标;龋均控制在0.5以下;农村学生营养不良率由1995年的33.7%降至2000年的18.6%,城市学生则由20.8%上升至29.3%;视力低下率城市变化不大,农村大幅度下降;沙眼患病率下降;肥胖率城乡均上升。结论华容县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效果显著,但视力低下、肥胖和沙眼综合防治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06.
李敬东  戴毅  彭勇  彭祥玉  杨汉丰  王小飞 《医药导报》2009,28(10):1292-1294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切除术后肝功能、免疫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62例肝癌切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 治疗组均于术前3 d开始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250 mL,到术后7 d结束,10 d为1个疗程. 于术后3,7 d测定两组患者肝功能,于术前和术后第7天测定T细胞亚群,并观察术后的气管导管拔出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30 d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3 d肝功能检测均提示出现肝功能损害(P<0.05),但治疗组肝功能损害比对照组轻(P<0.05). 术后7 d两组患者肝功能均有好转,但治疗组肝功能可恢复到术前状态(P>0.05),对照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清蛋白(Alb)等仍未恢复到术前状态(P<0.05).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CD+3和CD+4有明显改善(P<0.05). 治疗组术后拔管时间、ICU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情况,治疗组评分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0.01). 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促进肝功能恢复,增加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7.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67岁.主因突发颈肩部疼痛伴肢体无力24 d,于2010年7月26日入我院神经科接受治疗.患者于2010年7月1日上午看电视时无诱因出现后颈部疼痛,向双侧肩胛部放射,但无明显肢体无力、麻木感,经"拔火罐"后症状与体征减轻.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大鼠妊娠模型子宫平滑肌子宫收缩相关因子的表达。方法:皮下种植法建立大鼠EM模型,雌雄合笼观察其受孕情况。留取妊娠期子宫平滑肌组织,qRT-PCR法检测BKCaα(大电导钙依赖的钾通道)、PR(孕激素受体)和PR-B(孕激素受体B亚型)表达情况。结果:造模成功率为16/20(80.00%),EM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妊娠率分别为12/16(75.00%)和9/10(9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内异症孕鼠模型中BKCaα、PR和PR-B mRNA表达分别为3.56±0.62、4.31±2.21和3.41±1.75,对照组分别为3.13±1.47、1.32±0.28和1.54±0.3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内异症孕鼠组的PR-B/PR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32.07±8.13)%vs (14.46±2.87)%,P0.05]。结论:内异症大鼠妊娠期孕激素受体亚型的异常分布可能与子宫异常收缩相关。  相似文献   
109.
卵巢功能早衰并非罕见,卵巢手术也可能是病因之一。循证医学资料证明,腹腔镜下囊肿剔除术临床效果优于囊肿切开内壁电凝术,已经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最佳手术方法。然而,囊肿剔除术的术式和技巧仍有待于改进和完善。一些研究表明,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切除的标本中正常卵巢组织较少,但即使医生很仔细,手术剔除卵巢囊肿时仍不可避免地丢失或损伤部分正常卵巢组织,在卵巢门处剥离囊肿时还会有生长卵泡丢失,囊肿剔除术后可发生卵巢体积缩小、排卵功能暂时性丧失、促排卵处理后患侧卵巢取卵数减少等。因此,要重视对正常卵巢组织的保护,尤其是囊肿有多个时,既要手术彻底,同时应尽量多保留正常卵巢组织(尤其是对未生育患者)。此外,腹腔镜手术止血多用电凝的方法,可能会损伤保留的正常卵巢组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0.
腹部手术后盆腹腔粘连发生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前次腹部手术后盆腹腔粘连的发生及相关因素。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4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有腹部手术史及因各种妇科疾病需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70例。记录既往的手术相关情况以及腹腔镜手术中盆腹腔的粘连情况,对粘连进行分级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腹壁切口下方粘连总的发生率为40.6%(69/170)。腹腔镜切口粘连发生率为8.7%(2/23)较横切口的46.4%(13/28)、纵切口的42%(34/81)、其他类型切口的52.6%(20/38)相比较低,其差异有显著性(P=0.003,P=0.003,P<0.001)。多次手术是切口下粘连的危险因素(χ2=8.699,P=0.013)。手术野粘连率为77%(131/170)。有不孕史、PID史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EM)史者粘连的发生率分别为96.3%,100%及94.4%。与无上述病史的手术者比较,手术野严重粘连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01,P=0.008,P<0.001)。结论: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切口下方及手术野粘连发生率较高。切口下方粘连与手术方式及手术次数相关。腹腔镜手术切口下方的粘连发生率最低。多次手术史切口下方的粘连尤其是肠粘连发生率较高。手术野粘连与腹壁切口种类无关,与手术种类有关,其中EM、不孕及PID手术史是手术野粘连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