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70篇
  免费   529篇
  国内免费   437篇
耳鼻咽喉   107篇
儿科学   50篇
妇产科学   51篇
基础医学   573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1503篇
内科学   934篇
皮肤病学   84篇
神经病学   234篇
特种医学   6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1079篇
综合类   3199篇
预防医学   989篇
眼科学   93篇
药学   1104篇
  10篇
中国医学   881篇
肿瘤学   270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479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389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424篇
  2009年   491篇
  2008年   469篇
  2007年   516篇
  2006年   511篇
  2005年   514篇
  2004年   493篇
  2003年   541篇
  2002年   329篇
  2001年   389篇
  2000年   417篇
  1999年   412篇
  1998年   384篇
  1997年   382篇
  1996年   359篇
  1995年   333篇
  1994年   273篇
  1993年   276篇
  1992年   191篇
  1991年   176篇
  1990年   154篇
  1989年   180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50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7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戴东宁 《中国当代医药》2012,(28):29+31-29,31
目的研究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感染情况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年龄(t=5.13,P〈0.05)、BMI指数(t=4.26,P〈0.05)、手术时间(t=3.92,P〈0.05)、手术出血量(t=4.87,P〈0.05)、阑尾病理(X^2=4.76,P〈0.05)对手术后的切口感染具有重要的影响。结论急性阑尾炎手术要注意无菌操作,重视手术的术前准备工作,减少手术时间,重视抗生素的使用,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护,尽可能地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并分析后牙完全性纵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95 颗纵折后牙进行一般性分析;根据折裂情况进行不同处理,随访1~5年,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完全性折裂多发生于上颌后牙,以第一磨牙最多,95 颗患牙随访到47 颗,5 年成功率为77.78%.结论:完善的根管治疗、及时就诊、咬合力、合理的结扎固定以及符合生理要求的全冠修复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46.7%枸橼酸钠溶液应用于长期留置导管行血液透析患者封管的效果。方法尿毒症维持透析长期留置导管患者61例,随机分为枸橼酸钠组(31例)和肝素组(30例)。枸橼酸钠组每次透析结束后以46.7%枸橼酸钠溶液按管腔容量封管,肝素组以肝素钠溶液(2mg/m1)封管,均连续使用6个月,比较两组导管功能、导管相关感染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枸橼酸钠组导管功能不良和导管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肝素组(P〈0.05,P〈0.01)。枸橼酸钠组28例次(1.79%)用药后出现口唇麻木症状,8例次给予钙剂后缓解,余自行缓解。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应用46.7%枸橼酸钠溶液封管能提高导管通畅率、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率。不良反应轻微,适合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凋亡的影响及与效应T细胞(Teff)增殖及分泌功能的关系.方法 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于术组、肓肠结扎穿孔(CLP)组和血必净治疗组,每组8只;于第3天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大鼠脾脏CD+4CD25+Treg和CD+4CD25-T细胞.CD+4CD25+Treg培养12 h后检测凋亡率、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和T淋巴细胞毒性相关抗原4(CTLA-4)表达及门细胞介素(IL)-10的分泌.将Treg与CD+4CD25-T细胞共培养,并以刀豆素A刺激后观察Treg对Teff增殖活性和细胞培养上清IL-2/可溶性IL-2受体α(slL-2Rα)含量的影响.结果 CLP组CD+4CD25+Treg细胞凋亡率<对照组和假于术组(P<0.01),而血必净治疗组明显>CLP组(P<0.01).与CLP组比较,血必净治疗组CD+4CD25+Treg细胞Foxp3、CTLA-4表达和IL-10分泌显著下降(P<0.01).同时,CLP组Teff增殖反应抑制率明显>对照组,而血必净组其抑制率CLP组,sll-2Rα低于CLP组(P<0.01).结论 脓毒症病理过程中CD+4CD25+Treg细胞对Teff抑制效应明显增强,而血必净注射液能诱导Treg细胞凋亡,减轻Treg对Teff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评估长效红细胞生成素达依泊汀α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单次静脉给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方法 采用单中心、开放性临床试验方法。选择MHD 3个月以上,病情稳定的患者43例,其中男26例,女17例,分为5个剂量组,分别给予达依泊汀α 0.225、0.45、0.9、1.8、3.6 μg/kg单次静脉注射,观察给药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心电图(ECG)和生化指标等变化,评价其安全性和耐受性。 结果 达依泊汀α的最大耐受剂量达3.6 μg/kg。与达依泊汀α可能有关的不良反应为高血压加重(7%)。1例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患者死亡),但与达依泊汀α无关。观察期间未发现与达依泊汀α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达依泊汀α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观察骨质疏松病理状态对机械性显微损伤产生和修复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去势和假手术后3个月在右胫骨钻孔造成机械性损伤,分别在钻孔后1、2、4周后取材,进行标本碱性品红染色,制作50 μm厚切片在光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利用BIOQUANT图像分析软件对显微损伤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镜下观察发现损伤呈现片状的弥散性损伤和线性裂纹.对线性裂纹的统计学分析发现,裂纹的数量密度和长度密度在去卵巢组明显地高于假手术组(P<0.01).对弥散性损伤的统计学分析发现:去卵巢组的损伤骨表面的比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P<0.05);损伤面积比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均为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弥散性损伤和线性裂纹都有逐渐减少的倾向,其中损伤面积比在各组的不同时间点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差异(P<0.01).结论 在雌激素缺乏导致的骨质疏松骨上,植入物可产生更多的显微损伤.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显微损伤可逐渐修复.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服用小剂量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他达那非对动脉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的疗效。方法:对43例动脉性ED患者采用了疗程为4周的隔日小剂量(5 mg)晚餐后口服他达那非的用药方案,在治疗前后进行IIEF-5评分同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阴茎血管活性药物前列腺素(PGE-1)注射实验,检测阴茎双侧海绵体动脉的收缩期最大流速(PSV)。结果:经统计学分析,IIEF-5评分以及阴茎双侧海绵体动脉的PSV在治疗4周后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口服小剂量他达那非能有效提高动脉性ED患者阴茎海绵体动脉的收缩期最大流速,改善患者的勃起质量。  相似文献   
998.
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性雄性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亚型(nNOS、iNOS、eNOS)表达和勃起功能的变化,以及应用胰岛素、α-硫辛酸(LA)干预对其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糖尿病性ED发病机制,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5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4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10只),B组为糖尿病无干预组(13只),C组为糖尿病胰岛素干预组(12只),D组为糖尿病胰岛素+LA干预组(15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法制作糖尿病模型。8周后各组大鼠通过注射阿朴吗啡后评价勃起功能并取阴茎海绵体组织用免疫组化EnV i-sion法观察海绵体组织中nNOS、iNOS、eNOS表达的变化。结果:A组大鼠勃起功能正常,勃起率100%;与A组相比,B组、C组、D组勃起功能水平显著降低(P<0.05),勃起率:B组28.6%,C组62.5%,D组80.9%,其海绵体组织中nNOS、eNOS表达显著降低,A组大鼠海绵体组织每视野nNOS、eNOS阳性神经纤维数为86.7、9.6,B组为36.5、3.3,C组为52.7、5.7,D组为71.4、7.4,而iNOS表达显著增加(P<0.05),A组为6.9,B组为43.6,C组为36.2,D组为19.3;与B、C组相比,D组勃起功能显著上升,海绵体组织中nNOS、eNOS表达均显著上升,iNOS显著下降(P<0.05)。结论:糖尿病严重影响阴茎勃起功能和nNOS、iNOS、eNOS的表达,高血糖是其发病基础之一,而LA对其有显著疗效,推测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检测肾缺血/再灌注大鼠尿液胱抑素C含量,探讨其在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早期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建立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动物模型,缺血时间4组分别为0、10、20、30min,测定各组大鼠术前及再灌注24h后尿液胱抑素C,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浓度,计算24h肌酐清除率(Ccr),取各组再灌注24h后肾组织作组织学检查,行肾小管坏死半定量评分。结果:各组大鼠基线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灌注24h后与基线值相比,肾缺血0min组及10min组BUN、Scr及Ccr无显著改变;肾缺血20min组BUN、Scr无显著改变,但Ccr显著降低;肾缺血30min组BUN[(45.3±14.6)vs(13.8±1.6)mmol/L]、Scr[(160.8±22.2)vs(36.9±7.9)μmol/L]显著升高,Ccr显著降低[(1.87±0.3)vs(0.56±0.1)ml/min]。20min组及30min组肾小管坏死评分与0min组相比显著升高。再灌注24h后与基线值相比,肾缺血0min组尿液胱抑素C水平无显著改变,肾缺血10min[(0.79±0.11)vs(0.25±0.02)μg/L]、20min[(1.23±0.35)vs(0.30±0.05)μg/L]及30min组[(1.33±0.51)vs(0.28±0.03)μg/L]尿液胱抑素C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尿液胱抑素C测定可望成为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了解石家庄地区甲型肝炎病毒(HAV)流行株基因型特征,为HAV溯源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收集了2005-2007年石家庄地区部分甲肝患者急性期血清标本,用HAV结构-非结构区VP1-2A基因引物,经核酸提取,RT-PeR,序列测定,对HAV进行基因分型分析.结果 石家庄地区2005-2007年HAV流行株VP1-2A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5%~100%,都属于Ⅰ A亚型;该区氨基酸序列几乎相同.结论 石家庄地区存在有多株甲肝病毒流行株,同一株甲肝病毒可以存在不同地区,同一地区可以检测到相同或不相同的HAV毒株.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甲肝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及有效控制HAV流行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