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医耳鼻咽喉科的教学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医耳鼻喉科教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讨。文章认为,中医耳鼻喉科统编教材难以适应现代化中医教育,中医耳鼻喉科教学应重视临床教学,课程的设置要突出实用性,要避免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现象,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相似文献   
22.
正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变应原作用于特应性个体而激发的,由Ig E介导的鼻黏膜炎症反应性疾病,属于中医学"鼻鼽"范畴。中医学对AR的认识及诊治有其独特之处,与西医亦有不少相通之处。本文粗析中西医对AR的认识,以及中医、西医在AR的临床症状、发病机理和治疗方面的异同点;浅谈对于鼻鼽的中医药诊疗、预防、调摄等方面的心得体会,推崇"欲求常生,必扶阳气"的学  相似文献   
23.
滕磊  忻耀杰 《新中医》2011,(10):125-126
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一生肆力经典,精于长沙之学。其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发挥颇多。在著成《伤寒悬解》、《金匮悬解》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取仲景方药笺疏之,作《长沙药解》"(《长沙药解·自序》)。  相似文献   
24.
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益气温阳活血中药疗法和西药疗法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30例)和西药对照组(30例).前者以益气温阳活血中药煎剂进行治疗,后者服用抗组胺药作对照,疗程均为2周.观察比较治疗结束后即刻和停药1月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鼻分泌物涂片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的影响.结果治疗结束时,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0%,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停药1月后,中药组总有效率仍达53.3%,西药组总有效率则降为23.3%.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中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明显,且疗效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清金百部汤治疗变应性鼻炎引起的鼻后滴漏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变应性鼻炎引起的鼻后滴漏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前者采用清金百部汤免煎颗粒冲服,后者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加用酮替芬滴鼻,疗程2周,观察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为91.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鼻后滴漏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为78.3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清金百部汤治疗变应性鼻炎引起的鼻后滴漏征疗效明显,是治疗鼻后滴漏综合征的理想方药.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并总结喉源性咳嗽的年节律性。方法详细记录患者咳嗽发作或加剧时间、证型以及咳嗽的轻重程度,应用归属统计及Ridit检验比较喉源性咳嗽的时间特点、证型特点及轻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喉源性咳嗽主要发生在春季(3~5月)和秋季(9~11月)两个时段。春季以风邪困肺型为多见,以轻度咳嗽为主;秋季以阴虚火旺型为多见,以中度咳嗽为主。结论喉源性咳嗽具有明显的年节律性,掌握这种规律,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附子理中汤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内皮祖细胞(EPCs)归巢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复制变应性鼻炎的疾病模型,将12只模型大鼠分为治疗组(附子理中汤干预)和空白组,雌雄各半,每组6只。在模型建立后的7 d分别评价两组的症状积分及鼻腔黏膜取材免疫荧光检测鼻腔黏膜MSCs和EPCs的阳性率。结果 空白组0、7天的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积分减少(P<0.05)。两组间同期比较,第0天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的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性鼻炎造模成功后,骨髓MSCs和EPCs都能够从循环系统向鼻腔黏膜归巢,在鼻腔黏膜都有阳性表达。经χ2检验,治疗组在治疗后鼻腔黏膜的MSCs和EPCs阳性率均较空白组提高(P<0.05)。说明治疗组附子理中汤能有效改善变应性鼻炎大鼠的症状,且能促进变应性鼻炎大鼠的骨髓MSCs和EPCs向鼻腔归巢。结论 骨髓MSCs和EPCs能够向变应性鼻炎的鼻腔黏膜归巢,而附子理中汤能够促进骨髓MSCs和EPCs的鼻腔归巢。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附子理中汤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复制变应性鼻炎的疾病模型,将48例模型大鼠分为空白组和治疗组(附子理中汤灌胃治疗),雌雄各半,每组24例。在模型建立后的0、1、3、7天分别评价两组的症状积分及取材检测骨髓内皮祖细胞的含量。结果空白组的症状积分始终无明显差异性(P0.05),而骨髓内皮祖细胞却持续减少(P0.05);治疗组的症状积分持续减少,且在第3天、第7天时与第0天比较的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髓内皮祖细胞未见明显减少(P0.05)。两组间比较,第3天、第7天的同期症状积分比较均有差异性(P0.05),而骨髓内皮祖细胞差异性在第7天显现出来(P0.05)。说明治疗组能有效、持续地改善变应性鼻炎大鼠的症状,且能有效维持体内骨髓内皮祖细胞的含量。结论附子理中汤能在有效缓解变应性鼻炎的症状的同时维持体内骨髓内皮祖细胞的表达。  相似文献   
29.
探讨《经方实验录》辛凉甘润法治疗乳蛾的特色,认为辛凉甘润法源于《伤寒论》,以"麻杏甘石汤"为辛凉甘润法的代表方剂,且可预防温病逆传心包。  相似文献   
30.
《四圣心源》的关键学术思想是“一气周流,土枢四象”。基于这种认识,鼻的生理功能的形成在于“清升浊降”,病理状态则是“浊阴上逆”,于是变应性鼻炎表现为鼻塞、鼻痒、流涕、喷嚏等临床症状。这些症状都是肺气不清引起,肺气不清源于土湿胃逆。总结《四圣心源》的学术思想,变应性鼻炎的治疗策略为“利水燥土,清肺降逆”,其中清肺降逆是治标,利水燥土是治本,通过标本兼治才能恢复“一气周流”的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