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8篇
  免费   390篇
  国内免费   239篇
耳鼻咽喉   132篇
儿科学   171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308篇
口腔科学   68篇
临床医学   932篇
内科学   405篇
皮肤病学   163篇
神经病学   144篇
特种医学   2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401篇
综合类   1873篇
预防医学   755篇
眼科学   112篇
药学   741篇
  7篇
中国医学   802篇
肿瘤学   212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300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56篇
  2010年   355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344篇
  2007年   317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9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目的 评价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13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并检查 4 0例同期住院的非心脑血管病患者作对照。结果 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颈总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与颈总动脉内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P <0 0 0 1) ,老年组IMT显著高于 <6 0岁组(P <0 0 0 1)。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为 6 4 9% ,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入口和起始处 (84 8% ) ,以低回声斑块为主 (6 1 4 % ) ,其次为强回声斑块 (2 6 3% )。 13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 19 1% ,以中、重度狭窄为主 (80 % ) ,狭窄部位以颈总动脉为主 (4 3 3% ) ,其次为颈内动脉 (4 0 % )。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颈动脉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及ICA/CCA比值较对照组高 (P <0 0 5 )。结论 颈动脉超声检查能确定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稳定性 ,能确定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狭窄的程度 ,并提供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 ,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42.
膀胱癌组织P-gp,GST-π和TOPO-Ⅱ表达评估灌注化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癌的多药耐药性(MDR),指导灌注化疗用药。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4例膀胱癌病理标本中P-糖蛋白(P-gp)、谷胱肽S转移酶(GST-π)和拓扑异构酶(TOPO—Ⅱ)的表达,评估肿瘤耐药谱。结果:①P-gp检测显示,54.5%的病例对阿毒索、丝裂毒索、长春新碱等抗生索类和生物碱类抗癌药高耐药。②GST-π检测显示仅34.1%的病例对顺铂、环磷酰胺等高耐药,而反有56.8%的病例对该类药无耐药或低度耐药。③TOPO-Ⅱ检测显示对阿霉索、柔红毒索、VP16等TOPO-Ⅱ抑制剂类抗癌药,仅13.6%的病例高度耐药,29.5%中度耐药。56.8%低度耐药。结论:检测膀胱癌MDR,了解多药耐药谱,可指导灌注化疗用药。  相似文献   
43.
带管芯硬麻管在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泪小管断裂是常见的眼睑外伤并发症。其吻合术中常用的聚乙烯硬膜外麻醉导管因在操作中有不便之处,有时插管难以到达鼻泪管,且易滑脱,间接影响泪道的再通。因此从1994年起应用自制带管芯的硬麻管对21例下泪小管断裂进行吻合修复,对周围组织及泪道粘膜损伤小,插管可达鼻泪管或下鼻道,不易滑脱,保留时间长,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先天性腹裂的肠管受损害情况,探讨该病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利用大鼠腹裂模型,运用组织学、生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腹裂胎鼠肠管的组织结构,DNA和蛋白质,细胞增生和凋亡等方面的改变。结果共获得腹裂胎鼠16只,对照胎鼠21只。与对照组相比,腹裂鼠肠管变短、充血水肿、粘连,肠壁表面纤维覆盖,壁内胶原沉积,DNA总量下降,蛋白质总量基本不变,细胞增生率下降,凋亡率上升。结论腹裂的肠管损伤是多方面的,是术后肠管运动和吸收功能异常的原因,大鼠的腹裂模型是对先天性腹裂的病因、病理等方面研究的合适工具。  相似文献   
45.
康安静  张镁  孙润芹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9):816-818,F004
目的 :探讨 bcl-2、P53基因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60例喉癌 ,1 0例喉息肉组织中 bcl-2、P53蛋白的表达水平 ,分析bcl-2、P53表达水平与喉鳞癌组织学分级 ,颈淋巴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bcl-2与 P53表达呈负相关。 bcl-2和 P53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 ;bcl-2表达随分级增加阳性率降低 ,P53则相反 ;P5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bcl-2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bcl-2和 P53阳性表达与喉鳞癌的发生和组织学分级有关 ,P53表达与喉鳞癌颈淋巴结转移有关 ,可单独作为喉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46.
作者根据自己的长期观察并结合亲身体验,将实习医生的临床思维总结为七个特点,即可塑性、积极性、创造性、主观性,片面性、懒惰性和混乱性,并针对每个特点提出相应扬长避短的对策,旨在帮助实习医生树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47.
邓一文  胡康 《广东医学》1995,16(4):237-238
闭孔疝7例临床分析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510260)邓一文,胡康闭孔疝是腹外疝的一种少见类型。自1724年Arnad和Ronsil报告第1倒闭孔疝以来[1],国内外文献虽屡有报道,但外科医生仍对本病认识不足,术前确诊率低,肠坏死率高。我院自...  相似文献   
48.
景天科红景天民植物大花红景天(Rhodiolacrenulata),藏语名“苏罗马布”,藏医文献《晶珠本草》记载具有养肺、清热、滋补元气之功效,藏族同胞在一千多年前就知道应用红景天健身壮体,抵抗和适应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气候.还应用其治疗肺病和妇科病.国外,苏联民间也有类似应用.六十年代苏联塞洛夫军事医学院对红景天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证明了红景天具有“适应原”样作用.国内资料报道西藏红景天属植物达三十二种.我们对法东地区红景天植物进行调查,发现长杜红景天(Rhodiolafusligota);大花红景天(Rhodiolacrenulata)l条…  相似文献   
49.
大鼠翼腭神经节SIF细胞的年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醛诱发荧光法观察了不同年龄组大鼠翼腭神经节小强荧光(SIF)细胞的数量,发现出生1天时SIF细胞数量最少,1周内急剧增加,1-2周数量无明显,至4周数量继续增加,成年时数量最多,老年时比成年时无明显的数量变化,表明大鼠翼腭神经节SIF细胞的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50.
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海叶  康巧玲 《中原医刊》2003,30(11):60-61
重型病毒性肝炎 (以下简称重肝 )病情凶险 ,预后差 ,并发症多 ,病死率高。我院自 1998年 9月至 2 0 0 1年 9月共收治各种重肝 95例 ,有并发症者 84例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84例重型肝炎均为我院住院病人 ,其中男性 6 5例 (77.4%) ,女性 19例 (2 2 .6 %) ,年龄 10~ 5 9岁 ,平均 32 .5岁。急性重型肝炎 3例 (3.6 %) ,亚急性重型肝炎 18例 (2 1.4%) ,慢性重型肝炎 6 3例 (75 .0 %)。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依据 1995年 5月北京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并发症 :并发腹水 45例 (5 3.6 %) ,肝性脑病 38例 (45 .2 %) ,自发性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