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生长抑素(SS)结合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壶腹部周围癌的疗效评价.方法:28例晚期壶腹部周围癌患者均采用静脉插管及随身携带微型输注泵,SS/5-Fu持续静脉滴注(civ法).结果:经2周期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DRSI)为89.3 %(25/28);肿瘤完全缓解(CR)占3.7 %,部分缓解(PR),占28.6 %,稳定(NC)占46.4 %,有效率为32.1 %.结论:SS/5-Fu化学治疗效果稳定,毒副作用轻微,是治疗晚期壶腹部周围癌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2.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在治疗的同时,其背后的护理则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只有对护理经验的不断总结与探讨,对临床各种指标变化的观察、准确记录每小时出入量、保持CRRT体外循环的通畅、预防感染等并发症,提高护理品质,才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其治疗成功率,使之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ICU的患者都是危重的,病情复杂,治疗方式种类繁多,CRRT技术的开展,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缩短了治疗时间,CRRT要求护士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专业技能,更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73.
多发性骨髓瘤(MM)为1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其主要的临床特征为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而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在维持机体免疫平衡与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多项关于Treg的研究发现,其在MM的预后、治疗及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机制上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拟就Treg在MM治疗及预后中的作用及其研究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4.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类累积性恶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病程中部分患者出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典型CLL表达T细胞抗原  相似文献   
75.
PBL教学模式,其全称是“Problem—Based Learning”,直译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先后在60多所医科学校中推广、修正。现在,国内外更多的院校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或教学改革,包括教育学院、商学院、工程学院等以及一些高级中学。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及骨髓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和ELISA法。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IL-2水平明显高于外周血及对照组(P<0.05),而sIL-2R水平无差异,慢性白血病组外周血及骨髓中sIL-2R均较对照组偏高(P<0.05)。急、慢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IL-6、促红细胞成生素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与Hb呈负相关。结论 细胞因子在白因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8.
为掌握米泉市监管场所(看守所、拘留所)人群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状况及特点,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中心对自2006年入所的人群进行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9.
急性髓系白血病NPM1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NPM1基因突变情况及临床特征。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33例AML患者NPM1基因第12外显子的突变情况,了解NPM1基因突变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显示:33例AML患者中共检出8例(24.2%)具有NPM1基因突变,其中M1 1例、M2 3例、M4 1例、M3 3例。19例正常核型AML患者中7例(36.8%)发生NPM1基因突变,明显高于异常核型组(14例中1例,7.1%)(P〈0.05)。NPM1基因突变型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高于野生型组(P值均〈0.05)。结论:NPM1基因第12外显子的突变多见于正常核型AML患者,突变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及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伏立康唑在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出现侵袭性曲霉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0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血液病合并侵袭性曲霉病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和GM试验临床诊断,使用方法为:伏立康唑第1天400mg/次,12h静脉滴注,第2天起200mg/次,12h静脉滴注的方案治疗,并根据病情10~15d后改为口服维持治疗,剂量200mg,每天2次,疗程4~12周,根据临床疗效标准,综合评价该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8例患者使用伏立康唑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3%,平均退热时间为4.5d,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伏立康唑口服和静脉给药均有很好的抗真菌活性,在临床上可作为侵袭性曲霉病的一线用药,或用于其他抗真菌药物治疗无效的补救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