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27篇
  2013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5篇
  1961年   7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脾虚病人唾液淀粉酶活性差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对脾虚病人进行了唾液淀粉酶活性差的动态观察,报告如下:病例选择本文测定脾虚和非脾虚患者各20人,均为消化系统疾病住院病人,经 X 线或纤维内窥镜等检查,确诊为胃炎、溃疡病、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慢性肠炎等。年龄20~60岁。男25人,女15人。病程17个月~20年。根据下列症状确定为脾虚证:1.饮食减少,食后腹胀,乏力(1  相似文献   
32.
滲出性胸膜炎最常見者为炎症所引起,而以结核性胸膜渗出性炎症为多見。现代医学治疗結核性胸膜渗出性炎症的原則,是抗痨藥物,营养,休息的綜合治疗。必要时,抽取胸水以減輕因多量积液所产生的压迫症状。但抽液的处理方法,缺点很多。在各項治疗措施中,均未能較滿意地使胸腔内的积液迅速消退。因此,对于如何能安全、有效,迅速地消退胸水?实具有临床現实意义。胸腔积液,在現代是借助于物理学診断(体檢及放射线診断)而了解的。古代虽然没有現代的条件来了解有无胸水以及积液的性质程度。但从先人无数次临庆实践中,根据四診探讨其病因、病理,对該病有一定的認識,而且創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剂。可以通过內服藥物达到迅速治癒的目的。茲就控涎丹治疗滲出性胸膜炎的有关問題加以討論,并附典型病例数則,以资說明。  相似文献   
33.
胆囊术后病随咏胆囊手术日益多微创剖腹各有数中精之府一刀摘仍然有人诉疾苦胆汁直下达肠管亦可逆返入胃中脘胁痞胀有气滞切割出血留瘀阻术后鹜溏便次增频欲临圊受折磨疏泄太过宜敛摄不必单纯扶脾土芍药山萸梅五味①良姜升术益智诃②寒加附子热加连③藿防楂曲共配和④道中依旧可聚砂总管扩张堵其路肝内也有成小石胁背胀痛言疾疴四金四逆当归须⑤丝通梗通加皂  相似文献   
34.
<正>元御之论随咏人与天地互可参阴阳肇基祖气生祖气之内阴阳合二元之间中气成美恶清浊与杂纯厚薄完缺非同伦灵蠢寿夭有不同人生有别称天命中气左旋是己土中气右转胃戊明阴升化阳升于左阳升为肝再升心戊土下行降于右肺金再降是癸肾气源于胃血本脾胃气亦为五脏本木刑升降俱失职木生于水土长成胆随胃降土气和木荣不郁保康宁土虚不能达于木木气壅塞胆逆行周流非质均是气四象之母土气定天人相应古有论一气周流坤载文形质与气当区分录供参考细辨明  相似文献   
35.
运用东垣解酲,化瘀方药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景藩 《中医杂志》1996,37(3):141-142
李东垣对脾胃病的理论和诊疗经验,贡献卓著,众所周知。个人从医50年,时时学习其论著,联系临床实际,温故知新,获益良深。现就运用东垣解酲、化瘀等法的运用体会,举其数端,以供参考。1 解酲法解酲之法,专治饮酒所伤,东垣《脾胃论》所立葛花解酲汤,“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心神烦乱,胸膈痞塞,手足战摇,饮食减少,小便不利。”  相似文献   
36.
清代名医吴鞠通不仅擅治温病,亦精于内伤杂病,从《吴鞠通医案》(196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版)胃痛、呕吐篇所载,他在胃病调治方在面是有独到之处的。一、胃痛重视治肝,用药寓疏温通三法吴氏于胃痛一证,病因多责之寒邪郁怒,病位则多责之肝。认为由于“肝厥犯胃”、“厥阴尅阳明”,故见胃痛、胁胀、攻心痛、痛极欲呕等症。案中诊脉多弦,如双弦而细,沉弦而紧等,肝病多见弦脉,脉  相似文献   
37.
38.
患者汤××,女,46岁,南京55所职大教师。胃专号:538。患胃病二十年,经常发作,反复不已。1983年4月2日在本市××医院作胃镜检查报告:“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有胆汁反流,且量  相似文献   
39.
前贤叶桂不仅善治外感疾患,亦擅疗内伤病证。观其《临证指南医案》卷一“虚劳篇”所列112案例,加复诊11案,共计医案123首。对脏腑阴阳气血诸种虚证,论治精详,内容丰富,具有独到之处。个人从医数十载,时时参读,反复学习,吸收其间接经验,时至今日,仍感其辨证立法处方识见宏卓,指导临床实践意义深远。兹将体会数点,初析如下。一、禀赋不足,过劳所伤,病久致虚。叶案论及虚劳病因(病机)者凡三十余则,主要可归纳为先天、后天两类。先天者禀赋不足;后天者过劳所伤,或病久致虚。  相似文献   
40.
我院自1954年创建迄今,转瞬已四十寒暑.这在历史长河中虽是微不足道的短暂时光,然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医院各方面的建设,却充分反映了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辉煌历程.规模不断扩大,人员逐渐增加,科室更加齐全,仪器设备相应充实,确是今非昔比.尤其在内涵建设方面的可喜变化,更有一段艰辛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