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36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84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究精细护理在小儿腹泻的应用及对患儿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 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急诊就诊的小儿腹泻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精细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止泻、退热时间和睡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睡眠质量好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精细护理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有效提升护理效果,缩短止泻、退热时间和改善睡眠情况,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之p85亚基、葡萄糖转运子4(glucose transporter4,GLUT4)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小檗碱改善胰岛素抵抗,防治2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0mg.kg-1)加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以小檗碱干预10wk,检测血糖和血清胰岛素,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檗碱干预后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组织PI-3K之p85亚基、GLUT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小檗碱干预的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组织PI-3K之p85亚基、GLUT4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显著增加。结论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应可能与提高骨骼肌组织中PI-3K之p85亚基、GLUT4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高脂高糖诱导后NIT-1胰岛β细胞凋亡的改善情况,探讨小檗碱抗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在培养基中加入高糖高脂及小檗碱共同培养24h后,比较不同浓度的小檗碱对体外培养及高糖高脂诱导的NIT-1胰岛β细胞活力的影响;AnnexinV/PI双标记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caspase-3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caspase-3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NIT-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bcl-2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bax和caspase-3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且胞质caspase-3表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组NIT-1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bcl-2mRNA表达增高(P<0.01),而bax和caspase-3mRNA表达降低(P<0.01),小檗碱组胞质caspase-3表达亦降低。结论小檗碱抑制高糖高脂诱导NIT-1细胞的凋亡可能与其激活bcl-2和抑制bax和caspase-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高脂饮食诱发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高脂饮食饲养12周诱导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肝脏病理切片证实造模成功,造模大鼠4|D只随机分为5组,大黄素(低、中、高剂量)组给予相应剂量的大黄素灌胃,每日1次,饮食治疗组及模型对照组灌服蒸馏水,除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均进食普通饮食。4周后分别检测各组的肝指数、肝功能、血脂、肝脂及肝组织学改变。结果模型对照组体重、肝指数、肝酶活性、血脂、肝脂显著升高(P<0.05,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P<0.01),肝脏呈中、重度脂肪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大黄素治疗能显著降低血脂、肝脂,改善肝功能(P<0.05,P<0.01);而饮食治疗仅使肝组织学有改善,但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增高持续存在。结论大黄素合并饮食治疗高脂饮食诱发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效。  相似文献   
25.
本实验采用内毒素所致家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模型,测定外周血白细胞介素8(IL-8)、亚硝酸根/硝酸根离子(NO/NO)水平,补体C5a活性及中性粒细胞(PMN)趋化指数,并观察中药热毒清注射液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组血浆IL-8、NO/NO水平及C5a活性、PMN趋化指数显著升高,其升高水平和组织、器官的损害程度相一致。热毒清组及地塞米松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病理组织学改变亦轻。提示:IL-8、一氧化氮(NO)参与DIC发病机制,而热毒清抑制炎症反应,防治DIC的作用机理部分是通过调控细胞因子网络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6.
设计、合成了4个新的N-1-(5'-溴-2'-呋喃甲酰)-N-4-芳香取代氨基硫脲衍生物,8个过渡金属Cu(Ⅱ)、Mn(Ⅱ)配合物。配体(H2A)对细胞质型多角体病毒无活性,而其金属配合物则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7.
28.
鱼腥草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研究鱼腥草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包合前后鱼腥草素物理性能变化?方法:采用研磨法制备鱼腥草素β-环糊精包合物,含量测定方法是将鱼腥草素与铜(Ⅱ)于氨性介质中形成鳌合物,于(300±1)nm波长处测定螯合物氯仿提取液吸光度,测定了包合物及鱼腥草素的溶解度、溶出速度,比较了二者X-射线衍射图谱、紫外吸收光谱变化及其在水中溶解稳定性?结果:鱼腥草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主客分子比为1∶1,包合后,鱼腥草素的溶解度增大了11.4倍,鱼腥草素及包合物的溶出速度参数T50%分别为1.7,1.0min,Td分别为3.0,1.4min,二者紫外吸收光谱完全一致,包合后鱼腥草素的晶体衍射峰消失。结论:鱼腥草素与β-环糊精形成了新的物相,包合后,鱼腥草素溶解度、溶出速度及稳定性增强,并可掩盖其不良气味。  相似文献   
29.
对已公开发布的老年人功能能力测评工具进行分类,并综述其名称、功能、设备、方法及计分特点等,以期为我国未来老年人功能能力工具开发与发展以及相关健康维护与促进干预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总活度相同时,不同分布的组织间植入对荷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疗效的影响.方法 建立人胃低分化腺癌BGC-82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3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植入总活度33.30 MBq125I粒子,按照植入单枚活度及分布不同分为高活度组(33.30 MBq×1枚)、中活度组(16.65 MBq×2枚)、低活度组(11.10 MBq×3枚);对照组植入空源粒子.每组8只裸鼠模型.比较实验和对照组及125I粒子不同分布状态下对移植瘤体积的抑制率、组织病理学改变、局部皮肤反应、裸鼠体质量和存活率.采用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各组存活率均为100%.125I粒子植入第30天裸鼠体质量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中、低活度及对照组分别为(26.44±1.07)、(26.58±0.51)、(27.15±1.37)和(26.92±0.60)g,F=2.23,P>0.05].第30天各实验组125I粒子对肿瘤体积抑制率分别为92.47%,97.15%和89.01%;平均体积各实验组[高、中、低活度组分别为(138.85±16.45)、(52.52±30.54)、(202.72±126.97)mm3]与对照组[(1843.99±447.63)mm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92,3.376,3.269,P均<0.05),中活度组和低活度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8,P<0.05),高活度组分别和中活度组、低活度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00,1.007,P均>0.05).高活度组与中活度组组织病理学分级按直肠癌消退分级标准(RCRG)均为RCRG 1级;低活度组3只为RCRG 3级,4只为RCRG 2级,1只为RCRG 1级.中、低活度组均未出现放射性损伤,高活度组中4只裸鼠于125I粒子植入后9~12 d出现放射治疗肿瘤学组织(RTOG)1~2级放射性损伤.结论 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单源活度的选择和分布方式可直接影响疗效和放射性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